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我县学前教育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县学前教育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县学前教育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今年工作要点安排,10月17-18日,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程芳带领由教科文卫工委主任、部分教科文卫工委委员组成的调研组,在县政府分管领导和教体局负责同志的陪同下,对我县学前教育工作情况进行调研。

调研组实地察看了葛公、洋湖、尧渡、香隅、东流、泥溪、昭潭七镇已建、在建的公、民办幼儿园十余所,详细了解了我县学前教育工作情况。

并分别召开了县直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和所到乡镇的人大主席或副主席、分管领导、各中心学校校长(幼儿园园长)参加的座谈会,听取意见和建议。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学前教育工作情况
2010年来,我县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和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制定计划,出台政策,加大投入,实施扩大学前教育资源的各项工程建设,全县学前教育事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1、学前教育发展目标和任务进一步明确。

县政府已相继出台了《xx县年学前教育三年(201X-201X)行动计划》、《xx县学前教育五年发展规划(201X-201X年)》,制定了《xx县学前教育资助实施办法》、《xx县普惠性幼儿园奖励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学前教育发展目标、任务和各类奖补、资助政策,鼓励和扶持
社会力量多形式、多渠道办园,推动学前教育工作的发展。

2、学前教育资源逐步扩大。

201X年,县政府将“完成9所乡镇示范幼儿园建设”作为12件惠民实事之一,加大投入,大力推进公办幼儿园项目建设。

现东流镇中心园已投入使用,张溪、香隅、胜利、洋湖镇中心园主体工程已完工,龙泉镇中心园已开工建设,泥溪中心园正进行招标准备,县城区幼儿园、大渡口镇中心园项目建设用地已落实,将与所在小区同步开工建设。

同时按照“就近入园,大村设园,小村联办、规模适度、安全实用”的原则,利用闲置校舍改建了葛公中心园,加强了中心学校附属幼儿园建设。

初步形成以县直幼儿园为示范,乡镇中心幼儿园为骨干,学校办学、村级办园为基础,民办幼儿园为补充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网络。

截至目前,我县共有公办幼儿园4所,小学附属幼儿园6个,各中心学校附设幼教点(学前班)81个,民办幼儿园84个;全县3-5周岁学龄儿童16194人,入园幼儿10062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为62.13%,超省定标准5.13%;学前一年入园率达98.2%,超省定标准13.2%。

二、主要困难和问题
虽然近两年来,我县学前教育发展较快,资源进一步扩大。

但总体来看,学前教育还处在起步阶段,仍是国民教育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

当前学前教育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1、发展不均衡。

目前,城乡之间、不同性质的园所之间,办园水平差异较大。

整体来看,城区优质教育资源多,条件普遍较好,农村优质教育资源少,条件普遍较差;公办与民办之间办学环境差距较大,一些个人举办的幼儿园存在着缺少户外活动场地、教学设备陈旧、食堂简陋、未按规定配备足够数量且符合任职资格的保教人员等问题。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追求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剧增,“入好园难”问题日益显现。

2、幼教师资严重缺乏。

当前,国家及省级编制部门均未制定学前教育编制标准,我县除县直幼儿园核定36个编制外,其他公办幼儿园教师占用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编制。

现4所公办幼儿园共有教职工111人,专任教师84人(其中公办教师60人),专业合格率为76.2%。

民办幼儿园多为临时人员,流动性大,稳定性差,全县保留的6所民办幼儿园和暂且保留的35个a、b类看护点共有教职工196人,专任教师149人,专业合格率为24.8%。

农村小学附属幼儿园多为调整部分小学教师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由于没有经过系统培训,幼教“小学化”倾向较为突出。

3、民办幼儿园管理亟待规范。

近年来,我县家庭作坊式民办幼儿园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出来。

截止到201X年底,全县
共有民办幼儿园107所。

绝大多数民办园存在诸多管理漏洞和问题,如师资水平低、办园条件差、教材五花八门、课程设置随心所欲,为迎合家长望子成龙的迫切想法,违背幼儿身心成长规律而开设大量小学课程。

