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2《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教案教学准备教学目标1、了解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掌握宗教政策,弘扬科学精神教学重难点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及其相互关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宗教政策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同时,我国也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
面对复杂的民族和宗教问题,我国采取了什么样的治理方式和宗教政策呢?这一堂课,我们就来解决你心中的疑惑。
二、复习预习首先,我们一起来回顾上节课的主要内容: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是中国人民经历长期实践郑重做出的历史性选择。
2,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是由它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①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②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③党领导的核心:总揽全局,协调各方3,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科学执政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依法执政时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要通过依法执政体现出来,又要靠依法执政来保证实现,依法执政有利于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民主执政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依法执政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化法制化规范化。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坚持把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6,我国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长期共存”是中国共产党存在多久,民主党派就存在多久,多党合作制度要长期存在下去。
“互相监督”实质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要在平等的基础上互相监督,尤其强调参政党监督执政党。
“肝胆相照”“荣辱与共”,表明参政党要和执政党一道经受考验,共同承担国家和民族盛衰兴亡的责任。
7,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实现。
三、知识讲解考点1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1、处理民族关系,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2、三者之间的关系: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前提下,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3、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使每个中国公民的责任。
作为当代青年学生,要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付诸行动。
考点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1、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2、我国民族自治地区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
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在行使一般大方国家机关治权的同时,享有和行使自治权。
3、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彻国家法律、政策,自主地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利。
实际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立法自治权、变通执行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权、其他自治权。
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5、民族区域自治是以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的,是国家集中领导与民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使各族人民特别是少数民族人民把热爱本民族和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结合起来,更加自觉地担负起捍卫祖国统一、保卫边疆的光荣职责。
①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②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③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④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蓬勃发展。
考点3我国的宗教政策1、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2、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包括两方面:保护信仰宗教地自由;保护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是全面、完整的政策。
宗教信仰自由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我国尊重和保护人权的重要体现,侵犯这一权利,必须承担法律责任。
3、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保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的宗教活动,制止和打击利用宗教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
4、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我国政府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对我进行渗透,坚决打击宗教极端势力。
5、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既是社会主义对我国宗教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各宗教自身的要求。
要求他们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要求他们从事的宗教活动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最高利益与民族的集体利益支持他们努力对宗教教义做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支持他们与各民族人民一道反对一切利用宗教进行危害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利益的非法活动,为民族团结、社会发展和祖国统一多作贡献。
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是鼓励人们信仰宗教。
我们要遵循唯物辩证法,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
四、例题精析【例题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逐步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56个民族紧密团结在祖国大家庭内。
这一大好局面形成的原因主要有①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发挥了建设国家的积极性、创造性②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③我国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B【解析】解答本题可以直接运用排除法,“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是针对港澳台问题提出的,与题干构不成因果关系,排除含③的选项,故选B项。
【例题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立以来,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这一事实表明①积极发展是民族地区繁荣和稳定的关键②民族团结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③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显著优越性④民族团结是实现民族平等的政治基础A.②④B.①④C.①③D.②③【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需要学生准确把握题干主旨。
①④说法错误。
【例题3】“民族睦则社稷固。
”这句话主要强调A.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富强的基础B.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平等的物质保证C.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D.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治基础【答案】A【解析】“民族睦”指民族团结、关系和谐,“社稷固”指国家政权巩固、社会安定,因此这里强调民族团结对国家生活的重要性,A项符合题意。
B、C两项材料没有体现,D项观点错误,均应排除【例题4】“56个民族,56朵花。
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每年两会,身着绚丽多彩民族服装的少数民族代表、委员,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利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
【答案】(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共同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2)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有56个民族。
(3)我国已经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4)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解析】本题包含较多的政治生活信息,涉及人民的地位、我国的民族组成、民族关系、民族原则等知识,回答时,要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认真分析。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了解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以及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理解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一项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理解和把握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宗教政策,以及我国政府依法管理宗教问题的原则。
本章可分为3个框题一、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三、我国的宗教政策新课程学习7.1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新课标要求(一)知识目标1、识记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2、理解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及相互关系。
(二)能力目标1、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原则,坚持了从实际出发,适合我国国情。
让学生尝试用历史的、辨证的眼光观察、评价问题,提高学生的比较、鉴别能力。
2、引导学生利用已有历史、地理知识,深入学习本课。
培养学生善于将不同学科知识综合起来,不断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民族风俗习惯,与不同民族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的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及相互关系★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建议教学中通过联系有关历史地理知识和实例,让学生感悟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理解理解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及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我们经常从报刊、电视中看到一些国家和地区因民族问题引发的冲突,甚至战争,导致社会混乱、人民流离失所,不得安生。
这说明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对于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更应该重视民族问题。
(二)进行新课一、雪域高原的历史性跨越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74页材料,并思考所提问题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教师点评:新中国成立后,x藏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人民当家做了主人,在国家和各族人民的帮助下,x藏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这表明,我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伟大祖国的灿烂文明,维护了国家的独立和尊严,在正确的民族原则和民族政策指导下,逐步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二、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75页内容,思考我国的民族状况、民族关系是怎么样的?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任何国家都是由一定的民族组成的。
我国有56个民族,除汉族外,其他55个民族,由于人口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