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呼吸暂停的护理
• 茶碱的副作用:心动过速、低血压、烦 躁、惊厥、高血糖和胃 肠道出血等
副作用的发生与血药浓度有一定关系!
茶碱或氨茶碱
血药浓度>15~20mg/L:心动过速(≥180/min), 后出现抖动、激惹、腹 胀、呕吐、喂养困难
药物浓度>50mg/L:惊厥,心律紊乱
枸橼酸咖啡因
• 使用方法:首次负荷量20mg/kg,20分钟 内静脉滴注,12小时后用维持量,每次 5mg/kg每天一次。
临床表现
继发性呼吸暂停:发作时出现青紫、 肌张力低下、心率变慢、血氧饱和度 下降、血压降低,如不及时发现可致 脑缺氧损伤,甚至死亡。
辅助检查
• 全血常规: 血细胞压积、血培养——贫血、败血症 血生化——电解质紊乱和代谢紊乱 影像检查 : X线检查:胸部X线——肺炎、肺透明膜病、先天性 心脏病 腹部摄片——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谢谢聆听!
严密观察!
护理措施
• 预防感染 • 早产儿免疫力低下,以预防为主,防止感染引 • 起的继发性呼吸暂停,因此应严格做好消毒隔离
。加强口腔、皮肤、脐部的护理。接触患儿前后 均应洗手,温箱每天用消毒剂擦拭,每六天进行 更换一次温箱。
护理措施
• 袋鼠式护理(Kangaroo care):目前其作用已被广泛 认知,包括稳定早产儿生命体征、促进体重增长、 减少医院内感染及呼吸道疾病、促进认知能力发展 和降低疼痛反应、改善睡眠模式、增加母婴交流、 提供母乳喂养、缩短住院时间等,因此这种护理方 式对AOP的治疗可能有潜在作用。
早产儿呼吸暂 停的护理
主要内容
• 概述 • 病因
• 分类
• 临床表现 • 鉴别诊断
• 辅助检查 • 治疗 • 预防护理
概述
定义:指呼吸停止时间超过15~20秒, 或虽不到15秒,但伴有心率减慢(低 于100次/分)并出现紫绀及肌张力减 低。
周期样呼吸
• 定义:呼吸暂停5~10秒后又出现呼吸,心率 不慢或稍慢。因呼吸停止时间很短,不影响 气体交换。 呼吸暂停可能是周期性呼吸的进一步发展。
护理措施
心电监护:易发生呼吸暂停的高危儿单靠 临床的严密观察往往不够,应 用监护仪进行监护能及时诊断 呼吸暂停。
护理措施
• 体温监测:注意保暖,避免温度波动过大 。体温过高者可采取开包被散热降温;体温 较低者可给予暖箱保暖。暖箱具体温度可 视患儿胎龄、日龄和体重等进行调节,保 持24小时温差不超过1℃。
分类(一)
原发性呼吸暂停: 多见于早产儿,无引起呼吸暂停发作的相关疾病, 常见于胎龄<34周或出生体重<1800g的早产儿 多发生在生后3~5天多见,呼吸暂停与早产儿脑干 呼吸控制中枢发育不成熟有关,胎龄越小,发病 率越高。
分类(一)
• 继发性呼吸暂停:多见于足月儿,也可见于 早产儿是指因各种不同基础疾病及其他附加 因素所致的呼吸暂停。常见情况有缺氧、感 染、中枢神经受损、代谢紊乱、环境温度不 稳定、气道梗阻。
病因及病理生理
• (二)继发性呼吸暂停 • ①缺氧:窒息、肺炎、RDS,先天性心脏病、严重
贫血、呼吸道畸形等 • ②感染:败血症、化脑、NEC • ③ 神经系统疾病及功能紊乱:如窒息后缺氧缺血
性脑损伤、脑水肿、颅内出血、先天性中枢性低 通气综合征 • ④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
二、病因及病理生理
• (二)继发性呼吸暂停 • ⑤代谢紊乱:如低血糖、低血钙、低血钠、高
分类(二)
• 原发性呼吸暂停:中枢性呼吸暂停 阻塞性呼吸暂停 混合性呼吸暂停
病因及病理生理
• (一)原发性呼吸暂停 • 原发性呼吸暂停主要与早产儿中枢神经和呼吸系
统发育未成熟有关。 • 1.呼吸中枢的组织结构及功能不成熟,神经冲动
传出较弱,任何细微的干扰均可发生呼吸调节障 碍; • 2.呼吸系统解剖结构发育未完善,肺泡通气量、 潮气量较小,肺代偿能力较差,肺牵张反射较弱, 当呼吸负荷增加时不能有效延长吸气时间。
护理措施
俯卧位: 水平俯卧位 头部抬高15º俯卧位 三阶梯俯卧位 半俯卧位
护理措施
避免诱发异常反射:插鼻氧管或胃管动作应 轻柔,鼻饲需缓慢推注或滴注,避免过强 刺激咽喉引起反射呼吸暂停。应严密观察 患儿有无呕吐、胃食道返流、腹胀等。
护理措施
• 合理喂养: • 注意患儿体位:防止颈部向前弯或食管受压 • 注意奶量速度:以免呕吐刺激咽部化学感受器 • 无吸吮能力有吞咽功能者:滴管喂养 • 吸吮吞咽功能不协调者:胃管鼻饲
护理措施
• 保持呼吸道通畅 随时保持患儿呼吸道通 畅,肩下及颈部垫一小香蕉枕,头偏向一 侧。根据病情予翻身、拍背,必要时吸痰, 吸痰动作轻柔、迅速;必要时给予吸氧。
颈肩部置一软垫,严禁过度屈曲!!
