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孕妇生完孩子后需要注意些什么

孕妇生完孩子后需要注意些什么

孕妇生完孩子后需要注意些什么?1.安静休养3040天产后最重要的一件事即为“休息”,在这段时间内,产妇周围的亲戚,如娘家的母亲与姊妹、夫家的亲属、当然还有丈夫等,都应同心协力的来照顾产妇,不让她做任何家务,不论贫富或者第几次生产,甚至是小产,都一定要同样的慎重!2.卧床二周产后二周内为子宫收缩最快速的时候,若产后即常坐起或走动,因地心引力的关系,将造成松垮的子宫及内脏收缩不良。

产后二周内,除了吃饭及上厕所之外,其余时间,不论是白天或是晚上,均应卧床休息。

3.用正确的方法清洁头皮要想子宫尽快恢复功能,最重要的便是要将子宫内的污血完全排出,如果能使子宫成为真空状态,则荷尔蒙的泌将会特别活跃,子宫的功能亦会比怀孕前更!而洗头会影响产后恶露的排除,头皮一受凉,子宫的污血会凝结成血块不易排出。

然而产妇的新陈代谢特别旺盛,所以必须用正确的方法来清洁头皮将药用酒精隔水温热,再以脱脂棉花沾湿,将头发开,左右擦拭头皮,稍用手按摩一下头部后,再以梳子将脏物刷落,如此将会感到较清爽,此法可于饭前天天擦拭,或用软梳梳理头发,让头部气血畅通,保持脑部清新。

4.两周内尽量不要洗澡为了避免受凉,产后两周尽量不要洗澡,但应该用正确的方法擦澡。

可以将茶水(即将茶叶滤掉的茶水)放入适量的盐与药用酒精混合后,来清洗阴部及肛门,有收敛的作用。

第三周起可淋浴,满月后方可泡澡。

5.不可吹风,不论是热风或冷风产后全身的毛细孔,包括头皮的毛细孔都是张开的,此时一吹到风,不论是热风或冷风,毛细孔就会立刻收缩,很容易造成筋骨酸痛、头痛、头风,甚至感冒。

6.室温维持在25—28摄氏度产妇要有舒适的环境,夏天太过炎热需开空调,让室温维持在2528摄氏度之间,但却要注意不可以吹到风,而且产妇要穿长裤、长袖衣,并且穿袜子。

7.不可抱小孩产后全身的机能均在迅速的恢复中,所以不可提重物、不可抱小孩,否则极易产生内脏下垂的体型。

况且,新生的婴儿,骨骼、内脏均尚未发育完全,最还是尽量让他睡觉,常抱他只会他造成不良影响。

8.侧躺喂奶至于喂母奶时,也要侧躺在床上,将婴儿放于身侧让他吸,产妇可以斜靠,并在婴儿及产妇的背面各放一个大枕头支撑,但要注意不要堵住婴儿的鼻子,以免窒息。

9.关于母奶每一个女人于生产完后,一定都会泌母奶,最在产后的6个月中都能充授乳,这是最顺乎自然的育儿原则,不但能保护母亲,而且可减少日后发生乳癌的机会。

如果奶水清淡或不足,可从产后第三周起补充花生猪脚。

10.不可替小孩洗澡前面强调月子期间不可抱小孩,相同的道理当然更不可以弯着腰来替小宝贝洗澡,如果无法做到,那么产后腰酸背痛及手脚酸麻的现象必定会随之而来。

11.不可流泪女性的老化从眼睛开始,所以产后眼部的保养是非常重要的。

产妇如果哭泣的话,眼睛会提早老化,有时会演变为眼睛酸痛、青光眼或白内障的起因。

12.少看电视及书报杂志产妇应尽量少看电视及书报,如果一定要看,则每十五钟须让眼睛休息十钟。

最能多听听轻柔的音乐,一方面让眼睛充的休息,一方面可调整情绪,消除神经紧张。

信息参考八百方健康资讯(800pharm)分娩后的6―8周,医学上称为“产褥期”,民间叫“坐月子”,这段时间是产后恢复健康的关键时期,产妇应特别注意以下保健;(一)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分娩时产妇体力消耗很大,不时地看护婴儿更易疲劳,若不注意休息睡眠,易加快衰老,不仅肌肉松弛,还能出现黑眼圈,所以产后头两天要注意休息不能累,3―4天后也只能在室内做些短时间的轻微活动。

