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脑风暴知识竞赛试题答案及页一、基础部分1、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1)、课堂是教学质量提高的主阵地,课堂是靠实功夫,来不得半点虚假,必须扎扎实实。
(√)(2)、新课程提倡教师在教学中“要用教材教教,而不是教教材”(√)p7(3)、“语文主题学习”中“主题”应该是“思想情感主题。
”(×)(48页)(4)、当前区教研室关于语文教学的基本观点:重习惯养成,特别是读书习惯和写字姿势、习惯及整本书阅读教学。
(√)(63页)(5)、主题式单元整体教学的思想只在语文教学中可以运用。
(×)(5页)2、单选(1)、当学生学习一本新教材时,教师首先要上一堂(B ),结合知识树或纲要信号图表把这本书的知识结构给学生讲清楚,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全书的知识结构。
(4页)A (新授课) B(综合课) C (矫正课)D (练习课)(2)、新课程提倡教师在教学中( C )要“用好教材,超出教材,开发课程资源”。
(7页)A 只教材教。
B 不用教材C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3)、我们说把语文课上成( A ),就是要尊重语文学习独特的规律。
21页A、语文课 B 政治课 C 综合科(4)、“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是通过( C )来学习语文。
59页A 课外阅读B 课内阅读C 课内阅读、课内学习(5)、我们主题学习的流程大致是:单元导读----以文代读----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 A )42页A 综合性实践活动B 复习考试C 自由阅读3、简答题(1)、整体建构的和谐教学有一个基本的教学模式,具体环节是什么吗?1页答:1、导入新课,明确目标2、自学指导,整体感知。
3、检查点拨,探寻规律。
4、深入探究,回归系统。
(2)、没有角色的文章也有规律,也是通过三问引导学生读书,这三问是什么? 6页答:1、本文分为几部分?(几部分)2、每部分主要写了什么事物(什么事物)?3、每件事物是怎样描写的(如何描写)?(3)、什么是主题式单元整体教学?8页答:所谓主题式单元整体教学,就是教师要把一个单元看作是一个整体,围绕单元的主题把课堂教学、课外阅读、写作、语文(英语)实践活动有机的整合起来,集中开发课程资源。
(4)什么是“一标多本”?11页答:即在教育部统一的的课程标准指导下有多种版本的课本,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考虑课本的编写者围绕某一主题是怎样选择素材的,是按照什么样的逻辑关系来编排这些素材的。
(5)、李希贵强调“语文主题学习”的几个观点是什么?28页答:第一个观点是:一定要给不同年龄的学生选择适合他们的不同的读物,要允许和尊重孩子自己的爱好。
第二个观点是:降低语文起始的期望,不带任何附加条件。
第三个观点是:面对教材和包括《丛书》在内的读本,老师和学生一定要有批判思维。
第二部分:必答题第一组:判断对错1、在课堂上画知识树是静态形成的,是老师预先画好在课堂上展示一下就行。
(×)p72、教师要站在系统的的高度去教授和学习知识,让每一知识的都以系统中的知识的面貌出现。
(√)(第4页)3、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还要引导学生学会从身边的事情学会思考。
(√)p204、“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是通过课外阅读、课外学习来学习语文。
(×)p595、主题阅读的“读写联动”课正是抓住了读写的“共震”点进行施教。
(√)p77第二组:单项选择1、“过程教学”以( A )教学模式为主,注重学生思维过程的展示,情感体验的外显以及新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则略的内化。
P140A“引导——发现” B 发现——矫正C 自主——发现2、“过程教学”是一种与( B )教学相对立的教学模式。
P139A 情景式B“结论式”C 探讨式3、“新课堂”实施的关键在(C )p133A 老师B 教导主任C 校长4、主题阅读在(B )指导学习课外阅读的方法,把重点放在引领学生从“多读书”走向“会读书”。
P124A 课外B 课内C 活动课5、“语文主题学习”中的“主题”应该是( A )A 多个层面、多个角度B 单个层面、单个角度C 单个层面、多个角度偏p48第三组:多项选择1、教师在指导学生自学时要做到四明确:( A B C D )P1A 明确时间B 明确内容C 明确方法D明确要求E明确学法2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基本思路是三个“一般”,即( A C D )P34A、一般学校 B 一般家长C 一般学生D 一般师资3、“过程教学”的目标制定可从四个方面进行思考;( A C DE )P140A、知识、技能B 过程、方法C 探究问题的的意识和兴趣D、思考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E 美好的情意态度4、形成教师人人参与的互助式研修网络,其主要特点是(A B C D )P137A 全员性B引领性C 培训性D系统性5、用“主题阅读”的课堂模式进行备课、磨课。
