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遇见更好的自己—重新养育自己的40堂必修课 大纲

遇见更好的自己—重新养育自己的40堂必修课 大纲

《遇见更好的自己—重新养育自己的40堂必修课》,这套课程将从自恋、自卑、自尊、自爱、自信五大模块,帮助你全方位地重新认识自己,养育自己。

并且,我们还给大家设置了奖励机制:你全部学完,并且考试合格,我们就全部退费!课程适合人群1、深处自卑,想要掌握自信秘笈的人;2、想要改善原生家庭深深烙印、重新掌控人生的人;3、想要认识自我、发现内在小孩、接纳自我的人;4、想要用心理学改变人生、改变命运的人;这40堂课,我们能给你什么1、青音姐998元直播课程将近20余万字精华的重塑;2、近300位学员的试验和意见反馈;3、智能化的私人管家,每天陪你学、陪你练;4、心理学前沿训练模式,反复练习,快速掌握;5、每日心情跟踪,作业反馈,帮助记录你的成长;课程详细了解可联系我,想要详细的课程笔记内容请+ V微 742699379(备注目的)导师介绍青音,影响数亿人的情感心理专家,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家庭治疗学派心理专家。

原央广金牌情感栏目主持人,两次获得中国最高奖项“金话筒奖主持人奖”。

曾创立了中国第一档情感心理脱口秀《听青音》,点击量达1.6亿,也是“绵羊热线”APP创始人、“心联网科技”创始人。

40节课都会覆盖哪些内容第一部分:接受自卑第1课:一个自卑的人是如何搞砸这一生的?(接纳才是变好的开始)第一部分,你将听到“自卑如何普遍地存在于每个人的天性之中”;自卑是人类的天性。

优秀的青音也会自卑,因为名字会自卑不接纳。

第二部分,你将听到“导致我们自卑的4个重要原因到底是什么?”;第三部分,你将听到“如何认识自信和自卑”;(常见的问题)别人夸你你就有自信了吗?勾引别人来夸奖?低自尊的人是不是很容易自卑呢?(瞧不起和自卑不是一个事)自卑的人不一定成为自我攻击,还能成为前进的动力。

(自卑有好处)作业:想想你那些自卑的事情。

第2课:父母给孩子造成心理伤害的16种方式(上)第一种心理伤害来自于父母不和。

第二种心理伤害来自于父母品行不够好,个人素质不够高。

第三种心理伤害来自于父母的不容辩驳。

第四种心理伤害来自于父母从来不陪孩子玩。

第五种心理伤害来自于父母有极其不良的嗜好。

第3课:父母给孩子造成心理伤害的16种方式(下)第六种,父母特别爱包办一切。

第七种,父母总是用语言伤害孩子。

第八类,超现实、超理智型的父母。

第九种,不允许你有隐私的父母。

第十种,永远不信任我们的父母。

第4课:如何不受父母带来的自卑影响?第一部分,父母跟孩子的关系,就是父母跟他们自己关系的对外投射。

第二部分,给想要营造良好原生家庭氛围的父母们十个简单的忠告。

作业:思考自己身上的那些特质,父母有,与父母特质最像的部分?第5课:你知道自恋是自卑的幻象吗?第一部分,什么叫做自恋;第二部分,人怎么会产生自恋;写日记、写诗写词,由内而外看世界;第三部分,那些极度自恋的人,有什么特征;第6课:自恋的心理机制是如何形成的?(求赞心理)第一部分,过度自恋的4点危害;第二部分,为什么一个人越自恋就越自卑;自卑的本质是不允许自己不够好。

成为更好的自己的前提是先接纳不够好的自己,你允许自己不够好你才能更好,你总觉得自己不够好,又不接受自己不够好,那么你永远都不会好起来。

作业:生活中遇到过特别自恋的人吗?第二部分:识别自恋第7课:自恋形成的环境因素和个性因素有哪些?《自卑与超越》第一部分,造成我们自卑的4种个性因素;第二部分,造成我们自卑的6个环境原因;第三部分,如何改变这些让我们自卑的外在因素;以上的10点都是外在的因素、并且是我们不能改变的。

