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工程定额原理一、定额的概念1.定额的含义·定额是一种规定的数额(额度)·建筑工程定额是建筑产品生产中需消耗的人力、物力、时间和资金的数量规定,是在正常的施工条件下,为完成一定量的合格产品所规定的消耗标准 ——3个关键词2.定额的种类(1)按构成因素分类——(大造价构成)~建筑工程定额~设备安装工程定额~工器具定额~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定额(2)按使用范围分类·统一定额 消耗量定额(预算定额、计价定额) ——行业的社会平均水平·企业定额(施工定额) 企业素质的一个标志 企业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个别劳动水平~平均先进水平举例:一个工日挖5M3土方(=0.2工日/M3)产量: 3 4 5 6 7 ① 5 6 7 平均先进 6 ② 5 5 5 6 7 平均先进 5.8——平均先进水平,是在正常的施工条件下,大多数施工队组和大多数生产者经过努力能够达到和超过的水平,低于先进水平,而略高于平均水平3.劳动消耗定额的表现形式 劳动消耗定额,简称劳动定额,是指在正常的施工技术条件和合理的劳动组织条件下,为生产单位合格产品所需消耗的工作时间,或在一定的工作时间中应该生产的产品数量(1)时间定额:生产单位产品必需消耗的工作时间·1个工人工作8小时为1个“工日”·1台机械工作8小时为1个“台班”举例:砌筑1砖墙时间定额——使用塔吊(每1M3) ——详见表1-2,1985年全国统一劳动定额双面清水单面清水混水外墙混水内墙砌 砖0.6900.6500.5220.458运 输0.4180.4180.4180.418调制砂浆0.0960.0960.0960.096综 合 1.200 1.160 1.0400.972思考:砖墙随厚度变化的工时变化规律是什么?(2)产量定额:单位时间完成的产品数量 ——时间定额的倒数举例:砌筑1砖双面清水墙的产量定额——使用塔吊 ——详见表1-2,1985年全国统一劳动定额时间定额产量定额砌 砖0.690 1.450运 输0.418 2.390调制砂浆0.09610.400综 合 1.2000.8334.定额水平的概念·定额水平指定额规定消耗在单位产品上的劳动、机械和材料数量的多少,是按照一定施工程序和工艺条件下规定的施工生产中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消耗水平·定额的水平直接反映劳动生产率水平,反映劳动和物质消耗水平·劳动生产率水平越高,定额水平也越高,而劳动和物质资料消耗数量越低思考:表2-1与表2-2的对比说明什么?5.定额的主要作用组织生产、决定分配——以企业定额为例·对外:确定工程成本、投标报价的依据·对内:⑴施工项目计划管理的依据 ⑵组织和指挥施工生产的工具 ⑶计算工人劳动报酬的根据 ⑷有利于推广先进技术 ⑸加强企业成本管理和经济核算的基础——以消耗量定额为例(计价表是计价定额的货币化表现)《江苏省建筑与装饰工程计价表》(2004年)总说明 本计价表的作用是:⑴依法不实行招投标工程编制与审核工程预结算的依据⑵编制建筑工程概算定额的依据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调解工程造价纠纷、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的依据⑷编制工程标底、招标工程结算审核的指导⑸工程投标报价、企业内部核算、制定企业定额的参考二、施工过程研究1.施工过程的概念·施工过程指建筑工地范围内所进行的生产过程·施工过程的产品是“分项工程”复习:分项工程是通过较简单的施工过程生产出来、可以用适当的计量单位计算并便于测定或计算其消耗的工程基本构成要素·施工过程的消耗就是分项工程的消耗思考:一个分项工程的消耗及其费用是完成这个分项工程所经历的全部施工过程的消耗及其费用之和。
2.施工过程的分类(1)可分为工序、工作过程和综合工作过程·工序的主要特征是工人班组、工作地点、施工工具和使用材料均不发生变化·工作过程是技术操作上相互关联的工序的总和·综合工作过程则是获得同一个产品的工作过程的总和(2)可分为循环的和非循环的施工过程例:搅拌混凝土、挖掘机挖土、人力车运土方等均为循环的施工过程3.工时研究·定义:确定工人作业活动所需时间总量的一套程序和方法·目的:为了确定施工的时间标准,即时间定额4.工时测定的步骤⑴熟悉施工过程及其技术、质量要求⑵划分施工过程,并确定定时点 上下两个衔接的组成部分之间在时间上的分界点⑶确定施工过程产品的计量单位⑷选择施工条件⑸选择测定对象⑹观察测时⑺整理分析5.