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母亲的文章1500字

关于母亲的文章1500字

关于母亲的文章1500字----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您借鉴参考阅读和下载,侵删。

您的努力学习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关于母亲的文章1500字:母亲节,献给我的母亲母亲节,献给我的母亲今天没有太多的活,闲下来的时候,就想起了母亲,对于母亲,我的情感一直很复杂,我深爱我的母亲,但是,在深爱母亲的背后,我对她也有一丝丝的埋怨,一丝丝的委屈。

所以,一直想写出这份感觉。

今天忙里偷闲,我就写写吧。

忆当初,母亲因农忙不过来,逼我利用中午课间时间放牛或上山挑柴火回家,傍晚放学回家就逼我捆烟叶,捆到我拽稻草的手,皮都没有了,透着血丝,碰到就疼,有一次因同学邀约,中午我就逃了,晚上回来就遭到母亲的一顿毒打。

那时候我读三、四年级,应该是十一、二岁,对母亲,我心理充满害怕,也充满了叛逆。

于是每一次母亲让我干活,我首先说的一句就是“懒得干”,虽然没有一次拒绝成功,但是从来没有放弃用顶嘴赖反抗她。

我的内心拥有如此多的不满,但是在母亲的高压政策下,做到了乡亲们眼中的很“勤劳”的孩子,--一直不停的干着农活。

可是母亲对我太狠了,她打人很有一套。

比如:折一把针叶状的杉树枝,拉起我的裤管,一直抽,抽的我的腿鲜血淋漓的;或者把我夹在腋下,拉起我后背的衣服,夹起我的后背一块肉,然后就是180度的拧(你可以试着夹你自己一块大腿上的肉,拧个180度,你就知道到底有多疼)。

而母亲从来就没有对弟弟这样过。

当然我从来没有放弃对她表达我的不满,我的嘴除了吃饭,还有一个最大的用途就是反抗她。

其实现在想想也还是觉得委屈想要落泪,尽管内心深处任然深爱着母亲,但是还是觉得很委屈。

也就是在这样的氛围里,我一天天的长大,在这过程中,我也从未停止反抗我的母亲,母亲也从未停止过打我。

而与此同时,离开农活,离开母亲,离开农村的想法也萌芽了,并且茁壮成长!得申明下,虽然对母亲,我心中充满了不满,甚至还有点点埋怨,但是那时的我任然热爱母亲。

多少次我下午放学回家的时候,刚好碰见母亲才干活回家吃午饭,虽然母亲总是逼我干活,但是她比我辛苦100倍,而母亲却从来没有提到过辛苦、累这样的字眼,而且在我很累的时候,她总会炒点鸡蛋给我营养下,做客带回家的好吃的东西,她重来都留给我们吃,只有我们硬塞到她嘴里她才吃上一点。

我虽然不是老师眼中的优秀学生,但是成绩也一直是良、升学从来不是问题,直到高考失败。

现在我任然记忆忧心那天知道高考成绩时我内心的绝望,太绝望了,控制不住的哭了,剩余的一丝自尊告诉我不能再父母亲面前哭,可是控制不住,我哭出声来了,边哭边往后山上跑!当然被正在在楼上区分烤烟叶等级的母亲看见了。

当时的我从不会去想到母亲的心会怎么样。

我只知道我自己有多绝望。

多年以后,偶然和母亲聊天。

聊到那天的我哭着跑到后山的事,母亲说,当时她内心更加坚定了她的信念,无论如何都要供我上大学,不然我一辈子都只能重复她的命运,永远不停地辛苦的在地里劳作。

母亲时常和我说她少女时想上女子夜校的事,她说那时无论母亲怎么闹,外婆都不同意,因为外婆要母亲带弟弟妹妹,还要母亲帮家里面干活,而且外婆说读书没用,谁谁谁家的女儿也没有上学;外公也说女孩子读书没有用,即使有用,将来也是好了婆家的人。

但是母亲也从没有放弃过,直到后来,母亲保证她上学的话,每天还是照样挑一担柴火回家,外婆才勉强同意。

于是母亲上了半年的女子夜校,但是后来生产队不办女子夜校了,母亲的上学梦就彻底的终结了。

母亲总是拿自己和她的同年好姐妹--我的干妈作比较,因为干妈上了三年的夜校,所以干妈得到了在供销社做售货员的职位,后来干妈自己承包了供销社,做了老板,不但不需要像母亲一样辛苦,还赚到很多的钱。

