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广西崇左市天等县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卫生基础》真题库
注意事项
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
1、关于原发型肺结核,下列哪项阐述是错误的()。
A、结核菌初次侵入机体,在肺内形成病变
B、原发综合征包括原发病灶、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炎
C、病灶好发于胸膜下通气良好的部位
D、原发病灶吸收慢
【答案】D
【解析】原发性肺结核多见于儿童,青年和成人有时也可见。
为原发结核感染所引起的病症,好发于上叶下部和下叶上部或中部靠近肺边缘的部位。
原发综合征包括肺内原发灶、淋巴管炎和胸内肿大的淋巴结。
2、知觉以()为基础。
A、记忆
B、想象
C、感觉
D、表象
【答案】C
【解析】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而知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
知觉以感觉为基础,但不受个别感觉信息的简单总和,而是对大量感觉信息进行综合加工后形成的有机整体。
故选C。
3、不是细胞来源的炎症介质()。
A、缓激肽
B、白细胞三烯
C、前列腺素
D、组织按
【答案】A
【解析】缓激肽为血浆中的炎症介质。
4、病毒入侵机体后最早产生有免疫调节作用的物质是()。
A、SIgA
B、干扰素
C、补体结合抗体
D、中和抗体
【答案】B
【解析】病毒入侵机体后,机体针对病毒抗原产生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包括屏障结构、巨噬细胞、干扰素、NK细胞等。
特异性免疫包括特异性细胞免疫及抗体。
非特异性免疫是基础,特点
是发挥作用快,作用范围广,但强度弱,对某些致病性强病原体的消灭,需与特异性免疫协同进行。
SIgA、补体结合抗体、中和抗体均为特异性抗体,T杀伤细胞为特异性免疫细胞,最早产生免疫调节作用的物质是干扰素,一般在病毒感染后数小时内即有干扰素产生。
5、下列关于肾综合征出血热原发性休克的描述,错误的是()。
A、少数顽固性休克可出现DIC
B、宜早期、快速、适量补充血容量
C、多在病程的第3~7日出现
D、肾综合征出血热病程的必经阶段
【答案】D
【解析】肾综合征出血热原发性休克多在病程的第3~7日出现,由于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形成。
非典型和轻型病例可不经历低血压休克期,出现越期现象。
6、支气管哮喘发作时的呼吸功能检查,下列哪项不正确()。
A、FEV1下降
B、PEFR减少
C、FEV1/FVC%下降
D、MMFR上升
【答案】D
【解析】在哮喘发作时检查呼吸功能,有关呼气流速的全部指标都有下降。
一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一秒钟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FR)、25%与50%肺活量时的
最大呼气流量(MEF25%与MEF50%)、呼气流速峰值(PEFR)均减少。
7、骨骼肌细胞锋电位的超射顶端接近于()。
A、Na+内流
B、Na+平衡电位
C、K+平衡电位
D、K+外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