护理措施
俯卧位减少呼吸暂停的发生率: • 肺下段通气更佳,可提高动脉血氧分压 • 可提高患儿的潮气量,动态肺顺应性和呼吸功 • 降低呼吸频率和气道阻力 • 能够改善患儿的睡眠,增进安全感
纳洛酮
• 阿片受体拮抗剂:解除吗啡类镇痛药引起 的呼吸抑制
• 用量:0.1mg/kg,静滴,必要时4~6h再用
PS:分娩时母亲用过麻醉剂者也可用此药
呼吸暂停的治疗
• 供氧 :鼻导管或头罩
•
持续气道正压(CPAP)
机械通气
• 监测氧合,保持 PaO26.65~10.76kPa(50~80mmHg) SPO290%左右,以防高氧血症
护理措施
• 胃管鼻饲注意事项: • 每次喂奶前检查胃管是否牢固,有无滑出 • 抽出胃内容物检查胃排空情况 • 根据喂养耐受情况适当增加奶量
护理措施
胃管鼻饲注意事项 注意:管喂时,应使奶汁从空针内由重力作用下
降至胃内,切勿推注过快! 其次:留置胃管,可刺激咽喉部,兴奋迷走神经
和妨碍唾液等分泌物吞咽,从而诱发胃食 管反流,易引起呼吸暂停
原发性呼吸暂停
• 当胎儿/新生儿开始缺氧,最初一段时间呼吸 加快,继而出现原发性呼吸暂停和心率下降 ,原发性呼吸暂停对触觉刺激有反应,给氧 后可恢复呼吸。
继发性呼吸暂停
• 如果缺氧继续引起继发性呼吸暂停,伴心 率和血压下降。
• 继发性呼吸暂停不能被触觉刺激逆转,必 须给予正压人工呼吸。
临床表现
类中枢兴奋药 茶碱可直接刺激呼吸中枢或增 加呼吸中枢对CO2的敏感性,使呼吸频率增加, 减少呼吸暂停的发作。
茶碱或氨茶碱
• 使用方法:负荷量4~6mg/kg用适量10%葡萄糖 稀释后,静脉内输入,15~20min内 完成。 维持量1.5~2.5mg/kg,每8~12h一 次,静脉内输入。
茶碱或氨茶碱
血钠及酸中毒等 • ⑥反射性呼吸暂停:继发于插入鼻饲管,喂养
及吸痰、胃食管返流 • ⑦高胆红素血症并发核黄疸 • ⑧颈部过度屈曲及伸展、气流阻塞 • ⑨母亲用过量麻醉镇静剂
新生儿呼吸暂停的危害
•1、猝死: •导致低氧血症及心动过缓,如没有及时发现, •导致死亡,不明原因死亡 •2、缺氧脑损伤: •反复缺氧导致脑损伤 •影响远期预后,智力障碍,运动功能障碍
新生儿呼吸暂停的危害
• 3、早产儿视网膜病发生率增加: • 早产儿反复呼吸暂停是ROP的高危因素 • 发生机制可能与动脉血氧分压波动有关 • 呼吸暂停易发生缺氧,给氧治疗,易导致高血氧 • 如反复发生呼吸暂停,动脉血氧分压波动较大 • 因此,积极治疗呼吸暂停有助于减少ROP的发生
鉴别诊断
诊断呼吸暂停并不困难,关键是鉴别原 发性和继发性。 因此,对呼吸暂停的患儿应当进行详细 的全面的体格检查,特别注意体温、紫 绀、心脏、肺部和神经系统的异常表现。
原发性呼吸暂停:常在生后2-7天 出现,在生后数周内可反复发作。 • 中枢性呼吸暂停:呼吸暂停期间呼吸运动停止,气 道内气流停止、持续时间短,较少发生心动过缓。 • 阻塞性呼吸暂停:呼吸暂停期间气道内气流停止, 但仍有呼吸动作,持续时间长且较早发生心动过缓 。 • 混合性呼吸暂停:是中枢性、阻塞性两种呼吸暂停 的联合。
辅助检查
头颅CT :颅内出血、中枢神经系统疾患 超声检查:头颅B超——脑室内出血
心脏彩超——先心病
呼吸暂停的急救
• 立即给予弹足底、托背等刺激,使患儿 啼哭,激发呼吸
• 简易呼吸囊加压给氧,并做好气管插管 的准备
急救流程
呼吸暂停的治疗
• 药物治疗 : 首选氨茶碱:最常用的治疗药物,属甲基黄嘌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