母亲说这些的时候当着外婆、外公的面说,说过无数次。

不过现在母亲不说了,因为,终于有一天,外婆对母亲说,“我现在已经很自责了,如果你再在孩子们面前说,我就再也不到你家了,而且现在我不是一直在帮你扶你的女儿读书吗?”是的,我上大学的时候,每个学期离家的时候,外公都会给我100块钱作路费,而且过年都给我压岁钱,那数额比舅舅给的都多。

现在,我终于有一点点理解母亲了,有点理解母亲的行为,她用比别人十倍的辛劳,在贫瘠的土地上开始给我积缵学费;用她十倍的努力,帮助自己的女儿逃离辛苦的农村的劳动;盯着女儿尖酸刻薄为女儿的明天的幸福撑起一片天。

母亲!我爱你!深深的爱你!祝母亲母亲节快乐!关于母亲的文章1500字:关母亲的作文母亲节的一个电话实话实说,上大学之前,在世界隆重宏大的节日系列里,我是不知道还有了小小的母亲节的!在我的有限的人生记忆里,春节是最值得期盼的,因为那时父母不仅会给我买最漂亮的衣物、做最丰盛的年夜饭,还会毫不吝啬的给我五元、八元的压岁钱,让我高兴的几天睡不着觉。

其次是中秋节和端午节,那时,母亲会给我买月饼和包粽子吃,很香很香的那种,会让我从这年一直馋到另一年。

至于圣诞节、情人节、劳动节、青年节之类的节日,当了一辈子乡土农民的父母是不知道的,在他们眼里,庄稼丰收,牲畜兴旺便是最好的节日了。

上了小学,我知道有了儿童节,是属于孩子们的;上了中学,我知道有了青年节,是属于青年人的;以后我又知道属于劳动者的劳动节,属于教师们的教师节......等等,上了大学,我还知道这个世界上了竟然还有情人节、圣诞节这么浪漫的节日,女生节、光棍节这么有创意的属于学生的节日。

但是,我并不知道知道还有个母亲节!今年的“五一黄金周”过后,一位要好的同学我发了这样一条信息:风是爱的呼唤,雨是情的交融,最爱你的人最牵挂你的人永远是你的母亲!本月13号是母亲节,祝所有的母亲身体健康,节日快乐!别忘了在那天给母亲一个祝福,一个电话!看了我们猛然一惊:还有了母亲节!这让我想起了我的远在家中劳作的母亲,一丝愧疚油然而生,我对母亲的疏远太久了。

我要为母亲打个电话,真诚的祝福、问候一下!其实,自上大学以来,由于离家太远,我很少回家,一年也就那么一两次。

本来想写信回家的,但父母都是地地道道农民,斗大的字不认识一个,写了还要找人帮忙念,麻烦,我就懒得去写了。

有重要的事情,比如生活费不够了,我会及时打电话回家的,之后,父母就会及时地把钱寄过来,只不过汇款单上了会经常性*的出现本不该出现的“注意身体”之类的只言片语,我想那应该是母亲在邮局找人代写的。

