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责任感教育的内容
根据小学生的道德责任意识与认知能力所形成的特点及规律(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升华、不断积累、不断强化与生成的过程),结合当今世界对道德范畴的新的认识与界定(由以往关注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发展到人与自己、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及本校学生的道德责任水平和
实际,确定如下具体的责任教育内容和目标。
1、对自己的成长负责。
要使学生懂得人在少年时期就要开始承担责任,自己成长为怎样的一个人,自己的责任是首要因素。
少年时期是人生的学习阶段,自我负责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完成各方面的学习任务。
要掌握学科知识,学会运用,培养分析、概括、理解等多种能力,同时在心理、道德、身体、等方面培养、锻炼自己,形成良好素质。
在成长中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为一个全面健康发展的人,就是对自己负责
的表现。
具体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1)、对自己的学习负责。
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公民的义务;从小把自己的学习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想联系起来。
养成浓厚的学习兴趣,认真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信科学、不迷信。
提倡爱动脑筋,培养动手
能力。
(2)、对自己的生命、健康负责。
身心健康是小学生学习、生活、成长的基础,要认识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使学生掌握体育卫生基本知识,培养运动能力和体育卫生习惯,上好体育课、课间操、眼保健操和体育活动。
讲究个人卫生、环境卫生和饮食卫生。
懂得合理营养进餐,合理安排学习、休息时间,保证睡眠时间,具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
素质。
(3)、对自己的生活负责。
培养学生的自理、自主的能力。
教育学生懂得劳动光荣、懒惰可耻,要热爱劳动,参加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掌握一些简单的劳动技能,培养劳动的习惯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初步培养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
(4)、对自己的意志、品格负责。
教育学生要诚实、正直、谦虚、宽厚、有同情心;活泼、开朗、勇敢、坚强,有毅力;不怕困难,不任性,不骄傲,珍惜时间;负责任,讲信用,自尊自爱,积极进取;提倡讲效率、重质量、勇于创新。
2、对他人负责。
教育学生知道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了解我国人民的勤劳智慧、勇敢顽强、团结友爱的传统美德,培养热爱人民的感情;初步培养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意识;要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尊老爱幼、友爱同学、同情帮助残疾人、助人为乐。
具体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1)、对同学负责。
友爱同学,平等待人,互相帮助,学会合作,主动关心有困难的同学,尊重同
学的民族习惯。
(2)、对老师负责。
尊敬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主动完成老师交给的学习任务,虚心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懂得自己健康成长就是最大的尊师的道理。
(3)、对家长负责。
孝敬父母,不辜负家长对自己的期望。
好好学习,听从父母和长辈的正确教导。
关心父母身体健康,主动帮助父母做事。
外出或回家要打招呼,在家做爸爸、妈妈的好孩子,在校做个好
学生。
(4)、对客人负责。
待人有礼貌,说话文明,讲普通话,会用礼貌用语。
不打扰别人的工作、学习和休息。
不打架、不骂人,诚实不说谎话,答应了别人做的事努力做到。
对外宾有礼貌、热情大方。
3、对社会负责。
教育学生知道自己是中国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感情和民族自尊心、自豪感。
逐步树立长大为建设家乡、振兴中华做贡献的责任感。
懂得“祖国利益高于一切”,做一名负责任的合格公民。
具体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1)、对学校负责。
教育学生知道自己是学校(班级)集体中的一员,要热爱集体,关心集体,培养集体意识和为集体服务的能力。
服从集体决定,遵守纪律,努力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珍惜集体荣誉,为集体争光。
在集体中团结、谦让、互助、合作、关心他人,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学习做学校的小主人。
(2)、对社区负责。
教育学生积极参加社区活动,认识到自己是社区的一分子,做到在学校和社区表现一个样。
在社区的文明建设、拥军优属、照顾孤寡老人、植树养花等活动中,尽到小学生的责任。
(3)、对环境负责。
使学生认识到对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负责就是对人类自己负责的道理。
做到遵守交通规则;遵守公共场所秩序;爱护公共财物;热爱大自然,增强环保意识;注意防火和人身安全;要看有益的图书、影视资料;不吸烟、不喝酒、不赌博,不参加封建迷信活动;遇到坏人坏事主动报告,善
于斗争。
(4)、对人类的未来负责。
使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逐步升华到热爱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热爱全人类的责任感。
关爱人类美好家园,我们要节约用水、节约能源、珍惜生命,从我做起。
增强环保意识,懂得不污染环境和保持生态平衡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