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与财政学的产生与发展
案例讨论
案例二
• 案例二: • 对于国民党政权在大陆败亡的原因,有的学者提 出了“经济崩溃说”。这一学说认为:抗战胜利 后,国统区的财政由于美国的经济侵略、四大家 族的残酷掠夺和内战的巨大消耗而陷入严重的赤 字之中,币制改革的失败更加速了经济的危机。 财政经济的总崩溃,既推动国统区民众起来为生 存而斗争,也加剧了国民党内部各派矛盾的激化 和军事与政治的瓦解,并最终导致了南京国民党 政权的败亡。 • 根据您所学的的历史知识,并结合您对财政重要 性的理解,来评论一下上述的结论。
财政学
中国金融出版社
24
第三节 财政学研究的内容、视角与方法
2012-6-20
二、财政学研究的视角
财政与经济的关系是财政学的一条根本线索。财政学作为 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其目标的确定、过程的分析、结果的 评价完全遵循和经济学研究相一致的原则。财政学索要回 答的同样是经济学的四个基本问题: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私人物品,多少公共物品?)、如何生产(私人部门生产, 还是公共部门生产?)、为谁生产和如何决策。从经济学 角度对财政问题进行研究,这是财政学的基本视角。
山 东 工 商 学 院
2012-6-20
财政学
经 济 学 院
主讲人
尹守香
1st Edition
财政学 中国金融出版社 1
2012-6-20
财政学
中国金融出版社
2
目
第一章 财政与财政学基本 理论 第二章 市场、政府与财政 第三章 公共产品供给与公 共选择 第四章 财政支出规模与效 益 第五章 财政支出结构 第六章 财政收入总论 第七章 税收原理 第八章 商品税
中国金融出版社
15
第二节 财政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2012-6-20
一、中国古代的财政思想
(四)官营专卖的财政思想
这一思想指的是不通过增加租税而是通过官营工 商业和产品专卖的办法来充实国库。
财政学
中国金融出版社
16
第二节 财政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2012-6-20
二、当代西方的财政学说
(一) 重商主义时期
财政学
中国金融出版社
29
第三节 财政学研究的内容、视角与方法
2012-6-20
三、财政学研究的方法
在分析政府经济活动的过程中,财政学不仅要解 释实际政策对经济运行的影响,而且还要尽可能 为政府决策提供指南。为完成这两项任务,财政 学经常采用经济分析的两种基本方法,即实证分 析和规范分析。
财政学
财政学
中国金融出版社
8
第一节 财政的起源与发展
2012-6-20
一、财政的起源 (二)财政产生的条件
从上述过程可以看出,财政的产生需要满足两个 条件:一个是经济条件,一个是政治条件。
经济条件:财政产生的物质基础——剩余产品
政治条件:财政产生的权力保证——国家
财政学
中国金融出版社
9
第一节 财政的起源与发展
(二)财政分配的客体(即对象)是社会产品
社会产品是一个国家的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通常 是1年)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和劳务的总和,其价格 总和即为社会产品价值。 公式:社会产品的价值=c+v+M
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社会产品(价值)中的“v”和 “M”部分,
财政学
中国金融出版社
12
第一节 财政的起源与发展
2012-6-20
二、财政的发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财政随国家的出现而出现,也随国家的发展而发 展。它依次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 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并相应地形成了为各社 会形态的国家政权提供服务的奴隶制财政、封建 制财政、资本主义财政和社会主义财政。
财政学
中国金融出版社
10
第一节 财政的起源与发展
2012-6-20
二、财政的性质与特征
(三)财政分配的目的是为满足国家或政府实现 职能的财力需要 “赋税是喂养政府机器的娘奶” “赋税是政府机器的经济基础”
财政学
中国金融出版社
13
第二节 财政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2012-6-20
一、中国古代的财政思想
(一)轻徭薄赋的财政思想
轻徭薄赋是中国财政思想史上较为普遍的一种政 策主张。历代的经济思想家普遍认为,轻徭薄赋 的财政政策不仅有利於缓和社会矛盾,而且还有 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中国金融出版社
30
第三节 财政学研究的内容、视角与方法
2012-6-20
三、财政学研究的方法
1.实证分析
2.规范分析
财政学
中国金融出版社
31
案例讨论
2012-6-20
案例一
• 案例一: • 2008年,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 议记者招待会上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其实,一 个国家的财政史是惊心动魄的。如果你读它,会 从中看到不仅是经济的发展,而且是社会的结构 和公平正义的程度。” • 对于温总理的这段话,您是怎样理解的?
