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便秘的治疗思路与体会
便秘病位在肠,与脾、肺、肝、肾有关
• 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脾胃为升降的枢纽;肺与大肠相表里; 情 志失和,肝郁气滞,皆可伤及脾胃,运化功能失调,气血津液亏损, 肠道失于濡润,大肠传导失常导致便秘; 肾主液,司二便, 肾精亏耗, 肠道干涩可引起便秘;肾阴不足,命门火衰则阴寒凝结,大肠传导失 常亦可形成便秘。
三、功能性便秘的诊断
便秘的必要检查 • 血常规、大便常规、粪便隐血试验 • 直肠指诊 • 电子结肠镜检查 • 结肠功能影像学检查: (1)腹部平片
(2)结肠传输功能检查 (3)排粪造影
结肠传输功能检查
• 检查前3天禁服泻剂。检查当日服20根钡条,于24、48、 72小时排腹部平片,计算钡条排出率及其分布(正常在72 小时内应排出80%)。
• 热秘 用麻子仁丸加减治疗。 • 气秘 用六磨汤加减治疗。 • 虚秘 :气虚便秘 用黄芪汤加减治疗;
血虚便秘用《尊生》润肠丸加减治疗。 • 冷秘 用济川煎加减治疗。
• 临床上很少单见冷秘、热秘,中老年便秘患者多为虚实夹 杂证,虚以脾虚,大肠津液不足最多见,实以气滞血瘀、 热结肠燥为常见。
中医消化病诊疗指南:分6个证进行辨证论治:
• 1.肠道实热证,治宜清热润肠,方用麻仁丸; • 2.肠道气滞证,治宜顺气导滞,方用六磨汤; • 3.脾虚气弱证,治宜补气健脾,方用黄芪汤 ; • 4.脾肾阳虚证,治宜温润通便,方用济川煎; • 5.阴虚肠燥证,宜滋阴补肾方用六味地黄丸; • 6.血虚便秘证,治宜养血润燥,方用润肠丸。
便秘按主要证候辨证
便秘的病机
排便机制十分复杂,从产生便意到排便 过程中,任何环节的障碍,均可引起便秘。
中医病因
胃肠积热:过食辛辣,热病伤津 气机郁滞:情志失调,思虑过度 气血亏虚:久病,产后 阳虚阴寒:过食生冷,或素体阳虚
中医病机
热盛伤津、气机阻滞、气血亏虚、阴津不足、 阴寒凝结,损伤脾胃,导致大肠传导失职,腑气不 通造成粪便干结,引起便秘。
二、便秘的病因病机
引起便秘的一般原因 • 1.不良的饮食习惯 • 2.不良的排便习惯 • 3.不良的生活习惯
便秘的病因
• 1.一般病因 • 2.结肠、直肠功能性障碍 • 3.结肠、直肠外神经异常 • 4.精神或心理障碍 • 5.医源性(药物)所致 • 6.内分泌异常及代谢性疾病 • 7.结缔组织性疾病
中华消化学会胃病症。患者常 有粪便干结、排便困难或不尽感,在不用通便药时,完全排 空粪便的次数显著减少。”
• 便秘是粪便阻塞肠道,排出困难的病症 • 便秘分功能性便秘与器质性便秘两类 • 功能性便秘是指经各种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病变,因结肠,
功能性便秘的治疗思路与体会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主讲人:肖旸
01 02
目录 03
04
05
便秘的概念与发病 引起便秘的病因病机 功能性便秘的罗马III标准 便秘的辨证要点与辨证论治 治疗便秘的思路与体会
一、便秘的概念与发病
• 便秘的概念:中医学院统一教材指出:便秘是大便秘结不通, 排便时间延长,或欲大便而艰涩不畅的一种病症。
根据结肠动力学特点便秘可分为3型:
• 慢传输型便秘(结肠型便秘) • 出口阻塞型便秘(直肠型便秘) • 混合型便秘 。
四、便秘的辨证要点与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1.审查病因 2.细观舌脉 3 .辨寒热虚实
审查病因,辨别寒热:
喜食辛辣厚味及酒肉者多为热秘;忧思多虑、久坐少动者 多为气秘;年老体弱,或产后久病卧床者多为气血阴津亏 损之虚秘;平素阳虚或喜食寒凉生冷者多为冷秘。
直肠及肛门功能异常导致的便秘。
便秘的发病率
• 2005年12月—2007年5月北京西城区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对大街南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随机进行了便秘现况调查。患病 率竟高达26.7%。便秘不仅给老年人带来诸多痛苦,而且对患 有高血压、冠心病、脑动脉硬化等老年病的老年人,则可因便 秘危及生命。
• 我国西安地区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便秘发病率为6.1-9.2%。 • 北京协和医院对北京地区2486名18-70岁居民调查表明慢性
便秘发病率为6.07%,60岁以上占发病率的18-25%,女性 是男性的4倍。 • 1999年,Stemarr等报道,美国便秘发病率14.7%,英国老 年人群便秘者为20% 。 人群中有50%以上的人曾受到便秘的困扰。
便秘是一组症候群
• 1. 排便次数的改变 • 2. 排便困难的症候。 • 3. 粪便性状的改变。
排便造影检查
• 造影前1日应清洁洗肠。造影前2-3小时口服钡剂充盈小肠, 或用钡糊300ml灌肠,充盈至降结肠。拍摄侧坐于特制排粪 桶上的静息、提肛、初排(力排充盈)、力排粘膜和正位力 排粘膜相。
功能性便秘的罗马Ⅲ诊断标准
1.必须满足以下2条或多条:(l)排便费力(至少每4次排便中有1次)。 (2)排便为块状或硬便(至少每4次排便中有1次)。(3)有排便不尽 感(至少每4次排便中有1次)。 (4)有肛门直肠梗阻和(或)阻塞感 (至少每4次排便中有1次)。(5)需要用手操作(如手指辅助排便, 盆底支撑排便)以促进排便 (至少每4次排便中有1次)。(6)排便少 于每周3次。 2.不用缓泻药几乎没有松散大便。 3.诊断IBS的条件不充分。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 个月,近3个月满 足以上标准。
细观舌脉,辨别虚实:
一般而言,有苔者多属实证;无苔者多属虚证;舌质红、无 苔者多为阴虚;舌质淡,无苔者多为气血亏虚;舌苔不腻者 多为气秘;舌苔黄厚而腻者多为热秘;脉洪大有力或弦滑者 多为实热证;脉细弱而迟者多为虚寒证。
便秘的辨证论治
• 传统的便秘辨证:分热秘、气秘、虚秘、冷秘四个 证型辨证治疗。
按主要证候辨证与兼证/兼症加减进行辨证治疗
主要证候:脾虚肠燥证
辨
证:脾虚肠燥、大肠失职
治
法:补气健脾,润肠通便。
方
药:四君子汤合枳术丸加减:
元参15g 生白术30g 茯苓10g 炙甘草5g
火麻仁15g 全瓜篓15g 枳实15g 莱菔子15g
• 兼见肝郁气滞证 大肠实热证 中气不足证 血虚肠燥证 阴虚肠燥证 脾肾阳虚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