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一首示子侄彭端淑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肯做,那么困难的事情也变得容易了;如果不做,那么容易的事情也变得困难了。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人们做学问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肯学,那么困难的学问也变得容易了;如果不学,那么容易的学问也变得困难了。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
我天资愚笨,赶不上别人;我才能平庸,赶不上别人。
我每天持之以恒地提高自己,等到学成了,也就不知道自己愚笨与平庸了。
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我天资聪明,超过别人;能力也超过别人,却不努力去发挥,即与普通人无异。
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
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孔子的学问最终是靠不怎么聪明的曾参传下来的。
如此看来聪明愚笨,难道是一成不变的吗?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四川边疆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其中一个富裕。
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要到南海去,你看怎么样?”富和尚说:“您凭借着什么去呢?”穷和尚说:“我只需要一个盛水的水瓶一个盛饭的饭碗就足够了。
”富者曰:"吾数年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富和尚说:“我几年来想要雇船沿着长江下游而(去南海),尚且没有成功。
你凭借着什么去!”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之。
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了,把到过南海的这件事告诉富和尚。
富和尚的脸上露出了惭愧的神情。
四川距离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路,富和尚不能到达穷和尚到达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到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
因此,聪明与敏捷,可以依靠但也不可以依靠;自己依靠着聪明与敏捷而不努力学习的人,是自己毁了自己。
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愚笨和平庸,可以限制又不可以限制;不被自己的愚笨平庸所局限而努力不倦地学习的人,是靠自己努力学成的。
《晏子使楚》1、晏子将使..楚。
解释:将:将要使:出使翻译:晏子将要出使到楚国去。
2、楚王闻之..也?”...(3),何以..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2)习辞解释:闻:听说之:代词,代晏子将使楚的消息之(2):的习:熟练辞:言辞……者:……的人今:现在方:将要欲:想要之(3):代词,代晏婴何以:以何以:用也:呢翻译:楚王听到这个消息,对手下的人说:“晏婴是齐国善于辞令的人,现在将要来了,我想要羞辱他,用什么办法呢?”3、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解释:对:回答为:在这里相当于“于”。
其:代词,代晏婴。
缚:捆绑翻译:手下的人回答说:“当他来的时候,请允许我们绑着一个人从大王面前走过。
4、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曰,坐盗。
解释:为:做坐:犯罪盗:偷窃翻译:大王(就)问,(他)是干什么的?我们就说,是齐国人。
大王(再)问,犯了什么罪?我们就说,犯了偷窃罪。
”5、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
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解释:赐:赏赐,请诣:到(指到尊长那里去)翻译:晏子来了,楚王请晏子喝酒,喝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两个小官吏绑着一个人到楚王面前。
6、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解释:曷:同“何”,什么。
固:本来。
善:善于翻译:楚王问道:“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小官吏)回答说:“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
”楚王瞟着晏子说:“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窃吗?”7、晏子避席..(1)橘,生于淮北则为.(2)枳,叶徒...对曰:“婴闻之.,橘生(于)淮南则为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解释:避席:离开座位,表示郑重。
之:代词,这样的事,指下文“橘生淮南则为橘……其实味不同”则:连词,就为(1):是为(2):变成,变为徒:只其:它们的实:果实所以……者,……的原因然:指示代词,这样异:不同翻译:晏子离开了席位回答说:“我听说这样的事,橘子生长在淮河以南就是橘子,生长在淮河以北就变成枳了,只是叶子的形状很相像,它们果实的味道完全不同。
之所以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是水土不同。
8、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解释:得无:莫非之:的耶:语气助词,表示反问,可译为“吗”翻译:现在老百姓生长在齐国不偷东西,到了楚国就偷东西,莫非楚国的水土使得老百姓善于偷东西吗?”9、王笑曰:“圣人非所与(之)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解释:熙:同“嬉”,开玩笑反:反而病:辱翻译:楚王笑着说:“圣人是不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陌上桑》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太阳从东南方升起,照到我秦氏的楼台。
