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气设备检测技术》

《电气设备检测技术》

[1078]《电气设备检测技术》1、国标GB 7252-2010规定300kV及以上变压器、电抗器油中乙炔溶解气体含量的注意值为(B)ppm。

1.A. 0.52.B. 13.C. 24.D. 52、国标GB 7252-2010规定200kV及以下变压器、电抗器油中乙炔溶解气体含量的注意值为(D)ppm。

1. A. 0.52.B. 13.C. 24.D. 53、根据GB/T17623-1998和IEC60599-1999,20℃时,CO在矿物绝缘油中的奥斯特瓦尔德系数为(C)。

1.A. 0.092.B. 0.173.C. 0.124.D. 0.054、根据6kV-XLPE电缆的交流击穿电压与在线监测得到的正切间的关系可知,当正切占大于(B)时,绝缘可判为不良。

1.A. 0.5%2.B. 1.0%3.C. 2.0%4.D. 5.0%5、下列干扰信号中不属于脉冲型干扰信号的是(A)1.A. 高频保护信号、高次偕波2.B. 雷电、开关、继电器的断合3.C. 高压输电线的电晕放电4.D. 相邻电气设备的内部放电6、频率为20kHz以下的振动信号选用(A)监测。

1.A. 加速度传感器2.B. 超声传感器3.C. 声发射传感器4.D. 速度传感器7、电机绝缘内部放电放电电压最低的是(D)。

1.A. 绝缘层中间2.B. 绝缘与线棒导体间3.C. 绝缘与防晕层间的气隙或气泡里4.D. 绕组线棒导体的棱角部位8、根据GB/T17623-1998和IEC60599-1999,20℃时,H2在矿物绝缘油中的奥斯特瓦尔德系数为(D)。

1.A. 0.092.B. 0.173.C. 0.124.D. 0.059、不属于油浸式电气设备绝缘油的主要作用是( C )。

1.A. 绝缘作用2.B. 防锈蚀作用3.C. 支撑作用4.D. 散热作用10、对额定电压为10kV的电力电缆,若直流泄漏电流( B )是是坏电缆。

1.A. Id>90nA2.B. Id>100nA3.C. Id>110nA4.D. Id>120nA11、在正常工作电压下流过氧化锌避雷器阀片的主要是( C )。

1.A. 阻性电流2.B. 感性电流3.C. 容性电流4.D. 交流电流12、下列干扰信号中属于连续的周期性干扰信号有( D )。

1.A. 旋转电机电刷和滑环间的电弧2.B. 可控硅整流设备在可控硅开闭时产生的干扰信号3.C. 高压输电线的电晕放电4.D. 广播、电力系统中的载波通信13、频率为20Hz~60kHz的振动信号选用( B )监测。

1.A. 加速度传感器2.B. 超声传感器3.C. 声发射传感器4.D. 速度传感器14、不适合于作热释电探测器的热电晶体是( D )。

1.A. 硫酸三甘钛TGS2.B. 锆钛酸铅PZT3.C. 钛酸锂LITaO34.D. 碲镉汞CdHgTe15、监测系统按( C )可分为单参数监测系统和多参数综合性诊断系统。

1.A. 传输方式2.B. 诊断方式3.C. 监测功能4.D. 使用场所16、根据GB/T17623-1998和IEC60599-1999,20℃时O2在矿物绝缘油中的奥斯特瓦尔德系数为( A )。

1.A. 0.172.B. 0.093.C. 0.124.D. 0.0517、电机绝缘内部放电放电电压最低的是( D )。

1.A. 绝缘层中间2.B. 绝缘与线棒导体间3.C. 绝缘与防晕层间的气隙或气泡里4.D. 绕组线棒导体的棱角部位18、对额定电压为6.6kV的电力电缆,若直流泄漏电流( C )是好电缆1.A. Id<0.25Na2.B. Id<1nA3.C. Id<0.5nA4.D. Id<0.75nA19、氧化锌阀片的介电常数er为(B)。

1.A. 500~10002.B. 1000~20003.C. 2000~30004.D. 3000~400020、下列干扰信号中属于脉冲型周期性干扰信号有( A )。

1.A. 旋转电机电刷和滑环间的电弧2.B. 高压输电线的电晕放电3.C. 广播、电力系统中的载波通信4.D. 雷电、开关、继电器的断合21、频率为60kHz~100MHz的振动信号选用( A )监测。

1.A. 声发射传感器2.B. 速度传感器3.C. 加速度传感器4.D. 超声传感器22、单晶型光电导探测器常用材料为( D )。

1.A. 硫酸三甘钛TGS2.B. 锆钛酸铅PZT3.C. 钛酸锂LITaO34.D. 碲镉汞CdHgTe23、监测系统按( B )分为便携式和固定式。

1.A. 传输方式2.B. 使用场所3.C. 诊断方式4.D. 监测功能24、变压器发生局部放电时,绝缘油分解的气体主要是氢气、少量甲烷和乙炔,发生火花放电时,则有较多的乙炔。

