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学过程中教学要素的分析
1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概括
对于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的界定,学术界一直存在着争论,其中包括三要素说、四要素说、五要素说、六要素说、七要素说和三三构成说等。
三要素说认为,教学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四要素说认为,教师、学生、内容和方法是构成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五要素说认为,教学活动包括教师、学生、内容、方法和媒体等基本要素;六要素说提出了教师、学生、内容、方法、媒体与目标等六种基本要素;七要素说认为,教学活动包括教师、学生、目的、课程、方法、环境和反馈等七种要素;三三构成说认为,教学过程由三个构成要素和三个影响要素整合而成,其中三个构成要素是学生、教师和内容,三个影响要素是目的、方法和环境。
在这些观点之间,有一定的继承和递进关系,这也要求我们,在分析教学要素时,要全面把握静态要素分析和动态要素分析。
本文试以三三构成学说为根据,分别从静态要素和动态要素进行教学要素分析。
2教学要素相关概念
2.1构成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
教师教师是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在学校中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
在教学过程中充当设计者与
指导者的角色;学生是指正在学校、学堂或其他学习地方(如家中、军队等等)受教育的人,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一般包括课程标准、教材和课程等等。
2.2影响要素一一教学目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
教学目的是教学领域里为实现教育目的而提出的的要求,反映的是教学主体
的需要。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
教学环境是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对于课堂教学环境的所需要的条件因素。
3教学要素的关系及分析
3.1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要素,教师设计教学内容,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是完成教学内容的主体,而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活动又共同构成教学内容(如图所示)。
一直以来,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长期存在着这
< 敦学内容
主导主体
教师学生
教学互动
样一个问题:教师为完成特定的体育课程任务,要求学生按一定方式组合起来进行活动,教师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而学生希望发挥其主体作用,在课堂上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选择运动形式,主导作用与主体作用往往让教师在课堂中显得捉襟见肘,因为主导作用占优饿话,容易形成相对不自由的体育教学形式,但主体作用占优的话,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又使得学生选择的运动形式千差万别,因而自由运动形式一旦在体育课堂实施,就容
易造成“牧羊式”体育课,因而这也是行不通的。
于是形成了以下几种观点:
3.1.1 教师中心说
教师中心说认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标准,应该维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绝对主导。
教师是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经过教育专业学习和训练的人,能够引导学生学习。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也可以少走不少弯路,在较短的时间内高效地学习较多的文化科学知识。
3.1.2 教材中心说
教材中心说一定程度受到了传统教育风气的影响,如对书本的迷信,死记硬背等等,又有知识的发展,特别工业革命以来科学知识价值的显现的影响。
科学知识的飞速发展使人们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教材是教学过程的重要依据,没有教材,教学活动的展开就会有许多盲目的成份,教材顺理成章地成了中心。
3.1.3 学生中心说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得到确立。
不少学者提出学生应该是教学活动的中心,一切教学要素都应围绕学生展开。
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的存在,一方面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中心,另一方面,又给教师提出了难题,充分体现学生个体差异性的课堂将“散乱无章” 。
3.1.4 对构成要素的分析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但我们不能就此认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一切都围绕教师展开,这会对教学活动造成片面的认识。
教材中心说对教学实践的发展是不利的。
教材是中心,容易造成无视学生现有水平、教师的特点等缺点。
学生中心说是新课改形势下为大多数师生所接受的学说,但在教学实践中也暴露出来很多问题,如学生个体差异性的把握,教学内容的完成,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从以下影响要素着手。
3.2 影响要素之间的关系的分析
教学目的的实现,借助于教学方法的有效实施,而教学方法的实行又离不开教学环境的影响,三者又共同作用于教学构成要素,教学内容的实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都离不开影响要素的作用。
3.2.1 关于教学目的的理论
美国著名的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他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因此,他的理论常被称之为认知-发现说或认知-结构论。
为了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布鲁纳提出了四条基本的教学原则,即“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 和“强化原则”。
3.2.2 关于教学方法的理论体育课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包括教学教法和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教法是教师专业知识的体现,而教学组织形式则是教师经验与专业知识的结合,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更加新颖与科学,教学组织形式的创新既能保持课堂的规则不被打乱,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教师全程调控课堂,开展协作教学、友伴分组教学等,这些创新也是教学方法上的创新。
3.2.3 关于教学环境的理论教学环境包括设施环境、时空环境和自然环境,它通过班
风、课堂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