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管理关键点分析
摘要:工程项目管理是改革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保证工程质量、提高投资效益、规范建设市场和全面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如今,施工项目管理已逐渐发展成为现代化的管理学科,它正朝着管理方法和手段科学化,项目管理社会化、标准化、规范化以及国际化方向发展。
本文对工程项目管理的关键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关键点
一、工程项目管理特点
1、工程项目复杂,管理过程更复杂,建筑工程项目一般造价较高,建设过程复杂程度较高,参与建设人数众多,所跨越时间较长,最终利益分配相关单位较多。
另外,工程项目对环境影响及依赖性相对较大。
因此,工程项目复杂程度相对较高,就要求有相应复杂管理过程。
2、工程项目管理过程变数较多,管理者必须把握细节。
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经常存在着非常大的不确定性因素,项目管理较复杂,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包括建筑材料价格波动、政府规范和法规变化、复杂的社会关系、天气、气候变化等工程外部环境变化。
工程建设项目不断地调整工程建设进度,这也直接增加了工程项目的不确定性,这便需要在管理中将明细等细节处加以切实把握。
3、现代化科学管理是工程管理发展必然要求,我国工程项目管理正在逐渐向现代集约型项目管理方式转变。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往往都是有多年工程项目管理经验人员承担,但是工程管理理念、方式方法都是在变化的。
因此,这些管理人员也要不断学习掌握国内外先进的现代化管理经验,否则与国外差距日趋明显。
4、必须明确项目建设总目标,每项建筑工程项目都有着明确的建筑工程目标。
多数施工管理都采用目标管理方式,在我国已实施很多年项目化管理,这个过程中积累了不少项目管理的经验。
因此,只要有明确的建筑目标,在管理方式上可以采用目标管理,最终通过目标管理与控制,就可以很容易完成建筑项目。
目前,我国在工程项目管理多采用目标式承包责任的管理措施来进行工程项目管理。
二、工程项目管理关键点
1、施工项目的组织机构管理
施工项目组织机构管理与企业组织机构管理是局部与整体关系。
组织机构设置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充分发挥项目管理功能,提高项目整体管理水平,以达到项目管理的最终目标。
因此企业在推行项目管理中合理设置项目管理组织机构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高效的组织体系和组织机构的建立是施工项目管理成功的
组织保证。
首先要做好组织准备,建立一个能完成管理队伍,令项目经理指挥灵便、运转自如、工作高效的组织机构——项目经理部。
其目的就是为了提供进行施工项目管理的组织保证,一个好的组织机构,可以有效地完成施工项目管理目标,有效地应付各种环境的变化,形成组织力,使组织系统正常运转,产生集体思想和集体意识,完成项目部管理任务。
组织系统能否正常运转,首先要看项目部领导核心——项目经理。
选择什么人担任项目经理,看施工项目的需要,不同的项目需要不同素质的人才。
项目经理应具备一定的基本素质:领导才能、政治素质、理论知识水平、实践经验、时间观念。
2、工程项目的整体管理
为保证工程项目各项工作、各工序及项目各要素能够相互协调,保证所需的各个施工过程能够统一管理,项目要统一编制项目计划,编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包括各种施工方案,质量计划、环境管理方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等一系列文件,通过以上文件的实施运行,控制整个项目计划的实施。
3、进度控制
(1)编制可行的施工进度计划
施工总进度计划及各阶段的进度计划是进行进度控制的基础依据。
总目标的实现与否,实际就是施工过程能否实现进度计划,因此进度计划必须具有可行性、适宜性,这就需要项目部根据工程规模、定额工期等实际情况进行编制和审核。
编制或审核进度计划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①工程计划总目标、分目标是否满足合同要求。
②分项项目是否存在遗漏现象。
③安排是否符合施工顺序要求。
④材料、劳力、机械、配件、设备等供应计划是否满足工程阶段的需要。
⑤各专业之间的协调衔接。
⑥业主资金供应情况等。
在工程建设施工阶段,项目部需要根据项目总目标的要求,结合项目实际来指导项目的实施,通过进度计划分析对各个工序从时间、空间、资源、强度上进行协调和平衡,优化进度计划,进而建立目标计划。
(2)施工进度计划的落实
项目施工过程中,项目管理人员应定期、经常地对施工进度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特别是对网络计划关键线路更要严格地控制,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方案,以保证总工期的实现。
通过检查和分析,如果发现原有的进度计划不能适应实际情况时,就必须对原有计划进度进行调整,主要方法有两种:一是通过压缩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来缩短工期。
二是通过组织搭接作业或平行作业来缩短工期,根据工程情况,以上两种方法也可以在同一施工段进行调整。
4、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
施工企业对项目实行的是工程项目制造成本管理的控制,这就要求项目经理
对工程施工的每个要素环节都进行成本支出控制,为了确保完成项目的总费用不超过公司制定的制造成本控制预算。
所以项目要编制资源采购计划,进行成本估算,形成成本预算,按分项、分部工程控制成本支出。
制造成本控制主要控制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和项目管理费四项费用。
5、质量控制
工程项目质量目标不同工程质量要求也不尽相同,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不同阶段,有着不相同质量控制要求。
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质量直接影响着工程项目决策质量和设计质量,项目决策是影响项目质量最为关键阶段。
在项目决策时,必须充分考虑工程项目质量、费用、进度和安全之间对立统一关系,制定相应的工程质量目标。
在决策阶段,必须严格进行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
没有高质量计划,就没有高质量项目,计划阶段质量控制主要方法是方案优选和价值工程,工程设计质量是工程项目决定性环节。
只有做好工程项目设计,设计有足够深度、质量高,才能得到高质量的建筑产品。
6、风险管理
工程项目可能遇到各种不确定因素,要将这些不确定因素的有利方面,尽量扩大并加以利用,将不利方面带来的后果降低到最低程度,项目要采取一系列的风险措施,不论是工程进度方面,成本控制方面,工程质量方面等都要采取措施,以弥补损失,扩大目标成果。
7、施工项目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的管理
坚持安全管理原则。
即坚持安全与生产同步,管生产必须抓安全,安全熔于生产之中,并对生产发挥促进与保证作用。
安全工作不是少数人和安全机构的事,而是一切与生产有关的人的共同事情,缺乏全员的参与,安全管理不会有生机,效果也不会明显。
生产组织者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固然重要,全员性参与安全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
因此,生产活动中对安全工作必须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动态管理。
坚持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
分析事故的成因,人、物和环境因素的作用是事故的根本原因,从对人和物的管理方面,去分析事故,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都是酿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制定安全管理措施。
加强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制定确实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十分重要。
它是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对生产各因素状态的约束和控制,根据施工生产特点,安全管理也具有明显的行业特色。
要落实安全责任,实施责任管理,加强安全教育,例行安全检查。
结束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的建设制度基本得到完善,进而对工程项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对工程项目进行管理。
对工程项目,通过采用先进的项目管理体系进行组织和管理,进而实现优质高效的工程项目,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做大做强。
参考文献
[1]成虎.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企业出版社,2006.
[2]刘君,卢飞.我国工程项目管理发展趋势浅析[J].技术与市场,20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