(A)1.A.√2.B.×25、变压器的套管绝缘、绕组绝缘、引线及分接开关绝缘属于内绝缘。

(A)1.A.√2.B.×26、电机振动监测按监测量可分为外壳振动的监测和扭振的监测。

(B1.A.√2.B.×27、可以通过测量电缆的介质损耗角正切、直流泄漏电流和局部放电来诊断电缆绝缘劣化程度。

(A1. A.√2. B.×28、气体传感器可分为干式和湿式两大类。

干式又可分为接触燃烧式、半导体式、固体电解质式、红外线吸收式、导热率变化式和比色法传感器。

(B1. A.√2. B.×29、热电偶型探测器是利用热电偶的温差电效应来测量红外辐射。

(A1. A.√2. B.×30、监测系统按监测功能可分为人工诊断和自动诊断。

(B1. A.√2. B.×31、绝缘电阻测量、泄露电流测量、介质损耗角正切测量、油中气体含量检测均属于破坏性试验。

(B1. A.√2. B.×32、预防性试验可分为破坏性试验和非破坏性试验两类。

(A1. A.√2. B.×33、极度老化以致寿命终止的绝缘纸的聚合度n约为150~200。

(A1. A.√2. B.×34、CH4、CO2、C2H2、C2H4、C2H6等溶解度高的气体,其奥斯特瓦尔德系数随温度的上升而上升。

(B1. A.√2. B.×35、变压器绝缘油暴露于电弧中时,分解气体主要是低分子烷烃如甲烷、乙烷和低分子烯烃如乙烯和丙烯,也含有氢气。

(B1. A.√2. B.×36、用于监测电容性设备的介质损耗角正切和氧化锌避雷器阻性电流的传感器,属高频电流。

(B1. A.√2. B.×37、传感器的迟滞特性是指正向特性和反向特性不一致的程度。

(A1. A.√2. B.×38、在线监测系统的信号预处理和数据采集子系统一般在主控室内。

(B1. A.√2. B.×39、H2,CO,N2等溶解度低的气体的奥斯特瓦尔德系数随温度的上升而基本不变。

(A1. A.√2. B.×40、变压器油在300℃~800℃时,热分解产生的气体主要是氢气和乙炔,并有一定量的甲烷和乙烯。

(B1. A.√2. B.×41、当水树增加时,直流叠加电流迅速降低。

(B1. A.√2. B.×42、比色法传感器属于湿式气体传感器。

(A1. A.√2. B.×43、根据振动的频率来确定所测量的量,随频率的减低可分别选用位移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

(B1. A.√2. B.×44、线性度是传感器输出量和输入量间的实际关系与它们的拟合直线之间的最大偏差与满量程输出值之比。

(A1. A.√2. B.×45、在线监测系统的信号处理和诊断子系统一般在主控室内。

(A1. A.√2. B.×46、一般新纸的聚合度n等于1300 左右。

47、气体传感器可分为干式和湿式两大类。

48、局部放电信号的监测方法可分为电测法和非电测法两种。

49、变压器放电量的在线标定通常采用套管末屏注入法。

50、抽真空取气方法的油中溶解气体在线监测装置根据产生真空的方式不同,可以分为波纹管法和真空泵脱气法。

51、传统的避雷器是由放电间隙和碳化硅阀片电阻构成。

52、抑制干扰信号的软件措施有数字滤波器、平均技术、逻辑判断和开窗。

53、抑制干扰信号的软件措施有数字滤波器、平均技术、逻辑判断和开窗。

54、气相色谱分析的气体分离功能由色谱柱完成。

55、光电信号的调制方式主要有调幅式调制、调频式调制和脉码调制-光强调制三种。

56、色谱分析常用的鉴定器有热导池鉴定器TCD 和氢火焰离子化鉴定器FID两种。

57、抑制干扰信号的硬件措施有硬件滤波器、光电耦合器隔离和电子鉴别系统。

58、电气设备油纸绝缘结构的优点与缺点?答:优点:由于油的绝缘强度和介电系数低于纤维质,油承受较大的电场强度,因此,用纸把油分成一定数量的小油隙,既可以消除油中纤维杂质的积累而不易形成“小桥”,又可以使电场均匀,提高绝缘的电气强度。

(5分)缺点:油和纸两者均易被污染,只要含百分之几的杂质,影响就相当严重。

因此,在工艺过程中要尽可能地获得较纯净的油和纸,并据此选择合适的工作场强,才能保证变压器绝缘结构的可靠性。

(5分)59、变压器局部放电监测干扰信号进入监测系统的主要途径及其抑制措施?答:(1)从监测系统的工频电源进入,故监测系统电源宜由隔离变压器加上低通滤波器供电,以抑制这类干扰。

(3分)(2)通过电磁耦合进入监测系统,故监测系统包括连线应很好地屏蔽,或利用光电隔离和光纤传输信号,以减少干扰。

(3分)(3)通过传感器(即监测组件)进入的干扰信号,它和局部放电的信号混叠在一起,上述方法不能抑制这个干扰通道,需采取其他技术措施。

(4分)60、局部放电信号的监测方法有哪些?其优缺点是什么?答:局部放电信号的监测仍是以伴随放电产生的电、声、光、温度和气体等各种理儿现象为依据,通过能代表局部放电的这些物理量来测定。

测量方法大体分为电测法和非电测法。

电测法利用局部放电所产生的脉冲信号,即测量因放电时电荷变化所引起的脉冲电流,称脉冲电流法。

脉冲电流法是离线条件下测量电气设备局部放电的基本方法,也是目前在线监测局部放电的主要手段。

脉冲电流法的优点是灵敏度高。

如果监测系统频率小于1000kHz(一般为500kHz以下),并且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放电量的标定后,可以得到变压器的放电量指标。

其缺点是由于现场存在严重的电磁干扰,将大大降低监测灵敏度和信噪比。

非电测法有油中气体分析、红外监测、光测法和声测法。

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声测法,它利用变压器发生局部放电时发出的声波来进行测量。

其优点是基本不受现场电磁干扰的影响,信噪比高,可以确定放电源的位置;缺点是灵敏度低,不能确定放电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