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淮河片水资源公报(2000年度)
淮河片水资源公报(2000年度)
淮河片各分区 2000 年供用水量见表 2,用水组成见图 9、图 10。
表2
2000 年淮河片供用水量
单位:亿 m3
流域分区
淮河流域 河南省 安徽省 江苏省 山东省 湖北省
山东半岛
淮河片水资源公报(* 水资源利用简析
* 水质概况
* 重要水事
综述
淮河片包括淮河流域和山东半岛,总面积约 33 万 km2。其中淮河流域面积约 27 万 km2,包括河南、安徽、江苏、山东、湖北五省 40 个地(市)172 个县(市)。在 水资源分析计算中,将淮河流域划分为王家坝以上、王蚌区间、蚌洪区间、淮河下游 区、南四湖区、沂沭河水系 6 个水资源二级区(见淮河片水资源分区图)。山东半岛 面积约 6 万 km2,包括山东省 9 个市 31 个县(市)。
图 5 地下水资源量年际变化
(四)水资源总量
水资源总量是指地表水资源量与地下水资源量之和扣除两者之间重复计算量。 淮河流域 2000 年地表水资源量 828.9 亿 m3,地下水资源量 458.3 亿 m3,两者之间重 复计算量 122.5 亿 m3,水资源总量为 1164.7 亿 m3。较上年增加 126.3%。
图 7 淮河流域供水比例 图 8 山东半岛供水比例
57.5%和 55%;其它水源供水量 1.88 亿 m3(其中污水处理回用量 1.84 亿 m3),只占 总供水量的 0.4%。在地表水源供水量中,蓄水工程供水量占 39%,引水工程供水量 占 35.2%,提水工程供水量占 25.8%。在地下水供水水源中, 浅层水占 79.4%,深层 水占 20.6%。
淮河流域 2000 年平均降水量 1029.6mm,比多年平均降水量多 16.7%,属偏丰 水年。但气候异常,春季及夏初少雨,严重干旱;而秋季降雨偏多,发生罕见秋汛;
夏季江苏淮北地区遭受了高强度特大暴雨袭击。山东半岛 2000 年平均降水量 538.9mm,比多年平均少 21.5%,属枯水年份。全片地表水资源量为 877.1 亿 m3,水 资源总量为 1233.4 亿 m3;入海入江总水量 597.85 亿 m3(其中入江水量 248.65 亿 m3, 入海水量 349.2 亿 m3)。2000 年末,全片大型水库(含湖泊)蓄水总量为 133.5 亿 m3,比上年末增加 49.35 亿 m3。
据山东半岛 14 座大型水库和 46 座中型水库统计分析,2000 年末蓄水总量比上年 末减少 22.9%。其中大型水库当年末蓄水总量为 7.46 亿 m3,比上年末减少 28.5%; 中型水库当年末蓄水总量比上年末减少 2.8%。
淮河片大中型水库(湖泊)2000 年蓄水变化见图 6。
(二)平原区地下水动态
降水深 538.9mm,
图 2 降水量年际变化 折合降水量为 336.7 亿 m3,较常年少 21.5%,较上一年减少 1.8%,属枯水年份。
淮 河 片 各 分 区 2000 年 降 水 量 与 1999 年 及 常 年 比 较 见 图 2,2000 年 降 水量等值线图见图 3。
(二)地表水资源量
山东半岛 2000 年浅层地下水漏斗面积 5244 km2,较上年增加 566 km2,增幅为
12%。山东半岛水资源贫乏,地下水多年不断超采,漏斗面积有继续扩大趋势。 返 回
三、供用水量
(一)供水量
供水量指各种水源工程为用户提供的包括输水损失在内的毛供水量,按地表水、 地下水源和其它水源(指污水处理回用和集雨工程供水量等)进行统计。
亿 m3,较上年增加 1.3 亿 m3。 返回
二、蓄水动态
(一)大中型水库(湖泊)蓄水动态
据淮河流 域 36 座大型水 库和 156 座中型 水库统计分析, 2000 年末蓄水 总量比上年末 增加 40.3%, 其中大型水库当年末蓄水总量为 55.41 亿 m3,比上年末增加 55.8%;中型水库当年末 蓄水总量比上年末增加 5.5%。洪泽湖当年末蓄水量为 54.08 亿 m3,比上年末增加 1.2 倍。骆马湖当年末蓄水量为 9.99 亿 m3,比上年末增加 50.9%。南四湖上级湖当年末 蓄水量为 3.63 亿 m3,比上年末减少 32.9%;下级湖当年末蓄水量为 2.93 亿 m3,比上 年末增加 1.7 倍。
(二)用水量
用水量按农田灌溉、林牧渔、国有及规模以上(指年销售收入 500 万元以上的 非国有工业企业)工业、规模以下工业、城镇生活、农村生活六类用户进行统计。农 田灌溉用水包括水田、水浇地、菜田用水;林牧渔用水包括林果、草场灌溉及鱼塘补 水;工业用水为取用的新水量,而不包括工业企业内的重复利用量;城镇生活用水包 括城市、县镇、乡镇的居民用水和公共用水;农村生活用水包括村民用水和牲畜用水。
少 11.1%。
图 4 地表水资源量年际变化
淮河片各分区 2000 年地表水资源量与 1999 年 及 常 年 比 较 见 图 4。
(三)地下水资源量