会阴破裂严重的,至少要卧床休息一星期。

过早地参加较重劳动,易出现子宫脱垂,应特别注意。

(二)要注意卧床姿势。

产后子宫内的血液、脱落的组织及黏液混在一起经阴道流出称为恶露,产后3―7天最多,若总是仰卧,不但易出现子宫后倒,引发腰痛白带增多,恶露也不易排出。

因此睡姿应取侧卧位和俯卧位。

(三)居室要通风,产妇要讲清洁。

受旧风俗影响,至今我国还有些地区有人主张,把产妇居室关得严严的,对“风”惧怕3分,不让一丝一缕新鲜空气进入室内,产妇在这种空气污浊的室内数十天会严重影响健康,在夏天更易生痱子、中暑。

还有人主张不让产妇刷牙、洗头、洗脚、用水擦身,怕引出“月子病”,这对产妇更是不利。

科学的做法是,产妇应勤换内衣内裤和床单,大小便后特别是哺乳前更应注意洗手。

要注意对会阴的护养,每天都应用温开水或1:5000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或1:2000的新吉灭尔清洗会阴等处。

会阴有伤口时,可用70%的酒精纱布外敷伤口,每天1―2次。

没有酒精的,用60度的白酒也可以。

如有缝线时须于产后4―5天去医院拆线。

(四)要注意护发。

有关调查资料,产后脱发的发生率约为35%―45%。

怀孕期间由于偏食挑食、食欲不振,都易造成体内蛋白质、微量元素(特别是锌)和某些矿物质摄取不足;分娩后由于体内环境的改变,常会导致性激素失衡;生小孩时由于失血过多,也易造成营养不良。

这些都会使毛囊细胞发育不好、毛发易脱落。

所以产后应及时补充营养,多吃些补血食物如动物的血、红糖。

软体动物(如牡蛎)含锌最多应多吃点,更应多吃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勤洗头不仅能使头发清洁,还能增加毛囊的呼吸、促进头发新生,但是洗头发时,千万不可用碱性大的肥皂洗。

经常梳头(也可用十指经常揉搓头皮)能促进头皮血液循环,利于头发新生。

(五)要保护牙齿和眼睛。

据中国医学科学院等单位调查,我国孕妇几乎100%缺钙。

产后钙质更易大量丢失,易导致腰酸背痛关节痛,更易出现牙齿松动视力减弱。

所以产后及时补钙能减少这些症状出现。

经常吃些动物的肝、蜂蜜、胡萝卜,黄绿色蔬菜,更能使眼睛明亮,因为这些食物中都富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b2。

分娩后第一天的注意事项分娩后的产妇情况在刚分娩后的24小时,产妇的体温会略有升高,一般不超过38℃。

在这之后,产妇的体温大多会恢复到正常范围内。

由于子宫胎盘循环的停止和卧床休息,产妇脉搏略为缓慢,约每分钟60~70次;呼吸每分钟14~16次;血压平稳,变化不大,如果是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压明显下降。

分娩第一天,子宫底大约在平脐或脐下一指左右(子宫大约在产后10天降入骨盆腔内)。

刚分娩后,产妇会因为宫缩而引起下腹部阵发性疼痛,这叫做“产后宫缩痛”,一般在2~3天后会自然消失。

注意事项好好休息:分娩之后看到自己的宝宝,不少产妇都会心花怒放,感到非常满足,紧接着由于分娩的疲倦,会不知不觉地睡意袭来,这时,你可闭目养神或打个盹儿,不要睡着了,因为要给宝宝喂第一次奶,医护人员还要做产后处理,顺产的产妇还要吃点东西。

产后首先要注意预防产后出血,胎儿娩出后,在24小时内阴道出血量达到或超过500毫升,称为产后出血。

其原因与子宫收缩乏力,胎盘滞留或残留、产道损伤等有关。

一旦阴道有较多出血,应通知医生,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分娩后半小时就可以让婴儿吸吮乳头,这样可尽早建立催乳和排乳反射,促进乳汁分泌。

