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废水处理系统施工方案

废水处理系统施工方案

华电新疆发电有限公司昌吉热电厂(2×330MW)热电联产工程废水处理系统施工方案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录一、工程概况 0二、编制依据 (3)三、安装质量工艺控制措施及制度 (4)四、基础验收、设备就位 (5)五、设备安装 (6)六、施工安全措施 (13)七、废水专业强制性条文执行计划 (24)八、工程创优策划 (28)九、绿色施工节能减排 (30)废水处理系统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1.1 工程概况水处理岛的概念是将火电厂中可以综合、统一考虑布置的水处理部分整合,将水处理的各个单元有机的整合到一个水处理岛,组成一个涵盖整个火电厂水处理的区域。

使这个区域可以达到分级、分质供水,综合回收废水,达到节能、减排的综合效应。

1.2 工程特点由于本工程主机采用空冷系统,耗水量较小,利用第二污水处理厂的中水作为电厂的生产用水的水源是可靠的,并且也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

因此,本工程选择采用昌吉市第二污水处理厂的中水作为工业生产补充水源。

由于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时可能会出现事故,如处理过程中细菌死亡,需较长时间培养后才能正常处理污水,或将来水质突然恶化,不能适应电厂应用等。

因此,本工程设一路应急备用水源,事故备用水源来自昌吉市第二水源厂的主供水管道,管线长度约10公里,目前业主已取得了昌吉市市建委关于同意昌吉市第二水源厂管网作为本工程事故备用水源的批复及供水协议,昌吉市第二水源厂的近期供水能力为5万立方米/天,远期为15万立方米/天,水量完全可以满足本工程的事故备用水源的用水要求。

1.3 工艺流程本工程工业废水采用集中处理(水源包括凝结水精处理设备排水、灰水、煤水、雨水等分散在厂区内的所有排水,脱硫废水除外),工业废水主要包括经常性废水和非经常性废水。

经常性废水主要包括:锅炉补给水系统再生酸碱废水、凝结水精处理系统废水、化学实验室排水。

非经常性废水主要包括:锅炉空气予热器清洗排水、锅炉烟气侧冲洗排水、机组启动时的排水、锅炉酸洗废水、除尘器冲洗排水、雨水、机力塔溢流排水、含煤废水处理装置排水、含油废水处理装置排水等。

根据所收集废水水质、水质的特点,工业废水处理系统如下:锅炉补给水系统再生酸碱废水中和水 pH调整回收水池回用水泵厂区回用或外排。

反渗透浓水回收水池回收水泵。

厂区工业废水废水储存池管道混合器斜板澄清器回收水池回用水泵厂区回用或外排。

斜板澄清器底部的高蚀度废水由排泥泵送至中水深度处理系统脱水机进行固液分离,形成的泥饼外运抛弃,排水则回流至生化池或斜板澄清器。

经常性废水池和回收水池在水池水位高时通过设置溢流管排至非经常性废水池,在非经常性废水池没水时可作为经常性废水池、回收水池的备用水池,通过废水泵可打回至经常性废水池或回收水池,以最大限度回用废水。

工业废水处理系统的出水满足回用要求。

1.4 主要工程量综合泵房设备回用水泵(变频)两台,回用水泵两台,中和泵两台,非经常性水泵两台,经常性水泵两台、废水系统设备、MBR膜池设备安装。

1.5 施工进度计划综合水泵间2月30日——04月30日完成综合泵间所有钢塑管线MBR间3月30日——5月30日完成膜池,泵体风机管线4月20日——5月30日厂区埋地管道安装4月25日——6月15日完成生化池设备及管线安装污泥脱水间5月1日——6月1日完成污水厂生化池6月1日——6月15日完成污泥脱水管线6月15日——7月1日配合调试以上工作,在项目部所有设备材料,管件加工制作件及土建配合施工和设备缺陷及时消除下可按时完成1.6 施工组织机构和人员配置1.6.1长、技术员组成。

管理人员2人、领工5人、普工20人、起重工5人、电焊工6人。

主要施工机械一览表1.7 安装要求1.7.1 设计院有关图纸资料。

1.7.2 泵体安装间距以厂家图集要求为准。

1.7.3 设备安装应严格遵守有关施工规程及规定。

1.7.4 施工除应满足本卷册图纸中的有关要求外,尚需严格执行我国现行有关施工及验收规范、规程及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

二、编制依据(1)武汉联动设计工程有限公司设计图纸。

(2)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6部分:水处理及制氢设备和系统 DL/T 5210.6-2009。

(3)火力发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执行表格水处理及制氢分册(4)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4部分:电厂化学 DL/T 5210.4-2009。

(5)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5部分:管道及系统 DL/T 5210.5-2009。

(6)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3部分:汽轮机发电机组DL/T 5210.3-2009。

(7)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管道篇)2000版。

(8)火力发电厂化学设计技术规程(DL/T5068-2006)。

(9)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范 DL5000-2000(10)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 GB50231-1998(11)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36-1998(12)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75-1998(13)电力建设安全规程第一部分火力发电厂 DL5009.1-2002三、安装质量工艺控制措施及制度3.1 安装质量工艺的控制措施设备安装是电厂安装工作中最主要的任务之一,并采取如下控制措施:3.1.1 废水系统设备及管道安装根据设备的装箱单和图纸做好设备的清点、检验工作,检查设备有无缺陷、变形,发现问题按公司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理,并认真做好记录存档备案。

设备安装前,进行外观校验(包括:外型尺寸、孔距和孔径、孔与梁或柱子端头的距离、联接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等)确认无误后进行安装。