同时存在着安全防火、食品安全、交通安全、传染病防控等诸多隐患。

今年,县政府对全县民办幼儿园进行了清理整顿,本着“准入一批、整改一批、取缔一批”的原则,保留基本符合办园标准的民办幼儿园6所,要求限期整改的a、b类看护点35所,对存在较大隐患、管理混乱的66所c类看护点,因取缔难度大等原因,目前只取缔、兼并、停办23所。

4、建设经费尤为不足。

依据县三年行动计划,到201X年,我县新建12所规模为6-9个班的乡镇中心园和1所县城区幼儿园,建筑总面积31435㎡,规划完成投入资金4842万元。

但按照国家和我省有关规定,以县为主出台项目建设先实施后奖补的优惠政策。

目前,中央以及省配套的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资金还未到位,建设资金全部由县财政支付,对尚不富裕的县级财政来说,压力非常大。

三、加快全县学前教育发展的建议
学前教育关系千家万户的切实利益,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

各级政府要切实将学前教育作为改善民生和推动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摆上重要工作日程,确保我县学前教育工作健康持续
发展。

1、提高认识,坚持政府主导。

一要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的发展原则。

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

二要发挥好我县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引领作用,加强调查研究,建全和完善促进学前教育发展的配套政策,强化计划的可操作性。

三要结合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人口变化、居住分布等因素,对全县幼儿园建设布点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四要加强对发展学前教育的宣传引导,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向社会宣传学前教育内容、目标等情况,引导广大群众理性认识和支持我县的学前教育发展。

2、完善机制,优化幼师队伍建设。

一要根据幼儿园建设发展的需要,科学核定中心园和附属园的教师需求数,有计划地招聘一批幼教专业教师,保证幼教事业发展的基本需要。

二要全面实行园长、教师持证上岗制,逐步保障各类幼儿教师在进修培训、评选先进、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资待遇、社会保险等方面的合法权益,稳定幼儿教师队伍。

三要加强师资培养和培训工作,落实培训经费,定期组织各类幼儿园之间的教师双向进修帮教制度,促进幼儿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

3、加强监督,提升幼儿园的办园质量。

一要继续抓好公办幼儿园的建设力度,惠民实事中的县城区幼儿园和大渡口幼儿园
要尽快动工建设,早日投入使用。

同时探索完善幼儿园人、财、物管理体制和机制,规范办园行为,遵循幼儿教育规律,改变“保姆式”和“小学化”保教模式,为幼儿生长发育创造安全、健康、丰富的环境。

二要严格落实幼儿园准入和年检制度。

加强对民办幼儿园的日常监管和督导评估,鼓励民办园提等升级,优化办园质量。

三要加大无证幼儿园的整治力度。

对办园条件尚可,经整改后基本符合要求的,要督促其进一步加大投入,改善条件,并按规定及时申领办园资质;对办园条件差,特别是存在严重安全隐患、限期整改后仍不达标的,要采取强制措施予以取缔。

四要积极推进幼儿园的特色教育,引导幼儿园认真开展特色幼儿园的创建活动,全面提升学前教育的保教质量。

4、加大投入,推动学前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一要抓住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教育部加大财政投入支持学前教育发展的机遇,充分利用好国家和省级财政支持政策,积极争取项目配套资金,加大公办幼儿园的建设力度。

二要加大县级财政投入力度,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新增教育经费向学前教育倾斜,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在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中占合理比例。

三要制定优惠政策,完善奖补机制,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和资本进入学前教育领域,逐步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投入机制,保障学前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

5、协调配合,共促学前教育有序发展。

学前教育是人生的起跑线,也是中小学教育的基础与保障,更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各级政府要切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把提高学前教育标准和质量作为改善民生的紧迫任务来落实,逐步将学前教育列入各级绩效考核内容。

教育、发改、财政、人社、规划、国土、卫生、交通、公安等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学前教育重要性、规律性的认识,形成学前教育工作的合力,增强抓学前教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既各负其责,又配合协同地开展工作,共同营造政府负责、社会关注、各方努力、共促发展的良好局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