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如何快速读懂古诗词》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如何快速读懂古诗词》
2、 注意诗句间的跳跃性 诗的语言和一般文章的语言不同。这“不
同”之中的重要一点就是“跳跃”:或者突兀 而起,或者省却联络,甚至写问答而有答无问, 记事情而藏头露尾。不把“跳跃”之处连贯起 来,达到“通解”,也就无法进入鉴赏的阶段。
阅读《孤雁》,看看本诗表达了哪几 种思想感情?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秦汉时的明月和关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把一个完整的内容拆成两部分,并列
着去说,这就是互文。理解时,要把它们 合成一个整体去理解。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
这些诗句全是名词的连缀(意象的直接 组合)。“象”的方面看着好像是孤立的, “意”的方面却有一种内在的深沉的联系,似 离实合,似断实连,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 和再创造的可能。
诗歌鉴赏
——快速读懂古诗词的策略
引语:
读诗如读人。读一首不曾谋面的诗歌, 就如同见一个陌生人,读诗的过程,完全 可以看成是你对一个陌生人认识的过程, 想一想,如何做才能又快又准确地了解他 呢? …………………
【温故知新】
1、“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按正常语序应是
2、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按正常语序应是
…………
【课堂小结】
如何快速读懂古诗词
明“三性”解“三层” 置身诗境“猜”感情
【特别提醒】
要真正读懂诗歌,方法不是根本,多读多悟才 是关键。
读懂是一项综合性的智力活动,要先学会分 步分层阅读,再上升到综合阅读。
诗歌鉴赏题,不要忙于答题,要有意识地把 读懂诗歌放在首位。
谢谢合作! 谢谢指导!
近试上张水部 朱庆馀 言——象——意
【方法归纳】
1、 注意诗歌语言的变形性(倒装、省略、互文、意
象直接组合等) 古诗词由于字数、平仄、押韵等的要求和限制,
写作时,有时不得不使用倒装、省略、互文意象组合 等。
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本诗共有几问几答?试写出问答内容
总共三问三答
问:师往何处去? 答:吾师采药去。 问:采药在何处? 答:只在此山中。 问:山前抑山后? 答:云深不知处。
(2011浙江卷) 蝶恋花•出塞 [清]纳兰性德
今古河山无定拒,画角声中,牧马频来 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 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描写塞北边地风物,引发对沧桑兴亡 的深重悲悯和对卷入其中的女子的深情 怜惜。
言——象——意
诗人以孤雁比喻自己,表达了对 漂泊生涯的苍凉感慨;对亲人的思念; 对青云之志的追求。
3、注意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10
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①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②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注] ①鉴,镜子; ②渠,代词,它,指方塘.
言——象——意
角度
读书使人获得新知。 读书使人心灵澄澈。 读书使人思想活跃。 读书使人胸襟广阔。 读书使人精神明亮。 读书使人心灵丰富。 读书使人积淀厚重。 读书使人下笔有神。
昨夜洞房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注】张水部:即诗人张藉,曾任水部员外郎。
【简析】这是一首请张籍指教的诗。意即临近 考试了,我的作品会符合考官的心意吗?相传 张籍读后大为赞赏,并有诗回赠。朱因而得名。 如果没有这个题和这个注释,我们只能将它当 作一首爱情诗来欣赏。
练习:找出这首词运用的典型意象。
3、“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按正常语序应是
3
解读诗句 “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 仲谋处。”
(面对着)千古江山,(现在我)找 不到英雄孙仲谋(当年曾住的)地方。
解读诗句的时候,若按正常语序及句式理 解不通,就要考虑有无倒装和省略等现象 。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互文
主人和客人都下了马,一块上到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