改变不了它还在打架内耗;别总是妄想去改变无法改变的东西。

我们能改变的是什么呢?通过努力勤奋工作让自己变得有钱,我们智力不高就取长补短,发现自己擅长的地方去努力坚持;相貌天生的,我们可以后天注意护肤彩妆,搭配,找到适合自己的风格,让自己越变越得体;通过学习让自己变得自信,相由心生;第8课:“暗恋”的别名叫“自恋”?(世间3大误解、手机响了-我变瘦了-他也一定喜欢我)第一部分,暗恋的感觉,你体验过吗;暗恋的心里动态,第二部分,暗恋的5个典型表现;第三部分,暗恋的7个心理真相;第9课:如何跟讨人厌的“暗恋”说再见?(赶走自卑,迎来自信)第一部分,为什么暗恋不是爱;恋爱:承诺、激情、亲密缺一都不是恋情第二部分,暗恋的人图什么;社会交换理论,互惠互利。

暗恋的人得到两点,①全能自恋感,能掌控对方,节奏完全掌控,一切尽在②完全的十足的安全感,能随时毫发无伤的全然退出,没有人受伤,这是小孩子的做法,成年的世界是,很多的不可控,我们处在安全感和不安全中回环往复第三部分,如何走出暗恋;第10课:有个心理黑洞名叫“拖延症”第一部分,拖延症是心理疾病吗;第二部分,导致拖延症的10个心里原因都是什么;作业:你有拖延症吗?上面的10个原因你中了几条呢?第11课:根治拖延症的6个方法论第一,最有效果的是要找到自己真心想做的事情;去做,去爱去体验,行动啊第二,学会将目标分解,不断通过取得小的进步来增加自信;一步一步挽救拖延症第三,练习从每件事情当中寻找积极意义;对待工作要认真,找到做事情的意义第四,要把任务游戏化;达成小目标后即可奖励自己,一个人要学会和自己做朋友,奖励自己第五,寻求同伴,同伴间的支持和鼓励,结伴同行;第六,长期的拖延是与抑郁症有关,注意力缺陷,冥想,一切的方法都不重要,关键是自己的决心,自己的意志力,是不是真的想改变,是否真的下定决心了,说到和做到的距离。

第三部分;重塑自尊第12课:“受害者情结”诊断大全(表现)第一,具有受害者情结的人在人际关系当中对关系是没有贡献的;第二,具有受害者情结的人,一般情况下不会表现出自己的主张;第三,具有受害者情结的人,他们所建立的人际关系都是对立模式;心理很空,心穷,心理没有爱和被爱第四,主要情绪是委屈悲伤愤怒,不公平,每天心理就是这些负能量,没有人愿意靠近,心理清楚①潜意识没有人喜欢靠近自己,②自己负能量多,别人发现就会离开自己;心理没有多少正能量分给他人第五,在所有的矛盾中,都觉得自己是受害者,2种表现,①一切都是别人的错②一切都是我的错,出现什么问题都是归因自己的原因,懦弱者的借口。

第六,不相信美好,总是选择靠近负面信息。

美好的东西相信才能得到第七,觉得自己很多余,或者很没有意思,没有什么生命价值感,别人无法捞起来第八,总觉得空虚寂寞孤独,而且还没有解,一边抱怨,一边呆着里边第九,总是对自己,对关系,对别人失望,经常表达对别人的失望,用失望控制你。

情感吸血鬼,失望焦虑难过都是你给的,第十,我的生命,你要负责,我的生命,别人都需要负责,我自己不负责,例如婚姻中的托付心态。

作业:你或者你身边有没有人有受害者情节呢?第13课:如何为自己负责,远离“受害者情绪”?第一,父母的爱没有给够,当年的创伤性感受始终没有愈合;怨天尤人,内心的解释体制不同,永远都在抱怨,思维不同,造成心态不同,心态不同就有不同的结果,要建立自己的新的解释体制,原始家庭只是有限责任公司,成长的责任在自己的身上。

第二,不会练习忍受焦虑和不安,不能承受痛苦;当感受到痛苦就要丢出去,要把痛苦说出去,投射出去,不愿意承担,第三,被身边的人传染了“受害者情结”;永远在抱怨,你就得受着,然后就慢慢学会了。

你就开始抱怨,推卸责任,第四,在行为模式中,有邀请别人来伤害自己的行为逻辑,渣男磁铁,拼命付出,做出无数的改变,农村长大,自我的价值感很低。

第五,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问题,不管什么情结,三观要足够正才能救自己、懂得感恩才使人高贵。