财政学
中国金融出版社
25
第三节 财政学研究的内容、视角与方法
2012-6-20
二、财政学研究的视角
而从政治学角度研究财政问题,则是财政学的重 要视角。因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人们所有 的经济活动,都直接关系到和影响着人们的经济 利益,由此而形成的经济理论,也就必然要反映 社会成员的各种利益要求和矛盾。
(四)发展阶段(1990年——至今)
财政学
中国金融出版社
23
第三节 财政学研究的内容、视角与方法
2012-6-20
一、财政学研究的内容
从大的方面来说,财政学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三 部分:一是财政基础理论;二是财政制度;三是 财政政策。这三部分间的关系是:财政理论是基 础,财政制度是实践,理论通向实践的桥梁是财 政政策。
财政学 中国金融出版社 28
第三节 财政学研究的内容、视角与方法
2012-6-20
二、财政学研究的视角
可见,财政学是一门经济学,也是一门政治学, 更是一门社会学,还是一门伦理学。财政现象是 国民经济的综合反映。只有具备广泛的知识并且 运用这些知识来综合分析财政现象,才可能透视 财政现象的真谛。
关于税收问题,他提出了平等、确定、便利、最少 征收费用的赋税原则;
关于公债问题,提出了“公债有害论”,即不主张 发行公债 。
财政学 中国金融出版社 18
(二)古典政治经济学财经理论盛行时期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1776年)——标志着财政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出现。 (恩格斯:财政学之父) 国家职能:充当“守夜人”的作用,应为小政府, 廉价政府,不主张国家干预经济; 关于财政收入问题,提出了以受益者负担为中心的 收入理论,即按享受国家经费开支利益的大小和方 向来筹集经费; 关于税收问题,他提出了平等、确定、便利、最少 征收费用的赋税原则;
贫富分化逐渐加剧,社会分裂为奴隶和奴隶主两大根本对 立的阶级。 奴隶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设立暴力统治机构。
财政学
中国金融出版社
7
第一节 财政的起源与发展
2012-6-20
一、财政的起源
(一)财政产生的过程
国家作为一种管理机构,不直接创造财富,却需 要消耗一定的物质资料。
国家就依靠它所拥有的政治权力,采用赋税等形 式,强制、无偿地占有一部分社会产品来满足其 需要。
财政学
中国金融出版社
14
第二节 财政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2012-6-20
一、中国古代的财政思想
(二)“量入为出”与“量出制入”的财政思想
这是中国财政思想史上关于财政收支安排的两种 相互对立的观点。
(三)开源节流的财政思想
这一思想主张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开辟财源,节 制赋税,富国富民。
财政学
2012-6-20
三、当代中国的财政学说
(一)译介阶段(1900年前后—1950年代初期)
1.清朝末年
2.北洋政府时期 3.南京政府时期
财政学
中国金融出版社
22
第二节 财政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2012-6-20
三、当代中国的财政学说
(二)初创阶段(1950年代-—1964年)
(三)成熟阶段(1980年代—1990年代初)
早期重商主义者,主张实行高关税率限制商品 进口,防止金银外流,保护本国对外贸易,促 进国内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 晚期重商主义者,主张发展工业,扩大商品出 口,限制商品进口,通过贸易顺差换回大量金 银货币。
财政学
中国金融出版社
17
二、古典政治经济学财经理论盛行时期
2012-6-20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1776 年)——标志着财政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出现。 (恩 格斯:财政学之父) 国家职能:充当“守夜人”的作用,应为小政府, 廉价政府,不主张国家干预经济; 关于财政收入问题,提出了以受益者负担为中心的 收入理论,即按享受国家经费开支利益的大小和方向 来筹集经费;
财政学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
第二节 财政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2012-6-20
二、当代西方的财政学说
(三)现代西方的财政理论
1.凯恩斯主义的财政理论
(1)实行国家干预的经济和财政政策。 (2)把税收作为调节社会经济的重要手段。
(3)用发行公债的办法来弥补财政赤字。
财政学
中国金融出版社
21
第二节 财政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财政学
录
2012-6-20
第九章 所得税 第十章 财产及其他课税 第十一章 国际税收简介 第十二章税收筹划与税收征 管制度 第十三章 政府收费收入 第十四章 国有资产收入 第十五章 国家公债 第十六章 国家预算与预算管 理体制 第十七章 财政平衡与财政政 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