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浅析
前言
学习了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一些基本知识,对其虽了解得不是很透彻,掌握的也不很全面。
但就我个人的认识,在这里有一些浅显建议和应对方法。
不过我们现在仍停留在理论和纸上谈兵的状态,真正的公务员制度在实际社会中是十分复杂实施起来又十分困难。
所以,论文有不到之处还请指正和包涵。
正文
我国公务员制度虽经过这么多年的运行,但仍然很不完善。
原有《条例》已不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政府行政环境变化的要求。
作为一个与时俱进的现代政府,应该积极顺应新形势,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要求,改进和完善现有公务员管理体制,保持公务员队伍的活力。
(这些问题既有制度本身的问题,也有一些是由于各种经济社会政治条件的制约使制度在运做中出现变形、不到位等问题。
)
(1)现行公务员范围界定和划分
根据目前的规定,只有“各级国家行政机关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才是国家公务员。
这就是说,其他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等组织的工作人员有不同于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本质特征,应该分别建立不同的人事管理制度。
但是在现实中,这些组织“参照公务员制度执行”,这就使现行的公务员范围划分(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失去意义。
实际上,这些机关都是掌握国家公共权力、提供公共服务的组织。
就这一点来说,是相同的。
我们知道,在我国建立和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目的之一即是在人事管理中实行分类管理,改变过去"干部"概念过于笼统,管理方法单一、缺乏针对性的弊端。
分类应该根据其业务特点和性质进行。
应当适当扩大公务员范围,不仅把权力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行政人员纳入公务员范围,并且还应当包括各系统中的工勤人员。
"参照管理"作为权宜之计,不能长期实施,必须尽快予以分解。
该并入的要及时并轨,统一管理;该从参照管理系列中分离出来的,要及时分离,单独管理。
因此应该加快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加快社会团体"社会化"的进程,增强其用人的独立性、自主性。
(2)公务员人口问题
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考核内容过于抽象和划一,标准过于笼统。
各部门、各职位之间工作性质、工作特点差异大,部门之间、被考核者之间缺乏可比性,考核者往往无所适从2,等次少。
称职的大平台现象,混淆了公务员行为的差别,在一定程度上助长
了”干多干少一个样”的风气,加上标准的模糊,使优秀、不称职人员的确定较难。
从而在现实中出现了”优秀”者”轮流坐桩”,其余皆为”合格”的现象;
3,出现了领导不力、以群众测评为结果甚至以个人小结为结果的现象
4,考核方法较为单一,绝大多数采用的都是”写评语”的方法,这是一种定性的、主观性随意性较强的一种方法,很难保证考核的客观性。
结果:
这导致了公务员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其队伍的优秀性严重受到阻碍!
分析:
我国公务员系统有多个入口。
一是选任和委任,适用于各级政府组成人员;二是考任,适用于主任科员以下的非领导职务;三是调任,即党、政、立法、司法、群团、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国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一定的程序和办法相互交流,适用于领导职务中的非政府组成人员以及主任科员以上的非领导职务我认为,我国之所以作出这种制度规定与我国是以公有制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国家有关,公有单位多,”公家人”就多,而公务员的范围又较窄。
这种制度规定尽管考虑到了具体国情,但是也带来一定问题。
问题主要出在调任上。
针对这种情况,首先应该扩大考任比例,除了高级领导职务外都应该采用考试录用的办法;在此基础上可以对少数调任者采用科学、规范的考核程序以”准入”,并制定相关的法规,使”调任”这个”入口”有章可循。
(3)录用方面
问题:
1,考官队伍素质不高;
2,考试的方法仍主要依靠笔试和结构化面试,而对一些较先进的新技术方法如情景模拟、心理测验、投射法、评价中心技术等缺乏研究和应用,因而无法全方位地对考生进行准确考察;
3,笔试内容与方法不够科学。
(4)管理制度
我国现行的公务员制度在管理方面的具体操作中往往出现党政不分、以党代政,治人与治事相分离―――这是其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所在!