同时,还有利于子宫收缩。

哺乳时间以5-10分钟为宜。

产后第一天可以每1~3小时哺乳一次,哺乳的时间和频率与婴儿的需求以及产妇感到奶胀的情况有关。

产后第一天,产妇身体虚弱、伤口疼痛,可选用侧卧位喂奶。

每次哺乳后应将新生儿抱起轻拍几下,以防回奶。

自然分娩的产妇,在分娩后4小时即可排尿。

少数产妇排尿困难,发生尿潴留,其原因可能与膀胱长期受压及会阴部疼痛反射有关,应鼓励产妇尽量起床解小便,也可请医生针刺,或药物治疗,如仍不能排尿,应进行导尿。

产后最初几天,产妇几乎都有便秘的困扰。

这是由于肠道和腹部肌肉松弛的缘故。

所以,顺产的产妇从分娩当天就可多补充液体和吃些青菜水果来加以改善。

注意会阴部卫生,每日二次用1:5000的pp水溶液清洗,会阴垫应用无菌卫生巾并及时更换。

产后24小时内若感到会阴部,或肛门有下坠不适感、疼痛感,应请医生诊治,以防感染和血肿发生。

调理饮食,加强营养即使是平素健康的妇女在分娩后也消耗了大量精力和体力,应及时调理饮食,加强营养,原则是选择富有营养、易消化的食物。

一般产后第一天,要吃些稀的食物,以后便可吃普通饭,但要有丰富的营养,如肉、蛋、鱼和豆腐之类。

有汤水的东西,象鸡汤、排骨汤,对下奶是有效的;但说鸡汤比鸡肉还好,那就过分了。

还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不仅增加维生素的摄人,而且对防止便秘也有帮助。

总之要荤素搭配,开胃口,多样化。

贫血的产妇要多吃些猪肝、鸭血和菠菜。

抽筋和关节痛的产妇要继续服用钙片。

为了保证泌乳的需要,晚上也可以再加一次半流质或点心一类的夜宵。

对于生冷、辛辣食品应暂时放在禁忌之列。

适当运动自然分娩的产妇6~12个小时就能起床做轻微活动,第二天可以在室内走动,做适宜的产后保健操。

产后第一天的保健操可以包括以下几节:手指屈伸运动从大拇指开始,依次握起,再从小拇指依次展开。

两手展开、握起,展开,握起,反复进行。

深呼吸用鼻子缓缓地深吸一口气,再从口慢慢地吐出来。

转肩运动臂屈,手指触肩,肘部向外侧翻转。

返回后,再向相反方向转动。

背、腕伸展运动①两手在前,握住,向前水平伸展。

②手仍向前伸展,背部用力后拽。

两肘紧贴耳朵,两手掌压紧。

坚持5秒,放松。

③两手在前相握,手掌相外,同样向前伸展,握掌。

坚持5秒,放松。

脚部运动①脚掌相对,脚尖向内侧弯曲,再向外翻。

②两脚并拢,脚尖前伸。

紧绷大腿肌肉,向后弯脚踝。

呼吸2次后,撤回用在脚上的力。

③两脚并拢,右脚尖前伸,左脚踝后弯,左右交替。

颈部运动仰卧,两手放于脑后,肩着地,只是颈部向前弯曲。

复原,颈部向右转(肩着地) ,尤如向旁边看,然后向左转。

注意建立良好的环境从产房转至病房后,房间要注意卫生,室内温度适宜(一般控制在18~20℃),空气新鲜,通风良好。

即使在冬季也要有一定时间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但要注意避免直接吹风。

居室内要清洁舒适,在房间内不要吸烟。

由于刚分娩后的产妇需要静养以恢复体力,亲友最好不要在此时来探望。

有慢性病或感冒的亲友更是最好不要来探视产妇及新生儿,以免引起交叉感染。

注意个人卫生产后衣着应清洁、舒适,冷暖适宜,不能与气温相差太远。

夏季注意凉爽,冬季注意保暖。

过分“捂”的不良习俗是不科学的。

不分寒冬腊月,还是炎热的酷暑,捂得严严的,穿得厚厚的,只露出手和脸,这样使汗液不能蒸发,影响体内散热。

尤其在炎热的夏天,容易造成产后中暑。

产后一定要注意个人卫生,应该像平时一样刷牙、洗脸、洗脚、梳头,饭前便后洗手,喂奶前洗手。

产后第一天,产妇身体比较虚弱,不宜洗澡,可用温水擦浴。

产后减重黄金时期产后有没有及时减重,和以后体重的增加有绝大的关系。

产后6个月是体重控制的黄金时期,如果产后6个月内能够恢复到怀孕之前的体重,则8至10年后,体重平均增加2.4公斤;如果产后体重无法下降,则8至10年后,平均体重会增加8.3公斤。

产后有运动和哺喂母乳的妇女,体重也比较不会增加,如果能哺喂到3个月以上的时间,则减重的效果将会更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