制定劳动定额的原则·取平均先进水平——在正常的施工条件下,多数人经过努力可以达到或者超过的水平 ——适用于企业内部定额·产品要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质量应当符合国家现行的施工和验收规范要求 ——消耗量适应/对应一定的质量要求·有合理的劳动组织——工人班组应当具有一定的工人数量和等级配合 ——合理的配合才能产生好的效率·简明适用三、人工消耗定额1.工人工时消耗分析(1)必需消耗的时间 >定额时间 有效工作时间(基本工作时间/辅助/准备与结束) 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 休息时间(2)损失时间 ——详见表1-32.计时观测法(1)测时法 ——用来测定循环施工过程的基本工作时间·测时法分为选择测时法和连续测时法两种·连续测时法连续测定一个施工过程各工序或其组成部分的延续时间,记录各工序的终止时间,从而可以计算本工序的延续时间本工序的延续时间 =本工序的终止时间-紧前工序的终止时间举例:混凝土搅拌机(500L)搅拌时间连续测定 (10次)工序时间123…合计平均分秒分秒分秒装料终止0 15 2 16 4 20延续151********.8搅拌终止 1 45 3 48 5 55延续90929591591.5出料终止 2 03 4 07 6 13延续181********.1合计125.4·选择测时法详见表1-4(2)写实记录法·用来测定施工过程一段时间内各种时间消耗的情况(3)工作日写实法·用来测定工作班各种工作时间消耗的情况,尤其是可以研究损失时间的比例3.用计时观测法拟订劳动定额(1)拟订基本工作时间 ——用测时法测定(具体数据)思考:测定数据的精确性要求如何保证?(2)拟订辅助工作时间和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3)拟订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4)拟订休息时间 ——以上3项用写实记录法/工作日写实法测定(%)(5)拟订时间定额举例:测时资料表明,人工挖1M3土方需消耗基本工作时间60min,辅助工作时间占工作班延续时间的2%,准备与结束时间占2%,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占1%,休息时间占20%工作班延续时间100%1-X%①占工作班延续时间的X%T基本T辅助T准备T中断T休息基本工作时间100%②基本工作时间的X%1+X% ——题解见教材P25 定额时间=80 min 时间定额=80÷60÷8=0.166 工日 产量定额=1÷0.166=6M34.制订劳动定额的其他方法(1)比较类推法 已经制订了一个典型项目的定额,推算同类其他项目的定额(2)统计分析法 将以往施工当中累积的同类项目的工时消耗量加以科学的分析、统计(3)经验估工法 凭借经验估计工时消耗量四、机械消耗定额1.机械消耗台班的含义·机械消耗计量单位:1台机械工作1个8小时工作班 机械连续工作24小时为工作3个台班 机械停置24小时为停置1个台班举例:某工程地下2层,地上18层,基础为整体底板,底板底标高-6m,混凝土量为840m3。
施工方案确定,浇筑底板混凝土24小时连续施工需4天。
基坑开挖发现-6m地基仍为软土地基,与地质报告不符。
工程师及时通知业主与设计单位洽商修改基础设计,确定局部基础深度加深到-7.5m,混凝土工程量增加70m3。
思考:例中的数据可以有哪些分析/应用?2.机械消耗定额的制定方法(1)机械工时消耗分析 必需消耗的时间与损失时间 ——详见表1-5 简化:正常负荷下的工作时间,时间利用系数(2)循环施工机械产量定额计算·机械一次循环正常延续时间 =循环组成部分正常延续时间·机械纯工作1h循环次数 =3600(60)÷一次循环延续时间·机械纯工作1h正常生产率 =机械纯工作1h循环次数×循环一次的产量·机械产量定额 =机械纯工作1h正常生产率×8×时间利用系数3.施工机械定额的制定与应用举例:有4350m3土方开挖任务要求在11天内完成。
采用挖斗容量为0.5m3的反铲挖掘机挖土,载重量为5t的自卸汽车将开挖土方量的60%运走,运距为3km,其余土方量就地堆放。
经现场测定的有关数据如下:(1)假设土的松散系数为1.2,松散状态容重为1.65t/m3;(2)假设挖掘机的铲斗充盈系数为1.0,每循环一次时间为2分钟,机械时间利用系数为0.85;(3)自卸汽车每一次装卸往返需24分钟,时间利用系数为0.80。
——题解见教材P30举例:有10000m3土方量挖运任务,运土距离为8km,计划工期为10天,每天一班制施工。
现有三种型号的挖掘机各2台及自卸汽车各25台。