其常见形式是(A B C D E )P120A 自主研修B 集中会课C 同伴互助D 专题研讨E 成果交流第四组:简答题一1、为什么说“主题阅读”是一项行动研究?p122答:其一,它是为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而做的一种尝试。
其二,它有力地促进了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创新。
其三,有力地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质,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2、什么是“双轨”阅读课程体系?p116答:所谓“双轨”阅读课程体系,就是课内的教科书阅读教学一条“轨”,课外大量阅读一条“轨”,两条“轨”同时运转,同时发展。
3、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大力开展课外阅读?p107答:1、加强阅读指导2、创设阅读氛围。
3、开展读书活动。
4、大单元主题阅读教学的最大特点是什么?p71答:是把“一主两翼”中相关的的3个单元,组成一个“大单元”,用“单元主题”统领整个教学流程,而不是一篇课文一篇课文地教,实现了阅读教学的高效。
5、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主题课模式是什么?p60答:创设情境——分类指导——课堂评价——精美书签——成果展示第五组:简答题二1、突破现有课堂模式,拓展学生“说“的空间,可采用哪几种形式?p111答:(1)、以读学说(2)、以听导说(3)、以看引说(4)、以说代说(5)、以做引说(6)、以动导说。
2、语文学习的总体目标可概括为“八种能力”,它们是哪八种?p113答:即诵、思、辩、评、听、说、读、写。
3、“主题阅读研究”的价值与效应是什么?p122答:一、“主题阅读”是一项行动研究,二、“主题阅读”是一场语文教学的深刻变革。
第三、“主题阅读”是一次“草根式”的教育探讨。
4、实战课堂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答:一是教师备课要“实”。
二是学生预习要“实”。
三是小组合作学习要“实”。
四是教师精讲点拨要“实”。
五是课堂教学评价要“实”。
六是课堂的管理要实5、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怎样指导学生阅读?p49答:利用课前导读,明确学习目标;总结精度和略读课文学习方法和阅读方法,明确方法;自读自悟,适当引导,不能求全求深,重在学习方法的运用和巩固;延伸课外,布置课外阅读任务。
第三部分:自由答题第一组:1、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逐渐构建了“三步四环节五课型”的课堂教学流程,其“四环节”指的是什么?p55答:“四环节”是指课堂上“阅读感知——主题探究——展示交流——总结提升”四个环节。
2、“1+X+Y单元主题教学”可以实现哪三大融合?答:一是精度与略读的融合。
二是理解与运用的融合。
三是学文与学法的融合。
第二组:1、学习小说、童话、故事、寓言等这类文章时可以分别提出哪三个问题?p5答:(1)、本文由几个角色(有谁)(2)、每个角色主要做了什么事(做什么)(3)、每件事是怎么做的(怎么做)2、我们今天到底该如何教语文,李希贵说了哪三句话?p16__p23答:第一句话叫语文难以承受之重。
第二句话是: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
第三句话,让学生爱上语文,让学生跳出语文。
第三组:1、让孩子跳出语文这句话有哪两个意思?p23_24答:第一,我们一定要记住我们的语文教学不是为了培养中文系的学生。
第二,我们一定要明白,不同的孩子未来的语文素养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2、从“语文主题学习”这个角度,我们要统一那三个思想?p28答:第一,一个学期课内阅读100万字,一个学年课内阅读200万字。
第二,将课堂三分之二的时间给学生。
第三,没有体验先不要写作,特别是小学和初中。
第四组:1、“语文主题学习”十大课型具体包括哪些?p37答:主题交互型、主题探究型、主题烘托型、主题注读型、主题写作型、主题展示型、主题研读型、主题速度型、主题积累型、主题综合型。
2、“三步四环节五课型”中的五课型指哪几课型?p56 答:“五课型”则是指根据语文教学重点所确立的五种主要课型,包括语言品味揣摩、情感意蕴探究、表现手法鉴赏、主题写作指导、专题活动展示。
第五组:1、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说话态度和语言习惯?p110 答:第一、构建听说教学平台,培养学生“说”的能力。
第二、创新说话训练途径,提高学生“说”的水平。
第三、突破现有课堂教学模式,拓展学生“说”的空间。
2、实战课堂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第一、实战课堂应该是扎实的课。
第二、实战课堂应该是充实的课。
第三、实战课堂应该是丰实的课。
第四、实战课堂应该是平实的课。
第五、实战课堂应该是真实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