秦家有个美好女孩,自家起名叫做罗敷。
罗敷善于种桑养蚕,常常采桑在城南角,篮子是系着青丝带,笼钩是用桂枝做成。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头上梳着云朵般髻,耳上佩着明珠宝饰。
下身穿着缃绮的裙,上身穿着紫绮的袄。
走路的人见到罗敷,放下担子捋着胡须。
年少的人见到罗敷,摘下帽子只戴纱巾。
耕田的人见到罗敷,忘记了把住犁耕田,锄地的人见到罗敷,忘记了握着锄锄地。
来往的人相互嗔怨,只是为了观望罗敷。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
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
”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从南面来了太守模样的人,乘坐五马拉的车徘徊不前。
太守模样的人令手下去问,问这美人是谁家的好女孩。
(那人)说:“她是秦家的女孩,她的名字叫罗敷。
”(太守模样的人问):“罗敷现年几岁了?”(那人)回答道:“不够二十岁,十五已出头。
”太守模样的人问罗敷:“(你)愿意与我同车共载吗?”罗敷前致词:“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
罗敷走上前来对太守模样的人说:“你是多么的愚蠢!你有你自己的家室,我有我自己的丈夫。
我的丈夫在东方做官,出入有千车万马随从,我的丈夫走在最前头。
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
我的丈夫有什么标志呢?(请看呐):他跨着一头大白马,还有黑色的小马随从。
大白马尾巴上系着青丝绦,黄澄澄的金饰妆点着马头。
腰上佩着辘轳剑,高贵可值千千万万。
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
为人洁白晰,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姝。
”十五岁时做了小吏,二十岁时做了大夫,三十岁时做了侍中郎,四十岁时做了一城的长官。
夫婿长得白白净净,须发疏密得体,步履从容,落落大方,座上客人都说夫婿不一般。
”《西湖游记两则》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
从武林门往西走,就望见保叔塔高耸在重山叠岭之中,这时我的心已经飞到了西湖上面。
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
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
午间进入昭庆寺,用茶过后,立即雇小船划向湖中。
山是青黑色的,如同美女的秀眉;桃花嫣红,好似少女的面颊;暖风拂面,使人如饮醇酒;微波荡漾,像绫罗般轻软柔滑。
我刚刚抬头一看,就已心醉神迷。
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这时我想用一个词来描绘眼前的光景,竟然想不出来,,大约像东阿王曹植最初见到洛神时一样了。
我游西湖就从这一次开始,时间是万历二十五年二月十四日。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
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西湖最美的时间是春天和月夜,一天之中最美的时刻是烟雾迷蒙的早晨和山光笼罩的傍晚。
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今年春雪很大,梅花受到寒气的抑制,跟杏花、桃花依此开放,更是难得的景观。
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观之。
”石篑多次跟我说:“傅金吾家园中的梅,是宋朝张公甫遗留下来的,赶紧去看看吧!”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
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
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我这时被桃花迷住了,竟然不忍心离开湖上。
从断桥到苏堤这一带,绿柳如烟,桃红似雾,弥漫二十多里,到处都传扬着歌声和器乐声,年轻的女子们香汗淋漓,衣著华丽的富家子弟往来不绝,多得像堤边的春草,真是美丽妖艳到极点。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
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
但杭州人游湖,限于午、未、申这三个时辰。
其实,湖光染绿、暮烟凝聚在山间的佳景都出现在旭日初升、夕阳还未落山之际,(有了它们)才把西湖浓媚的姿态发挥到了极点。
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月景尤其难以用言语形容,花和柳的情态,山水的容颜和情意,另是一种趣味。
这种快乐只留给山僧和游客享受,怎么能讲给那些俗人听呢?《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德才兼备人的品行,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
不看轻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是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
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
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追求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漫就不能振奋精神,轻浮急躁就不能陶冶性情。
年华随着光阴流逝,意志随着岁月消磨,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对社会没有任何用处,(到那时,)守在破房子里,悲伤叹息,又怎么来得及呢?(穷庐,亦可解为空虚的心灵。
)墨池记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
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
荀伯子《临川记》云也。
临川郡城的东面,有块突起的高地,在溪水的旁边,名叫新城。
新城上面,有一口低洼的长方形水池,称为王羲之墨池。
这是南朝宋人荀伯子在《临川记》里所记述的。
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