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忠言”不“逆耳”——问题学生批评方式之我见
摘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理应以表扬、鼓励为主,但是
批评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重要教育手段,对于学生的过失错误,不能视而不见。
班主任要使批评达到良好的效果,就要注意批评方式,讲究批评艺术,否则,不
但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反而可能引起教师与学生之间产生隔阂。
关键词:问题学生;批评方式;方法探究
很多人都会认为被批评是一件非常丢脸的事,尤其是当众被批评更会让人难堪。
教师在批评学生时,如果没有遵循适度、适时与适当的原则,往往会出现相
反的效果。
尤其是对于问题学生而言,更会导致他们产生消极逆反情绪,给教师
的教学与管理工作带来更多消极的影响。
一、问题学生批评注意原则
(一)尽量不公开的原则
教师在对问题学生进行批评时,尽量要选择在其他教师或者是学生不在的场合,要考虑到学生的自尊心,避免其出现难堪的局面。
对于问题学生所犯的错误,要视错误的严重性来选择是否公开对其进行批评教育。
(二)公平原则
学生在犯了错误之后,教师可以让他们说明原因。
在对其进行批评时必须要
遵循公平的原则,将双方的责任划分清楚,不能出现偏袒一方的情况。
另外教师
在对问题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还需要深入到学生内容,去深入了解导致学生犯
错的具体原因,然后再采用适当地方式进行评判教育。
(三)尊重原则
尊重学生就要求教师做到对视不对人,从客观角度出发,避免出现被动的情况。
尊重学生其实就是指的尊重学生的自尊心。
因此小学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
一定的人格意识,因此他们自尊心较强,教师在对这一些问题学生进行批评时,
需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尽可能地不要去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不要让学生们站
在教师的对立面,从而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
二、教师批评艺术的重要性?
教师的主要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因此教师在开展日常教学工作时,不仅需要为学生们讲授理论知识,同时还应该教会学生们做人的道理,帮助学生
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这才是能够称得上是合格的人民教师。
在当前时
代发展的大趋势下,教师身上的责任更重,对于班级上存在的问题学生,一定要
采用诸多方法进行转化,从而使其能够实现健康的成长与发展。
?
教师在对问题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一定要采用科学有效的原则与方式,防
治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
比如说部分教师在对问题学生进行批评时,没有考虑到
他们的性格特点或者是家庭情况,批评的方式轻重不一,这对于问题学生的转化
是极为不利的,甚至还会导致他们产生逆反、抵触心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
也会变得越来越远。
因此对于教师而言,必须要注重批评方式的选择,采用有效
的方式对问题学生进行批评教育,使其能够从心底里认可教师的教育,最终实现
更好地进步与成长。
?
三、问题学生的批评方法
(一)尊重“问题学生”,让他们感受爱的温暖
每个班级中都会存在一小部分所谓的问题学生,这些学生身上虽然有一些缺点,但是同样也存在很多闪光点。
相较于普通的学生,他们更加渴望得到教师、
家长以及同学们的尊重与关怀。
因此问题学生在犯错或者是违反课堂纪律时,教
师首先要做到就是尊重他们,要以关心与理解的态度对他们进行引导,使得问题
学生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注,从而在课堂上营造出和谐而又温馨
的良好氛围,学生们也可以体会到教师与周边同学的爱。
他们也不会去制造“问题”。
可以说对问题学生的转化,能够促使整个班级实现更好地进步,因此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讲究批评的艺术技巧,使他们勇于承认并改正错误
教师在开展教学管理工作时,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每周小结,在题材、内容
以及字数上都不要做限制。
这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写作水平得以提升,同时教师也
可以在学生的随笔中及时发现学生们最近的思想动态。
学生们可以在随笔中将自
己的心里话、最近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以及班级中发生的一些事情向教师进行反应。
这也是教师开展问题学生批评教师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资料。
另外,教师还可以
加强观察,私下与问题学生进行谈心与交流。
借助谈心的形式对问题学生进行表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问题学生也可以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心与照顾,从而
在最短的实践内解决一些问题与矛盾。
可以说借助让学生们写周记的形式,可以
提升教师工作的主动性,从而更好地转化问题学生。
(三)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真正有效转化问题学生
问题学生转化最大的困难就是很容易出现反复的情况。
部分问题学生在教师
批评教育后承诺得很好,表现也很好,但是一旦教师不在等情况,就会“原形毕露”。
还有部分问题学生经过教师的批评教育之后,在一段时间内表现有所好转的,但是没有办法保持,经过一段时间后就会更加恶化。
因此教师在对问题学生进行
批评与转化时,必须要做好长期的工作准备,以耐心与爱心对其进行引导,从而
帮助他们实现真正的有效转化。
(四)采用适度的语言与时机
小学教师在对问题学生进行批评与教育时,还需要注意语言的使用,必须遵
循健康与文明的原则,这也就要求教师们在做到以情感人的基础上保证批评过程
具有针对性,不挖苦、不讽刺。
将自身的积极情感融入语言中,从而促使教师与
学生于心理层面上产生共鸣,进而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班主任教师对自身的关心与
爱护。
因此,面对学生错误,教师也应慎选批评时机,若时机过早则各方面条件
均不可能成熟,如此不仅无法达到批评教育的目的,且可能让局面陷入僵持;而
时机过晚则会因时过境迁而让批评失去原本的意义。
可见,唯有适当的时机方能
扣人心弦,并让批评的效果得以长时间保持。
四、教师对问题学生进行批评的注意事项?
(一)关注问题学生情绪变化?
教师在对问题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一定要及时关注学生们的心理承受情况,小学生们毕竟身心发展还不够成熟,因此一旦出现批评过多的情况很容易导致其
自信心被打击,进而出现一些意外的情况。
?
(二)关注改正错误的情况?
对于问题学生的批评,教师们需要明确认识到,仅凭一两次的教育是无法实
现顺利转化的,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心理状况以及改正情况进行及时的根据与观察,密切关注学生在受批评之后的表现情况。
对于没有改正到位的学生还应该继续加
强引导,对于学生细微的进步要第一时间给以表扬。
对于有着积极改正错误表现
的学生也应该当众进行夸张,进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推动其实现更好地转化。
?
(三)批评要适可而止?
对问题学生进行批评与教育虽然在大程度上可以帮助他们改正自己的错误,
但是也很容易导致学生出现自卑或者是抵触心理,学生逐渐失去学习的自信心,
这对其健康成长与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严重的话还会导致学生走向教师的对立面,不利于教师日常教学与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因此教师在对问题学生进行批评与
教育时需要注重对鼓励教育进行密切地结合,要把握好批评的度。
可以选择在对
学生进行批评后进行冷处理的方式,要求学生进行自我我反思;或者是经常性地
找学生谈心,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改变,逐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加
以改进。
?
五、结语
对于问题学生的批评与教育,可以是教师一个充满善意的微笑,也可以是教
师一道关切的目光,或者是教师提醒的话语等等。
只有采用切实可行的批评方式
才可以被学生所理解与接受。
教师在批评与教育问题学生时,需要走到他们的心
灵深处,使用恰当的语言与方式,来增强批评教育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
意义上达到忠言不再逆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杨国华.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批评性谈话技巧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8.
[2]古国滔.让忠言不再逆耳——浅谈班主任的批评艺术[J].中华少年,2016(1):236-237.
[3]何佳.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的批评艺术[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7(15):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