这次母亲节,我决定给家里打个电话,问候我的母亲一下。

有关母亲节的作文1500字。

5月12号的中午,我给离家三里路的镇上一个小卖部打了个电话,让熟悉的赵阿姨给我母亲带个口信,让她明天早上八点的时候接电话。

我所在的村庄是个贫困乡,由于偏僻,我们村至今还没有装上电话,以前每次打电话回家都是让赵阿姨捎口信转达或者提前商量好时间让家里人按时过去接。

所以,我是不喜欢打电话回家的,确实不太方便,而且父母也经常对我说,电话费贵,没事不要总是打电话回家,多省点钱买点书和添件衣服......5月13号,母亲节到了。

因为是周末,睡得很沉,醒来的时候,发现窗外竟然下起了雨,而在昨天,还是阳光灿烂。

一看表,天啊!都八点半了!我的母亲没有接到我的电话,不知道回去了没。

我赶紧拨通了赵阿姨家的电话。

“赵阿姨,我妈来过了吗,回去了吗?”我赶紧问道。

“还在,你妈都等了好久了,快急坏了”赵阿姨说。

还好,母亲还在。

电话交给了母亲,我突然顿住了,不知说什么好了。

而那头的母亲却急不可耐的啰嗦起来:“娃,怎么了,发生什么事情了?你还好吧?”“我还好,妈,没有什么事,你和爸爸都好吧?”我赶紧回答。

“啊,那就好,昨天可让我和你爸担心,半夜还没有睡着,怕你出了啥事。

早上五点多,你爸就让起来赶紧做饭,不能误了时间......”我在这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其实我知道,最不放心的还是母亲,最早起来的还是母亲,只不过每次母亲都是打着父亲的名义,而父亲,也总是打着母亲的名义,这是他们一贯的伎俩!我早已经习惯了!关于母亲的文章1500字:母亲节傍晚,轻轻地打开卧室里的台灯,随意的翻开杂志,不经意间在杂志上瞥到一篇文章,使我慢慢地读了下去,细细的品味其中蕴含的精华:一个孩子在母亲节那天为妈妈买了一盆康乃馨,他看到一只胖乎乎的肉虫子,在花瓣上,正在吞吃花瓣。

便用小木棍挑起来,扔到了地上,并伸出一只脚要踩死它。

盆中的花儿见了,急忙喊道:别踩死它!孩子觉得惊奇,很不服气:我要把你送给我妈妈,它又要吃掉你的花瓣和叶子,你不赶走他,还护着它!花儿不愠不火:你知道蝴蝶是什么变成的吗?这个问题太简单了,连一年级小孩都知道,孩子胸有成竹的回答道:肉虫子啊!听了孩子的回答,花儿微微一笑,又问:那你知道蝴蝶老了之后又变成什么了吗?孩子噎住了,回答不上来。

花儿说:蝴蝶一生都在飞翔,看遍了世界。

当她走遍了世界之后,她也老了,飞不动了,便落在地上,变成一粒种子,长啊长,就长成了一朵花。

孩子听了花儿的话,便问道:那就是说,你是一只蝴蝶变的?花儿说:是的,那肉虫子就是我的孩子呀!孩子不高兴了,说:这样说来,这个孩子真不听话,还咬自己的妈妈。

它这样咬你,你自己不疼么?花儿摇摇头:孩子,谢谢你,我没事的。

我这是在哺育自己的孩子,看到它慢慢长大,将要结茧,变成蝴蝶,我自己心里高兴还来不及呢。

孩子想了想说:可是我要把你送给我的妈妈当作母亲节的礼物,这只肉虫子这样咬你,我还怎样送给我妈妈啊?花儿说:你的妈妈真的是好幸福啊,有你这样孝顺的孩子。

没关系,你就这样将我送给你的妈妈,我想你妈妈不但不会生气,还会很高兴呢。

这个故事虽然只是一篇短小的童话,但是,它带给我们的一些感动和所蕴涵的价值,是其他歌颂母亲的华丽词语远远所不能比拟的。

如果说上面的这个故事不足以表现什么,不能给人们一些启示和感悟,那么,这又是一个故事。

一个孩子,上学开始,每次考试,母亲都要守望在能正好能望见孩子考场的一个角落。

几乎每次考试,人们总是要看见这位母亲不论是炎热的夏日,还是寒冷的冬天,她都一直如雕像一般站在那里,等候孩子考完下考场归来。

孩子渐渐的长大了,要高考了,于是,母亲和从前考试一样,站在七月炙热的阳光下,翘首遥望着百米以外的考场,神色凝重。

虽然她脸上早已挂满了豆大的汗珠;虽然汗水早已将她的衣衫浸染得水洗一样;虽然她那花白的头发早已被汗水浸湿,零乱地贴在前额上。

但是她毫不动摇,就这样一直一动不动地盯着考场。

在树荫下摇着蒲扇,乘凉的人们都惊讶地望着这位母亲,有人看她一直站在炎炎的烈日下,就劝她到路边的树荫下休息一下,她固执地摇摇头,她神情肃然的脸上挤出个比初春的冰还薄的笑,小声地嗫嚅道:站在这个角度能清清楚楚地看见考场,看见孩子。

她几次回过头看看路边卖茶水的茶摊和清凉的树荫,又舔舔长时间干渴而干涩的嘴唇。

她多么想到茶摊旁买一杯清凉甘甜的茶水解解渴啊,但是想到还在考场里答题的儿子,她又回过头去,目不转睛地望着儿子的考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