有关资料如下:挖掘机自卸汽车WY50WY75WY1005t8t10t 台班产量480558690325181台班单价618689915413505978单方成本 1.29 1.23 1.3312.909.9012.07 试确定施工机械的组合与使用 ——题解见教材P87·机械组合前的每1m3土方挖运直接费: 1.23+9.90=11.13(元/m3)·机械组合后的每1m3土方挖运直接费: (2×689+22×505)×9÷10000=11.24(元/m3)思考:用于报价的每1m3土方挖运直接费可能是多少? 工程量变化后的直接费将如何变化?五、材料消耗定额1.材料消耗的概念(1)定义:在合理使用材料的条件下,生产单位合格建筑产品所必须消耗的材料数量标准(2)构成:定额消耗量=净用量+损耗量 =净用量×(1+损耗率)举例:砌筑砂浆定额损耗率: 实砖墙2% 多孔砖墙10% 浇筑1M3混凝土构件需1.015M3混凝土(现拌) 浇筑商品混凝土需要增加0.5%的损耗 ——详见表1-6,表2-13~表2-15特例:柱混凝土定额项目分析 ——熟悉工艺技术的重要性!(3)损耗归属·场外运输损耗——→材料预算价格·仓库保管损耗——→材料预算价格·现场运输损耗——→材料定额损耗量·现场堆放损耗——→材料定额损耗量·现场制作损耗——→材料定额损耗量思考:材料预算耗用总量=材料采购总量? 加强现场材料管理的意义? 材料消耗分主体材料消耗和施工措施消耗2大类2.主体材料消耗定额的制定方法(1)理论计算法 ——主要用于板块类规格材料净用量计算举例:1M2块料净用量 =1÷[(块料长+缝宽)×(块料宽+缝宽)] 200×200地砖密缝地面(1M2): 地砖净用量=1÷(0.2×0.2)=25块举例:1M3砖砌体砖净用量= 1÷[砌体厚×(砖长+缝宽)×(砖厚+缝宽)] ×(2×砌体厚度的砖数) 1M3砖砌体砂浆净用量=1-砖体积×砖净用量 一砖半标准砖墙:砖净用量522块 砂浆净用量0.237M3举例:油毡需要量计算 ——详见教材P35 ——计算消耗量必须满足《施工规范》要求(2)其他方法·观测法——主要提供材料损耗量的数据,也可以提供材料净用量的数据·实验法——主要是提供材料净用量的数据·统计法——根据拨付材料量、剩余材料量及总共完成产品量计算分项工程所耗用的材料(总耗用量)3.周转材料消耗的基本数据(1)模板接触面积S 根据混凝土构件与模板的接触面,按照图纸计算(2)含模量=模板接触面积S/混凝土构件体积V举例:b×h圈梁的含模量计算 S=2×h×L, V=b×h×L, S/V=2/b 对于240×180圈梁: S/V=2/0.24=8.3(M2/M3) ——详见表1-7 ——参见教材P201 (模板工程量=混凝土构件工程量×取定含模量)思考:矩形柱含模量的计算特点是? 取定含模量计算模板需要量的后果是?(3)一次使用量 =模板接触面积×单位模板面积需材量 ×(1+制作损耗率)4.现浇构件周转材料消耗的确定(1)一次使用量Q(2)一次补损量=一次损耗量 =一次使用量×损耗率a(3)全部使用量 =一次使用量+(n-1)×一次补损量(4)周转使用量=全部使用量÷周转次数(5)全部回收量=一次使用量-一次损耗量(6)周转回收量=全部回收量÷周转次数(7)摊 销 量 (=周转使用量-周转回收量 (=一次补损量 (×) =周转使用量-周转回收量×折价系数b =F(周转次数,损耗率,回收情况)举例:圆柱木模板,周转3次,摊销量为0.2917 ——详见表1-8思考:如果实际做到周转了4次或者更多呢?思考:如果考虑周转材料在一个工程上完全摊销,将如何考虑?可以这么做吗?5.预制构件周转材料消耗的确定构件的规格化→简化计算:不计补损,不计回收 预制模板消耗量(摊销量) =一次使用量÷周转次数举例:周转次数n 钢模板为50 木模板为5 ——详见表1-9思考:主体材料和周转材料消耗量的变化规律是什么?六、工期定额1.工期的概念(1)建设工期·指建设项目中构成固定资产的单项工程、单位工程从正式破土动工到按设计文件全部建成验收交付使用所需的全部时间 建设工期同工程造价、工程质量一起视为建设项目管理的三大目标(2)合理的建设工期·指建设项目在正常的建设条件、合理的施工工艺和管理下,在建设过程中对人力、财力、物力资源合理有效地利用,使投资方和各参建单位均获得满意的经济效益的工期(3)建设周期·指建设总规模与年度建设规模的比值,反映国家、一个地区或行业完成建设总规模平均需要的时间,同时也反映建设速度与建设过程中人力、物力和财力集中的程度·可用总投资额与年度投资额表示,即: 建设周期(年)=总投资额/年度投资额 可用项目总个数与年度竣工项目个数表示,即: 建设周期(年)=项目总个数/年建成项目个数(4)定额工期·指在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条件下,一定时期内由建设主管部门制订并发布的项目建设所消耗的时间标准 体现合理的建设工期,反映一定时期国家、地区或部门不同建设项目的建设和管理水平(5)合同工期·指在定额工期的指导下,由工程承发包双方根据工程具体情况,经招投标或协商一致后,在施工合同中确认的工期 合同工期一经确定,对双方都具有约束,受到法律的保护和制约2.工期定额的内容(1)工期定额的构成·划分Ⅰ、Ⅱ、Ⅲ类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