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谈联想记忆法2.两点式记忆。
就是需要在两个事物之间建立一一对应关系,•使用时见此知彼、见彼知此。
例如英语单词和汉语词汇之间,•作品与作者之间,国家与首都之间,年代与历史事件之间,•某些事物与有关数据之间,都是如此。
3.多点式记忆。
需要记忆的知识要素超过两个,要在3个或更多的事物之间建立联系,比如记忆56个族,列举鲁迅的作品,记忆一个简答题的要点等等。
在记忆时,除了进行联想之外,还应辅之以这样一些技巧:循环记忆、尝试回忆、过度学习、卸磨杀驴、限定时间、结合理解。
另外,还应该注意确定切合现实的目标,不能指望什么都要一字不漏地原文背诵。
1.一点式记忆法对于这种要记住的陌生的知识点,我们要做的就是运用编的技巧给他一个形象,或者利用联想的方法与它的真实含义之间人为地创建一个联系。
举例如下:①人名。
张念宏:此人也许勤奋刻苦,"张"口"念"书念多了,磨破嘴皮子,流出了鲜"红"的血液。
马宝亮:此人家中养了一匹"马".牛有牛黄,马有马"宝".他太幸运了,一天发现马肚子闪起光"亮"来了,原来是里边长了马宝。
马宝形如元宝,金光四射,象心脏一样一鼓一鼓地跳动着。
克尔恺廓尔:他的儿子是只馋猫。
一次他带儿子来做"客",饭还没做好呢,他的"儿"子就掀"开锅"盖想先吞为快。
(谐音:客儿开锅儿)哈兹里特:此人胆怯面薄,怕见生人,因此总把自己装在"盒子里头".不知盒子庞然,还是此君玲珑。
请自己试试下面的几个人名:卡贝儿萨克雷比尔斯豪威尔达金宋永军杰罗文德施瓦布夏莉娜陈永平鲁小傅蒙复旦梁乙智王建辉文三妙欧阳超②地名。
平阳:此地有一只羊钻进瓶子喝水,头出不来了,只好天天带着瓶子,所以人们称此地为平阳,即"瓶羊"之意。
故事续集也许是:羊的主人为了把羊救出来想了许多办法,都不见效。
后来听从舅父的高见,先将羊头锯下,再把瓶子打碎,羊头终于从瓶子里出来了。
主喜,排筵欢庆。
酒过三巡,老舅泪如雨下,号啕如雷。
一问,他说:"唉!现在我活着,有了难题还可以帮你出出高招。
如果哪天惟腿一蹬去了,再有解不开的疙瘩,你们可咋办啊!我为你们担心啊!呜呜……"普鲁士:此地人人都是悲观厌世者,一生之中每人平均有864次试图自杀。
他们见面时的问候语不是"Hello",也不是"吃了吗",而是"不如死",所以人们才称此地为"不如死(普鲁士)".当你神游至此的时候,•看见路上躺着的人比竖着的人多一倍,•铁路上卧轨的人比坐车的人多八倍,•黑压压一片象赶会似的。
真是惨不忍睹。
请试试如下几个地名:琼崖昌平许昌敦煌省庄崤山亚述奥尔良西奈半岛史利夫兰择捉岛马其顿吉尔吉斯杜尚别黄前圣弗兰西斯科马尔代夫维多利亚北海道塞拉里昂③抽象概念。
艾宾浩斯曲线(是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发现的反映记忆过程中知识遗忘的时间规律的曲线图)。
想象:一只"耗子"钻进了冰窖,脑子一受冻("挨"了"冰")不灵了,忘了来时的路。
想了很长时间才想了起来。
赶紧往回跑,再迟一点就该冻死了。
记:挨冰耗子。
故事中反映出来的其他关键因素还有:•遗忘、时间。
巴特莱特实验(这个心理学实验旨在证明记住了的知识在保持的过程中会发生变形)。
想象:我把一个东西(知识点,想象成砖形,•红色。
)交给大脑保管,取回来时发现不是原来的样子了,原是砖形,现在成了球形。
我认为是大脑偷梁换柱掉了包,一生气,扒了他(大脑),•还把责任推卸给他(赖他)。
•这就是" 扒他赖他"事件的来龙去脉,其中反映实验本意的因素是:•大脑保存信息、变形。
请试试以下几个:WTO(世界贸易组织,即原来的关贸总协定。
)•绿色食品(无污染、符合一定环保指标的食品。
)卡密克尔实验(该实验证明人们对图形进行记忆时会受到图形名称的影响而对图形中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引起变形。
)一开始,我只是想要记住它有哪些主题而已,至于谁前谁后,不想多管。
,我可以采用这样几种方法来记:①口诀法。
就是从要点中取出关键字(有时可以不只一个),通过谐音变形、顺序调整,组成一段有形象、有意思的话。
•(这句话如果能用5个或7个字来表达则最为理想,因为这样符合中国人审美的节奏,象古诗一样琅琅上口,好读易记。
)然后将这句话中的形象与题干挂钩。
比如每个要点取出一个字,分别为:理、学、族、王、文、物、宇。
加以谐音变形分别转换为:鲤、雪、族、王、文、物、鱼。
顺序调整组合成:王族文物雪鲤鱼。