主要的原因是政治社会等消极因素的制约问题,有:
1,政府职能转变滞后,机构改革仍在进行之中。
2,缺乏良好的社会竞争氛围。
3,僵化的户籍制度、落后的社会保障体制成为推行公务员制度的拦路虎和绊脚石。
4,公务员制度的核心特征之一是"法治管理"和"功绩制原则",这就需要契约观念(平等、互利、尊重规则)、工具理性(对效率、效益的追求)等现代价值观念。
我国由于几前年传统文化的影响,在权力的运做过程中往往以传统道德、血缘关
系、有限范围内的"共同利益认同"为依据,以权力、权势、传统宗法道德和一定的个人喜好为依据,以联系、认同程度的深浅作为看待他人的标准,传承了传统社会的等级观念、身份观念和人治色彩。
这些前现代的文化特征使公务员制度科学价值的发挥受到极大的制约。
浅见:应在组织部门和人事部门之间就管理的对象作出科学明确的区分
(5)国家公务员培训
存在的问题:
1,培训教育机构不健全
a是公务员培训的综合管理机构不健全。
b是公务员培训的施教机构不健全。
2,(培训教育管理不规范
3,培训教育激励机制不健全
4,培训教育的内容不规范、针对性不足、实用性不强
问题的主要原因
1.思想认识不到位
a是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不到位。
b是培训对象的思想认识不到位。
2.培训经费相对不足
3,培训监督机制缺乏
分析
1,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教学观念,切实加强领导
a充分认识公务员培训的.b切实提高参加培训人员的思想认识。
社会在前进、在变化,政治体制在完善,公务员的工作岗位也会不断变化。
要适应新形势、新时代、新岗位的现实需要,我们必须要不断学习、不断参加培训,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知识水平,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才能适用不同的工作岗位,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
重要意义。
c进一步转变培训学习观念。
2,健全机构,加强管理
a健全管理机构和施教机构。
b加强教学管理。
培训工作是教与学的有机结合,两者缺一不可
c正确处理好工学矛盾。
缺一不可。
d健全监督体系。
e精选培训内容,增强培训的针对性。
国家公务员培训的内容主要有政治理论和思想教育、业务知识与能力教育、创新能力教育。
有效的监督,是完成各种任务保证
3,加大培训资金的投入,提高培训保障能力
3,健全培训激励机制
(6)公务员退休制度
内容:
公务员退休的待遇,是指公务员退休后依法应享受的权利,主要是指经济待遇,即退休者应享受的退休金和其他生活福利补贴。
退休金是公务员退休后享受的主要经济待遇。
我国公务员法第七十七条第一款规定:“国家建立公务员保险制度,保障公务员在退休、患病、工伤、生育、失业等情况下获得帮助和补偿。
”第七十九条规定:“公务员工资、福利、保险、退休金以及录用、培训、奖励、辞退等所需经费,应当列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
”根据我国公务员法的规定,公务员的退休待遇于公务员的福利保险权。
同时,公务员退休所需经费,由国家财政予以保障。
国家在制定财政预算时,应当将公务员的退休待遇所需经费列入其中。
机关对于公务员的退休待遇预算资金,应专款专用,不得挪用。
(怪不得有那么多人挤破了脑袋的想钻入公务员队伍里)
分析
1,在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实施过程中,公务员制度的法制化建设、公务员的范围(外延)、公务员的分类等几个问题,了实施过程中公务员制度不同程度地功能的失调、错位制度实践与制度设计原初目的相背离。
重新审视《公务员暂行条例》,探讨这几个问题,对公务员制度、加入*+,后公务员制度的创新,都必要和紧迫。
2,已有几十个公务员管理的法规、规章,但的条文多原则、多抽象,可操作性、适用性差,对公务员制度的实践无法的规范作用。
缺少比如公务员的聘任、调任、纪律、回避、退休、监督、责任追究等的单项法规。
公务员法规体系仍不系统、不完整。
法规之间不配套、不的,“打架”,合力。
我觉得应当将“公务员”的概念写进宪法中,明确公务员的概念,职能,责任,义务,以及退休等方面。
结束语
现下的公务员制度的不完美和缺憾是众所周知的,但就目前的我国现况而言,公务员制度的改革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好的,他需要各个方面的条件,它是一个很繁复的过程。
国家公务员制度结课论文
包装与印刷工程学院包装工程
09061223
冯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