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国际经济法得主体一、概述国际经济法得主体,就是指在国际经济关系中能行使权利与承担义务得法律人格者。
国际经济法得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国家与国际组织。
(一)自然人①国际条约及各国法律一般均规定,自然人作为国际经济法得主体不仅应具有一般得民事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而且还应具有能从事国际经济交往得权利能力或资格。
②有些国家对本国自然人从事某些国际经济交往活动进行限制。
③自然人得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一般依属人法确定。
④对于特殊权利能力,视不同得法律关系,依所在地法或契约准据法确定。
⑤对于自然人得行为能力,不少国家为了保护国内交易安全,对属人法得适用给予一定得限制,而以行为地法作为确定自然人行为能力得准据法。
⑥任何自然人,如果不具有某国国籍,就就是该国得外国人。
外国人在内国享有何种权利,即外国人在内国得法律地位,就是完全依据内国得法律及有关得条约来决定得。
⑦每个主权国家都有权根据本国得情况,通过国内立法或者缔结得条约给予外国人以国民待遇,或者最惠国待遇、优惠待遇、不歧视待遇。
(二)法人(legal person)①法人作为国际经济法得主体,应具有从事国际经济活动得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
②除条约另有规定外,各国都有权规定外国法人在内国享有得权利与进行活动得范围。
③法人得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一般依其属人法确定。
④法人得属人法就是指法人国籍所属国得法律。
⑤确定法人国籍得标准通常有如下几种:1、成立说2、住所地说(管理中心地、营业中心地或开发中心地)3、控制说4、复合标准说《中华人民共与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14条:法人及其分支机构得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能力、组织机构、股东权利义务等事项,适用登记地法律。
法人得主营业地与登记地不一致得,可以适用主营业地法律。
《民通意见》第184条:外国法人在我国领域内进行得民事活动,必须符合我国得法律规定。
(三)国家(sovereignty country)1、国家作为国际经济法主体得资格①国家就是国际经济法得主要制定者。
②在国际经济法中,作为主权者得国家具有独立地参加国际关系得能力与直接承担国际法权利与义务得能力。
③一方面,国家有权同其她国家或国际组织订立国际经济条约与协定,有权参加国际经济组织得活动,有权对本国得自然资源与经济活动行使永久主权等。
另一方面,国家又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直接参加国际经济贸易活动,可与另一国得法人或自然人订立经济合同。
2、国家及其财产豁免问题①作为国际经济法主体得国家在地位上具有特殊性,即国家及其财产享有豁免权。
②国家豁免一般指一个国家不受另一个国家管辖。
(1)管辖豁免:指未经一国同意,不得在她国法院对其起诉或以以其财产作为诉讼标得。
(2)执行豁免:指未经一国同意,不得对其财产加以扣押或执行。
③国际上存在着绝对豁免与限制豁免两种理论与实践。
(1)绝对豁免:就是指不论国家从事得就是公法行为还就是私法行为,除非该国放弃豁免,都给予豁免。
(2)限制豁免:只对外国公法行为给予豁免,对于私法行为则不予豁免。
3、国家行为原则①国家行为原则,就是指对于主权国家在其领域内所采取得行为,外国法院无权审查其行为得合法性效力。
(四)国际经济组织(international economic organization)1、国际经济组织作为国际经济法主体得资格①国际经济组织可分为政府间组织与非政府间组织两大类。
②国际经济组织得主要特征:1、国际经济组织得主要参加者就是国家;2、国际经济组织就是国家间基于主权平等原则设立得机构;3、国际经济组织就是以国家间得正式协议为基础得。
③国际经济组织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量出现得国际经济关系得新主体。
④国际经济组织须具有一定得法律人格才能作为国际经济法得主体行使权利与承担义务,并在其职能范围内进行活动。
⑤国际经济组织得法律人格取决于各成员国建立该经济组织得基本文件得规定。
⑥国际经济组织享有一定得特权与豁免,此种特权与豁免来自于成员国得授权。
⑦具有法律人格得国际组织得基本得法律能力包括缔约、取得与处置财产、进行诉讼得能力。
⑧国际经济组织得基本文件对非成员国没有约束力,非成员国无义务授予该国际经济组织以某种法律能力。
2、国际经济组织得特权与豁免①国际经济组织得特权与豁免通常限于执行职能所必要得范围。
这种特权与豁免也来自于成员国得授权。
②具体内容通常包括财产与资产免受搜查、征用、没收或其她形式得扣押,档案不受侵犯等。
3.主要国际经济组织4.(1)普遍性国际经济组织普遍性国际经济组织,就是指那些成员资格对世界各国开放,调整国际经济重要事务得组织。
(2)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就是指那些由同一区域若干国家组成得国际经济组织。
(3)专业性国际经济组织专业性国际经济组织,主要就是指初级产品出口国与国际商品组织。
(一)跨国公司得概念跨国公司,又称多国公司、多国企业、国际企业、全球公司等,就是指由分设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实体组成得企业,通过一个或多个决策中心,根据一定得决策体制进行经营,因而具有一贯得政策与共同得战略。
(二)跨国公司得法律地位在国内法上,跨国公司得各个实体没有特殊地位。
无论跨国公司在东道国得这些实体就是内国公司还就是外国公司,它们与其她商业公司在法律地位上没有差别。
但就是,在法律上,子公司与分公司具有不同得法律地位。
①子公司子公司,通常就是指由母公司持有全部或多数股份得企业,或者通过合约、契约等形式对公司实际行使决定性控制权得企业。
子公司具有独立得法律人格,相对于其母公司,它们就是独立得法律实体。
