健康心理学-概述()
有关健康和疾病的概念
• 疾病(Disease) 身体某些功能的失调或身体某些器官的有器质性病变引起的 一种生理状况。这种异常是可以观察测量的,主要是生物因 素所致。
• 生病(illness) 是指人们承受疾病的一种状态 。
• 生病行为或病感行为(illness behavior)-社会因素 表现出“病了”。症状是疾病最先可视的征兆。当症状出现,
- Taylor(1990)
健康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目的
• 健康人群 • 为积极开展预防性措施开展研究 • 与健康和疾病病源有关的行为卫生的研究
健康心理学讲课提纲
一、健康心理学概述 二、应激与健康 三、行为与健康 四、心理健康 五、健康人生
健康心理学概述
• 建立科学的健康观 • 健康心理学产生的背景和理论基础 • 健康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 健康行为促进的理论和途径
亚健康状态
健康和疾病是连续体,二者之间没有
明确的分界点,在健康状态和疾病状态之 间,还存在一种非健康也非疾病的状态, 称之为“亚健康状态”,亦称“第三态” 或“灰色状态。
-布赫曼
亚健康状态
健康
轻度心身失调
潜临床
疾病
亚健康状态症状
• 行为的 • 心理的 • 生理的
亚健康状态的成因
• 衰老 • 生活方式 • 社会因素
-健康要符合个人的实际、是个性化的 -最佳完善感是发展的、变化的
格林伯格“健康-疾病连续体 “
健康与疾病不是对立的概念,而是彼 此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统一体。
-Greenberg, 1994
健康与疾病的关系是相对的,动态变化的
格林伯格健康水平示意图
生理健康是基础。在此基础上,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 是健康的核心成分
科学的健康观
躯体
健康
心理
社会
1 健康是多维度的,各维度间存在相互作用
2 健康和疾病是连续的动态变化的过程,包括不同 的水平。
健康心理学概述
• 建立科学的健康观 • 健康心理学产生的背景和理论基础 • 健康心理学研究方法 • 健康行为改变理论和途径
健康心理学产生的背景
• 心理学理论体系、治疗技术的完善 • 健康领域的几个改变
• 霍妮与神经症人格:神经症不仅可以由个人 经验造成,同时也可以由人们生活在其中的 特殊文化环境造成。
行为学派的革命
• 华生
(John B. Watson, 1878~1958)
行为学派创始人
《行为主义者眼光中的心理学》(1913) 1 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可测量可观察到的客观行为 2 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
• 除了可观察测量的行为外,也包括内隐性的意识历程。
纵观上述说法,“行为”一词在心理学界广义 用法,已包括内在的、外显的意识与潜意识等 一切心理活动。
心理生理学派
• 情绪心理学说-坎农(W.B.Cannon) 植物性神经系统
• 应激适应机制学说-塞里(Han Selye) HPA轴
• 高级神经活动学说-苏联巴甫洛夫学派
认知理论
• 1960年,Miller建立哈佛认知中心 • 1967年,Neisser出版《认知心理学》
健康领域的转变
• 疾病谱和死亡模式改变 • 心理疾病蔓延 • 更加关注疾病预防 •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代替传
统的生物医学模式
1900和1993年美国十大首要死亡原因(比率为/100,000人)
1900
比率
1.心血管疾病
345
(心脏病,中风)
1.流感和肺炎
202
2.结核
194
3.胃炎,十二指肠炎 143
,肠炎和结肠炎
72
4.意外事故
64
5.癌症
40
6.白喉
31
7.伤寒性高热
13
8.麻疹
*
9.慢性肝脏疾病
和肝硬化
1993
1.心血管疾病 (心脏病,中风)
1.癌症 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3.意外事故 4.流感和肺炎 5.糖尿病 6.其它感染性疾病
-引自《精神分析引论》(1916)
•梦是本能欲望的满足
-引自《梦的解析》(1900)
弗洛伊德(1856~1939)
人的心理变态并不都是由大脑的生理和解剖结构的 损害造成,人的内在心理矛盾冲突也能造成心理异 常,提供了把心理过程包括在疾病概念之中的参考 框架
新精神分析学派
• 亚历山德(Alexander,1943)与心身疾病: 情绪被压抑或潜意识中的心理冲突不仅导致 心理异常,而且还可以转换成躯体症状
健康心理学
健康心理学的定义
• 健康心理学是研究在维护和促进人类健 康问题上的心理因素作用规律的科学。
健康心理学:一个工作的定义
心理学在健康领域的主要意义在于保持健 康而不是生病之后治疗疾病。在这点上,心理学 与医学和医疗的原则是相同的,与医学不同的是: 医学研究的是特异性疾病,而心理学则关注于广 义的行为而不是特异性的疾病和健康问题。心理 学对健康的贡献在于改变一些与慢性疾病有关的 行为。除了改变不健康的行为以外,心理学家还 运用一定手段和技术来减轻疼痛、降低应激、提 高医疗服务、帮助病人和他的家庭成员共同抵抗 疾病。
行为心理科学的发展
• 巴浦洛夫与经典条件反射 • 斯金纳与操作性条件反射
• 条件反射与实验性神经症- 泛化作用与 辨别作用
行为心理科学的发展
•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 观察学习 – 替代强化 – 无尝试学习
行为的概念
• 狭义的行为概念:个体活动中可以直接观察的部分.
• 广义的行为概念:个体内在的和外在的各种形式的运 动。
健康心理学属于现代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 心理科学的诞生 • 冯特 (Wilhelm Max Wundt,1832~1920) 1879年德国莱比锡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历史功绩
-心理科学的独立(哲学思辨-科学实证) -实验心理学的创立 -心理学专业队伍的建立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
•潜意识论•神经症是精神冲突的果个体评估症状,获取医疗帮助和得到家庭支持的过程
健康的概念
• 传统的观点:健康就是没有疾病 • “健康是一种心理、躯体、社会的完满状态,
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 -世界卫生组织(WHO) (1947)
汤纳特尔的解释
“健康是个体在现实可能状态下获得的最 佳完善感”
-Donatelle, 1988
,寄生虫病 1.自杀 2.谋杀和死刑 3.慢性肝脏疾病
和肝硬化
比率
366
206 39 34 32 21 18 12 9.9 9.6
中国部分城市前十位主要疾病死亡率及死亡原因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