作好基础几何尺寸的校验和画线工作,尤其要校验土建交安基础的标高和纵横中心线,确保准确无误。

按照作业指导书的规定,认真做好安装过程中每一阶段的验收工作,验收内容包括:垂直度、柱间距、对角尺寸、标高(梁、柱)等。

3.1.2 其它附属机械安装(1)熟悉厂家图纸及说明书,认真编写施工作业指导书,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2)严格按照设备技术文件和规程要求进行设备的安装,对于设备的各部安装间隙、密封间隙、接触面的接触点和光洁度、轴的窜动间隙、对轮的联接等关键部位和环节,施工质量达到验收质量标准的优良等级。

对于厂家不要求解体检查的设备一定要有制造厂家和监理、业主方面明确的书面意见,做到有据可查。

按规程要求做好轴承箱、冷却器的渗漏及打压试验工作。

润滑、冷却水、密封等辅助系统,保证系统畅通、内部清洁、系统严密;投运前进行系统冲洗或吹扫,符合标准后方能与主设备接通。

油经系统循环(大型辅助机械)油质达到合格为止。

设备的冷却水、润滑油系统管道布置要整齐合理、美观,固定牢靠,排水漏斗要统一制作。

同型号规格的设备、保护罩大小必须一致。

设备单体试运前对设备的连接、设备内部、设备出入口连接系统内部进行检查清理,确保无杂物,以免造成设备的损坏。

设备单体试运前对设备润滑油、脂进行检查并填充满足要求,填充的油脂符合技术要求。

设备外表应进行彻底清扫,保证试运时设备能见本色。

(3)辅助设备(含箱、罐及压力容器)安装施工前熟悉厂家图纸及说明书,认真编写施工作业指导书,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设备就位前应仔细核对基础尺寸,标高、位置,设备接口应由技术人员将其用油漆明显标记,以保证就位准确。

辅助设备安装前应按规定进行的严密性试验(水压、气压或灌水),确保设备严密不漏,并及时办理有关签证。

对于酸、碱系统的衬胶设备或容器内部必须进行电火花检查。

设备的放气、排污等小管道必须按规定安装,保证施工工艺。

所有附属设备的玻璃水位计应装设保护罩(设备未带的自行制作)原则上不允许在压力容器设备上施焊,确实要施焊必须经过技术部门批准,并及时将焊瘤打磨干净。

3.2 质量体系保证制度消除和根治质量通病是一项长期而又繁琐的工作,如何保证本工程实现各项工艺质量目标,预防和消除质量通病是其中的关键内容之一。

消除质量通病,关键问题又在于落实。

首先必须以公司的《质量、职业安全健康。

环境管理手册》作为工作的准绳,严格执行有关管理标准、程序文件和相关的技术标准、验收规程规范,做到质量目标明确,资源配置充足,质量职责落实,过程控制严格,记录资料完整。

一丝不苟、脚踏实地地做好每一项细微的工作。

在人、机、料。

法、环等各个环节对工程质量实施全面控制与管理。

3.3 加强成品保护制定各种措施,对己完成或正在施工的项目区域设备进行防护,对员工进行教育,对产品采取隔离、覆盖、包装、标识等办法,防止产品损坏、污染、变形、变质,保证产品外观和内在质量。

尤其是对于与土建单位存在交叉施工作业部位的成品保护应成为本工程工艺质量控制的重点,防止受潮和二次污染,确保竣工时设备以良好的面貌移交。

四、基础验收、设备就位4.1 基础验收及处理4.1.1 设备安装前应对混凝土设备基础的施工进行检查验收。

除按有关建筑规范规定外,尚须符合以下要求:设备基础的标高、中心线、水平度、垂直度及埋设件与预留孔部位等,均应符合设计规定,其表面必须平整密实,不得有缺陷(①设备安装前基础必须铲平,平面应均匀分布,垫铁处尚需铲平。

②整体式的设备基础强度到80%,框架、条形等形式的设备基础强度达100%,并经隐蔽检验合格后,方许按设计规定铺抹防腐或安装设备、构件。

)(1)基础移交时,应有质量合格证明书及测量记录,在基础上应明显地画出标高基准线及基础的纵横中心线,重要设备的基础应有沉降观测点;(2)对设备基础进行外观检查,不得有裂纹、蜂窝、空洞、露筋等永久性缺陷;(3)按有关土建基础图及设备的技术文件,对基础的尺寸及位置进行详细复测检查,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规范要求,上述各项若不能满足技术规定要求时,对于检验结果呈报业主,在规定的时间内予以改正,直至达到规定的要求,再进行设备安装;混凝土表面已铺抹防腐层的,均必须保持干燥,不得受潮、受冻。

主要设备安装后,应观测建筑沉陷情况,下沉不均匀度不得超过设计规定。

4.1.2 设备基础二次灌浆必须捣固密实,不得有瀑灌或空隙现孔;设计无规定时,灌浆所用的混凝土应高于基础混凝土标号一个等级。

4.1.3 设备安装前应符合以下要求,并经检验合格:所有的设备本体、附件、润滑油槽等均应经清洗检查,表面不得有铁锈、油污、杂物、探伤及裂痕,管孔不应有堵塞等现象。

所有的构件、阀门应按设计规定的技术要求进行试压、试漏及严密性试验,并试验合格。

设备、构件或管道等隐蔽部分吊装前必须按规定进行防腐处理。

4.2 设备就位及找正找平4.2.1 本工程中设备安装就位方式有两种,静设备及部分小设备只需按设计位置摆放到相应的位置即可,此部分设备就位后做好成品保护工作;动设备及较大静设备则需利用地脚螺栓灌浆后固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