可作如下想:这本书所谓的"婆"不过是发现了一件旷世国宝--一件古代王公贵族(也许是秦始皇的三弟或者私生子什么的)的玉雕鲤鱼,因其晶莹剔透、洁白如雪而美其名曰"雪鲤鱼".请用此法记忆以下几条信息:昨天的电视新闻中提到的国内外要闻有:1.•朱继续在加拿大访问,2.•委员长在泰国受到国王普密蓬的热烈欢迎,3.•金门大桥建成,4.•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理论教育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5.•北约军队总司令克拉克访问马其顿、阿尔巴尼亚,•放风威胁南斯拉夫联盟。
本周所读小说有:•《雾都孤儿》、《教父》、《红字》、《蝴蝶梦》、《永别了,武器》。
我国着名的机电产品品牌有:海尔、海信、长虹、康佳、步步高、厦新、金正等等。
②故事法。
就是以要点关键字词作为基本情节要素,串成一个故事,各个要点的出场顺序可以随意调整以便于联想。
比如可以这样编造:某国"总统"的"生理"出了问题,成了"植物"人,几乎找遍了全"宇宙"的"科学家",从火星上的ABC到牛郎星上的法海博士,总也治不好。
走投无路,来到中国,求助于我们的"族"医学--中医,华佗教授请他的"文艺"节目,看了京剧,又听相声,不到一天,就缓过气来,也能动了,也能吃了,也能说了,也能笑了。
他醒后的第一句话大概是:"中华族的医学,大大的好!我们美利坚的,八格牙……"按照故事记忆的时候,引号中的词是知识要点,想象时要多盯上几眼。
请再用这一方法记忆上面三条信息。
千万注意:"讲"故事时,一定要想,想,想,宁可不用语言来表达,也不要看不到形象。
③居室法。
类似于前面提到的罗马居室法,不同之处在于这里不必给居室中的事物确定次序。
我的"居室"用的是我的老家的卧室,其中常用的"钩子"有:床、枕头、被子、书架、写字台、台灯、插座、方桌、方凳、衣橱、窗户、两个瓮(因为卧室也兼作粮仓)。
这些如果还不够用时,还可以临时调用房梁、老鼠洞进来凑数。
记忆时,就是进行一种类似于化学反应的联想:"题干" "钩子"→"要点".在这个例子中,题干就是这本书《婆趣事》,钩子就是居室中的事物。
比如,把"生理"这一要点挂在"床"这一钩子上,•就是进行这样的反应:《婆趣事》床→生理。
如何把这三者撮合起来完成反应?可作如下想:•我之所以躺在"床"上看书是因为"生理"方面出了故障,卧病在床。
其他六个反应可以分别这样完成:我在"灯"下苦读到天明,是为了实现做个"科学家"的野心。
读的就是这本书。
这本书的封面花花绿绿的,把它挂在"衣橱"中,远远看去,像是少数"族"的盛装一样,绚丽多彩。
这是我喜欢的一本书把它放在"书架"上,自然就成了书中的"国王和总统".把书放在"方桌"上面,•时间一久,"文"字就沾在桌面上了。
把书放在"瓮"里,很快就让"动物"吃得面目全非了。
睡前将书压在"枕头"下面,梦见书变成了飞毯带我飞向"宇宙"深处,途中见到许多UFO.当回忆这本书的内容时,•把它"放"在"床"上,想到卧床读书的原因,想到"生理";"放"到"枕"下,想到"宇宙";"放"到"桌"上,想到"文" 艺……熟悉了房间里的东西,也就熟悉了与之挂钩的内容。
也正因这样我们才说居室中的事物就象钩子一样,通过联想把知识要点挂在钩上,用到时就能手到擒来,•真如探囊取物一样。
请你把这种方法在前面几个题目上试试看④拟物法。
此法和居室法相似,不过这里是把题目和一个临时指定的事物挂钩,把要点与事物的零件挂钩。
这里是一事物上只挂一个题目,而居室法的居室则可以反复使用,可以挂上许多个题目。
这里只要在零件和要点之间建立联系即可,而在居室法中还要加上题目,每记一个要点,都要在三个点之间建立联系。
比如记这本书的要点,就可以把书和"书架"这一事物挂钩。
我的书架零件有:四只脚、一个抽屉、锁、玻璃、架上铺的报纸,架顶之上有个纸盒,旁边还运一根铁钉……有这七个,足矣。
现在开始往零件上挂要点:有"脚"是"动物"的特征,我的架子有脚,也可以行走,想取书时,叫一声:•"架子,来--"它就屁颠屁颠地跑过来•了;" 抽屉"里实际上是个秘密实验室,里面有250位"科学家"在研究夸子弹;上面加"锁"是因为有一批"•族"主义恐怖分子要来暗杀我的科学家,为了安全,•故而加锁;"报纸"上登的是克林顿"总统"绯闻,•上面还有情总统的大幅照片,•屈尊为我驮书,真难为他老人家!Sorry!上面的盒子,虽然不加锁,却装着机密"文"件;那根"铁钉"你可别小瞧它,那可是我的"宇宙"飞船,往上一骑,拿SQ一发射,•刹那间就可以遨游太空;"玻璃"用的不是普通原料,而是根据人的"生理"原理制成的智能材料,有感觉,有思维,•可以自动开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