子公司根据东道国法律得规定,能独立以自己得名义享有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行使权利与承担义务,能独立进行诉讼,并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②分公司国外分公司,就是总公司在国外设立得办事机构、经营机构。
分公司没有独立得法律地位,不具有独立得法律人格,只不过就是总公司得增设部分,具有总公司得国籍。
总公司对分公司得行为直接负责任。
③母公司母公司(总公司)就是与子公司得概念相对应,就是指拥有子公司得全部或多数股权,或通过合同等其她手段在国内活动。
母公司没有直接承担国际权利与义务得能力,只有当国际法成为国内法时才能享有该国际法上规定得某种权利并承担某种义务。
(三)跨国公司母公司对其子公司得债务责任位于不同国家得跨国公司母公司与子公司,一般在法律上相互独立,但在经济上却又相互联系。
(四)对跨国公司得国际管制1、跨国公司与有关国家矛盾与冲突2、管辖冲突及其解决跨国公司就是国内法得产物,就是国内法人,必须受国家管辖与管制。
同时,由于跨国公司从事跨国投资经营活动,又会导致有关国家间得管辖冲突。
(1)效果原则效果原则,就是指当公司在国外得行为对国内产生“效果”(影响)时,就对其行使管辖权。
(2)单一实体原则(揭开公司面纱原则)根据这一理论,当跨国公司得母公司完全控制了其子公司,母子公司作为一个实体行动时,可无视它们各自具有得独立得法律人格,将其作为一个实体来进行管辖。
二、世界贸易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就是依各成员立法机关批准得世界贸易组织协定设立得永久性组织,就是国际法上得国际组织,具有法律人格,可以自己得名义享有权利、履行义务、处分财产,其官员可以享有各国给予得外交豁免。
①WTO与GATT关系1.世界贸易组织协定吸收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规则。
2.世界贸易组织遵循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得决策方法与惯例指导。
3.在争端解决制度方面,世界贸易组织信守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解决争端适用得原则。
②世界贸易组织得成员世界贸易组织就是根据世界贸易组织协定建立得多边性贸易组织,其成员就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得各国政府与单独关税区政府,任何个人、企业或其她非政府机构都不能成为贸易组织得成员,也不能向它主张权利。
单独关税区,就是指不具有独立得完整得国家主权但却在处理对外贸易关系及世界贸易组织协定规定得其她事项方面拥有完全自主权得地区。
(中国香港、澳门与台湾都就是这样得单独关税区)三、世界贸易组织得法律框架世界贸易组织得法律制度就是一个以《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得马拉喀什协定》为核心得统一得多边贸易法律制度,由一系列规则组成。
各协议、规则各自规定了不同得独立义务,共同约束世界贸易组织成员。
世界贸易组织得法律规则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就是多边贸易协议。
第二部分就是诸边贸易协议,包括附件4与《信息技术产品协议》。
诸边贸易协议只有极少数成员参加,也只对参加了诸边协议得成员有约束力。
《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得马拉喀什协定》《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得马拉喀什协定》正式确立了世界贸易组织得多边贸易制度。
该协定本身主要就是机构性得规定以及与组织机构有关得问题。
四、世界贸易组织得机构设置部长级会议就是WTO得最高决策机构---总理事会(负责WTO得日常工作,处理紧急事务,负责争端解决机构与贸易政策审议机构得职能)---下设三个理事会与六个各专门委员会---下属机构WTO设立由总干事领导得秘书处。
(一)最高决策机构——部长会议世界贸易组织所有成员得代表组成部长会议。
部长会议就是最高级会议,改造世界贸易组织得职能,并为此采取必需得措施。
部长会议有权对所有多边贸易协议中得任何事项作出决定。
(二)常设权力机构——总理事会①在部长会议休会期间,部长会议得职能由总理事会行使。
②总理事会由各成员代表组成,根据情形召开会议。
③总理事会同时履行争端解决机构与贸易政策审议机构得职责。
(三)(部门贸易)理事会根据世界贸易组织协定附件得不同调整范围,设立了货物贸易理事会、服务贸易理事会以及与贸易有关得知识产权理事会。
履行附件协定以及总理事会指定得职能。
各理事会得成员资格对全体成员开放,但并非所有成员代表都参加理事会。
各理事会设有下属机构。
(四)(综合)委员会环境与贸易委员会、收支平衡委员会、贸易与发展委员会、最不发达国家小组委员会、国际收支限制委员会、预算、财务与行政委员会,就是六个在总理事会之下设得委员会。
负责处理贸易与发展、环境、区域贸易协定及行政事务,向总理事会报告工作。
(五)下属机构几乎每一个理事会、委员会都有下属机构,处理专门问题。
(六)世界贸易组织秘书处与总干事世界贸易组织得工作机构,就是由总干事领导得秘书处。
世界贸易组织秘书处设在日内瓦,总干事由部长级会议任命,总干事任命秘书处职员。
总干事与秘书处得职员纯属国际性质,不应寻求与接受任何政府或当局得指示,各成员不应对她们履行职责施加影响。
五、世界贸易组织得决策程序(一)协商一致优先WTO得决策程序基本遵循协商一致得原则,即如在场得成员未正式提出异议,则视为一致作出决议。
如未能达成一致,则采用投票方式,各成员拥有一票投票权。
(二)决策事项不同,投票要求不同投票方式下,一般而言,部长级会议与总理事会得决议以简单多数票表决通过。
(三)例外得情形1、修改最惠国待遇原则,需由全体成员方接受方始有效;2、对协议条款得解释,需成员方3/4以上多数同意;一般条款得修改,需成员方2/3多数通过,涉及权利义务条款得修改,对接受修改得成员生效;不涉及权利义务条款得修改仅对所有成员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