地下水资源量指源于当地降水入渗和地表水体补给的动态水量。山丘区地下水资 源量一般采用排泄量法计算,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采用补给量法计算。
根据汇总分析,淮河流域 2000 年平原区浅层地下水资源 382.2 亿 m3,山丘区 85.2 亿 m3,扣除平原与山区地下水重复计算量 9.1 亿 m3,淮河流域地下水资源量为 458.3
淮河流域 2000 年天然年径流深 310.8mm,年径流量 828.9 亿 m3,较常年多 39.1%,
较上一年增加 183.6%。淮河上游王家坝以上径流深 548.4mm 为最大、南四湖区 100.8mm 为最小,上游大于中下游、下游大于中游。由于今年汛期降水量集中和降雨 强度较大,山东省南四湖地区降水量虽比常年减少但地表水资源量较常年增加。 2000 年山东半岛天然径流深 77.2mm,年径流量 48.2 亿 m3,较常年少 52.7%,较上一年减
2745.8 992.8 711.7 681.1 342.2 18.0 336.7
地表水 资源量
828.85 298.92 212.83 224.57 85.84 6.70 48.21
地下水 资源量
458.29 172.83 124.83 100.64 58.99
1.00 40.47
重复 计算量
122.49 39.88 43.34 16.40 21.87 1.00 19.94
2000 年淮河片城镇废污水排放总量(不包括火电直流冷却水和矿坑排水)为 63.2 亿 t。对淮河流域 7924km 河长进行全年期水质评价结果,Ⅰ、Ⅱ、Ⅲ类水河长占 24.4%, 全年发生多起严重污染事故。山东半岛 1070km 河长全年期水质评价结果,受污染的
河长(水质劣于Ⅲ类水)占 88.5%,污染十分严重。 返回
2000 年淮河流域从长江引水 67.7 亿 m3,较上年引江水量减少 1 亿 m3;从黄河 引水 16.1 亿 m3,较上年减少 3.2 亿 m3,其中河南省引黄 10 亿 m3,较上年增加 3.2 亿 m3,山东省引黄 6.1 亿 m3,较上年减少 6.4 亿 m3。2000 年山东半岛引黄水量 15.7
一、水资源量
(一) 降水量
2000 年淮河流域年降水量为 600~1800mm。北部沿黄河一带降水量较小,为 700mm 左右;东部沿海地区 1000~1400mm;西南山区一带 1200~1600mm。1600mm 的 高值区位于伏牛山、桐柏山和江苏新沂河下段,河南鲁山地区为最高,达 1800mm 以 上。山东半岛年降水量的为 400~1000mm,东南部为 500~1000mm,西北部为 400~
山东半岛 2000 年总供水量为 84.68 亿 m3。地表水源供水量为 35.22 亿 m3,占总 供水量的 41.6%,其中引黄河水 15.69 亿 m3;地下水源供水量为 47.59 亿 m3,占总供 水量的 56.2%;其它水源供水量为 1.87 亿 m3,占总供水量的 2.2%。
淮河片 2000 年各分区供用水量见表 2,供水组成见图 7、图 8。 返 回
山东半岛 2000 年地表水资源量 48.2 亿 m3, 地下水资源量 40.5 亿 m3,两者重 复计算量 19.9 亿 m3,水资源总量 68.7 亿 m3。较上一年减少 9.2%。
淮河片各分区 2000 年水资源总量见表 1。
表1
2000 年淮河片水资源量
单位:亿 m3
流域分区
降水量
淮河流域 河南省 安徽省 江苏省 山东省 湖北省 山东半岛
600mm。 2000 年淮河流域平均降水深 1029.6mm,折合降水量为 2745.7 亿 m3,比常年(多
年平均,下同)多 16.7%,比上年增加 45.9%,属偏丰水年。汛期(6~9 月)平均 降雨量 784mm ,占全年降水量的 76% 。降雨量地区分布不均,豫、皖、苏、鄂四省 降水量分别较常年增加 32.6%、12.9%、13.6%、16.9%,山东省减少 4.4%。按流域 二级分区,南四湖区、淮河下游区降水量分别较常年减少 3.4%和 1.1%。山东半岛年
2000 年淮河流域总供水量为 470.97 亿 m3,比上年减少 41.52 亿 m3。其中地表水 源供水量 338.50 亿 m3(其中跨流域调入水量为 83.75 亿 m3)占总供水量的 71.9%, 安徽、江苏两省地表水供水量占总供水量的比重较大,分别为 80%和 94.5%;地下水
源供水量 130.63 亿 m3,占总供水量的 27.7%, 其中河南、山东两省地下水供水 量占总供水量的比重较大,分别为
水资源 总量
1164.66 431.87 294.32 308.81 122.96 6.70 68.74
(五) 入海、入江及引江、引黄水量
2000 年淮河水系入江水量 248.7 亿 m3,入海水量 196.4 亿 m3;沂沭泗水系入海 水量 152.8 亿 m3;淮河流域入海入江水量共 597.85 亿 m3,约为上年的 3 倍。2000 年 山东半岛入海水量 7.7 亿 m3,较上年减少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