作业:回忆一下,在生活当中,那些本来该自己负责的事情,推给了别人?第14课:如何识别出父母的“控制欲”?(控制欲强的人特别可怜)第一部分,控制欲的基本知识点;控制欲是心理学术语,对于某一事物的绝对控制的欲望。

内心有不安全感的人,控制欲强是内心恐惧的表现,小婴儿用哭控制养育者,长大后,哭就变化成千姿百变的形式来转变控制形式,控制欲的种种表现。

(强势+弱势控制)第二部分,父母们强势控制的具体表现;(你的人生归我管)父母看孩子的日记本,不许乱交朋友,穿衣戴帽也归我管,找什么工作,结婚也要管,控制不了你了转为控制你的孩子,父母为啥要这样么就是想控制孩子,打着爱你的借口,控制你的人生。

第三部分,识别父母的弱势控制;(不管你生在什么家庭,你就得靠个人奋斗,只要你够努力了就能过上好的生活,我的孩子配得上好的生活)作业:回忆下与父母的生活,父母有对你进行过强势或弱势控制吗?第15课:亲密关系里的“控制”和“反控制”第一部分,亲密关系里的控制欲;强势控制和弱势控制,第二部分,朋友关系里的控制欲;要求和你交换秘密,不断给你说要交换秘密。

要求你做为朋友要绝对忠心,要专一以回报为目的的付出,环境控制强迫症。

第三部分,生活当中其他容易碰到的有控制欲的场景;第16课:离“控制欲”越远,离爱和自尊感越近,如何摆脱控制欲;第一部分,控制欲强的五个心理原因;第二部分,过度的控制欲是“畸形的爱”;控制欲是想被爱,动作变型,控制和爱是对立的,被控制者体会不到控制者的爱,是想从对方那里得到爱,紧张、恐惧、逃离;有安全感的放松的第三部分,克服控制欲的八个方法;第17课:讨好型人格”的表现和心理机制第一部分,讨好型人格的7种表现;第二部分,讨好型人格的4种内在心理机制;作业:结合本节课,是否分析讨好型人格第18课:“讨好型人格”的形成原因和改变方法第一部分,讨好型人格的形成原因;别人是怎么对你是你教会的,你怎么对你自己,别人就怎么对你。

第二部分,如何改变讨好型人格?教你5种方法;作业:重新描述自己,定义自己,给自己画个像,有有点和缺点。

第19课:“自尊”与“自尊心”的异同(健康的自尊,过强的自尊)自尊不等于自尊心,第一部分,关于自尊和自尊心的正确认知;自尊就是自我价值感,收到社会比较,他人评价、第二部分,自尊心特别强的人有哪些表现?第三部分,自尊心太强所带来的危害;一个人越有自尊感越没有需要去努力维护的自尊心一个人越低自尊就越高自尊心自尊心越强的人周围的人越喜欢打击他的自尊心。

第20课:一个人的自尊从何而来?第一部分,人类的自尊来源于自尊的需要;第二部分,社会支持系统,也就是归属感;第三部分,来源于人的羞耻感。

第四部分,来自于同伴接纳。

第21课:如何成为一个“高自尊”的人?第一部分,高自尊的3个具体表现;作业:写下你曾经没有自尊的事情,第四部分:迎接自爱第22课:负能量也是能量,自卑被忽视的12个好处!第一部分,负能量也是有用的;学会控制负能量的杀伤力,将负能量转换为正能量,学会寻找负能量中的正能量正面意义第二部分,自卑的12个好处;第23课: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爱自己第一层次是生理需求;第二层次是安全需求;第三层次是爱和归属感的需求;第四层,被尊重的需求第五层,自我实现的需求第24课:不可不知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4个局限性第一个局限:他把需求分成从低到高的五个层次,但其实人的需求是没有高低之分的;第二个局限:他提出“必须满足了底层需求才有高层需求”,但其实是同时存在的;第三个局限:自我超越的需求不应该和自我实现合并,应该单一做划分;第四个局限:人的人格特质和心理健康状况决定了人对于每个需求的需要程度是完全不一样的;第25课:重新养育自己从读懂和尊重需求开始!第一部分,读懂心理需求的5个问题;第二部分,尊重需求训练的4个关键;第三部分,成为人际交往高手的2个绝招;一、生活中没有可耻的需求只要过分压抑心理需求而产生的可耻的行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