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习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2012年开展向杨善洲同志学习
心得体会
(2012年4月)
按照上级党委关于向杨善洲同志学习的有关要求,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分别观看了“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的纪录片和电影,认真地学习了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的点点滴滴,杨善洲同志从保山地委书记的岗位上退下来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施甸大亮山艰苦创业,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0多年,让一颗颗树苗汇成了5万多亩的林海,完全成材后价值可达3亿元的林场,最后将林场无偿移交国家。

杨善洲同志清贫一辈子、奉献一辈子、奋斗一辈子,他的事迹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学习了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后,使我受到了很深刻的教育。

杨善洲同志的事迹告诉我们,我们必须要有顽强的意志,必须只争朝夕,从点滴做起,不能好高骛远,立足岗位,脚踏实地,端正心态,勤勉敬业。

要培养刻苦钻研的精神,不怕挫折,投身艰苦岗位锻炼身手,承担挑战性工作增长才干。

探索、创新创造。

要养成勤学习、多读书、善探究、爱思索的好习惯,不断丰富知识,开拓视野,提高综合素质。

要自觉向实践学习,在实践中更新思维、开阔眼界,在实践中磨炼意志、学会忍耐,成长为知识丰富、技能精湛、视野开阔、爱岗敬业的有用之才。

一、学习杨善洲同志,就要学习他永葆本色、矢志不移的坚定信念。

杨善洲同志入党六十年来,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把“随时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牺牲一切”作为自己的铮铮誓言,时时处处以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自己。

他坚信共产主义,牢记党的宗旨,立场坚定、意志坚强,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

杨善洲在61岁退休之后选择在大亮山坚持植树22年,改变家乡的生态环境,原因则是他自己说的那样:“我是在兑现许给家乡老百姓的承诺。

在党政机关工作多年,因为工作关系没有时间回去照顾家乡父老,家乡人找过我多次,叫我帮他们办点事我都没有答应,但我答应退休以后帮乡亲们办一两件有益的事,许下的承诺就要兑现。

至于具体做什么,经过考察我认为还是为后代人造林绿化荒山比较实在,这既对全县有利,也对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有利。

”做出了承诺,就必须践行,看似简单,但并非人人都能做到,它需要的不仅是敢于实践的勇气,更需要的是持之以恒的毅力。

胡锦涛同志关于向杨善洲同志学习作出了重要指示,要求每一个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向杨善洲同志学习,自觉加强党性修养,自觉实践党的宗旨,努力做人民满意的好党员、好干部。

学习杨善洲,总书记为何强调“自觉”?自觉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可以使人纯洁,使人追求,使人进步,使人明智,使人高尚。

战争年代,一些党员在大体相同的环境中和条件下一起参加革命实践,但有的党员进步很快,甚至原来比
较落后的赶到前面去了,有的进步很慢;有的甚至发生动摇等等。

为什么?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们进行党性锻炼和为民服务的自觉性不同。

贯彻落实总书记“自觉加强党性修养,自觉实践党的宗旨”的重要指示,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要在增强自觉性上下功夫、做文章。

自觉做让党放心、让家长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好教师。

二、学习杨善洲同志,就要学习他无私奉献、淡泊名利的高贵品质。

杨善洲同志担任保山地、县主要领导长达三十余年,但从未为妻子孩子捞上一册“农转非”的户口本,没有给家里盖上一间像样的房子。

他常对家里人说:过日子,吃处有个锅,睡处有个“窝”就行。

他把价值3亿元的林场无偿移交给施甸县政府,县里要奖励他10万元,他坚决不要;市委、市政府奖励他20万元,他又把大部分作为捐资助学等捐献了出去。

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就是要像他那样,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在具体工作中不图名、不求利、不谋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

作为人民教师我们的主要工作就是服务学生,想方设法把教育教学工作搞好。

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将认真学习杨善洲精神,努力做到淡泊名利。

对已经取得的成绩和思想、精神境界的提升永不满足!鲁迅说过:“多有不自满的人的种族,永远前进,永远有希望。

多有只知责人不知反省的人的种族,祸哉祸哉!”一个民族如此,一个人的成长也如此。

像杨善善洲一样要做到不自满,务必在考虑
上下、参照左右、分析内外、对照正反、瞻顾前后的“全景式”观照下和比较中找准自身所处的方位;务必保有忧患意识,知道逝者如斯、时不我待,知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知悉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务必意志执著坚定,“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三、学习杨善洲同志,就要学习他艰苦朴素、苦干实干的优良作风。

杨善洲同志穿着朴素的服装走上各级领导岗位,仍以普通群众的心态往来其间,以赤诚之心对待群众。

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以一团火的激情,脚踏实地,扑下身子,认真了解老干部的需求,真心实意的为他们解决他们遇到的各种问题,努力创造出新的业绩。

工作中苦干实干,做到固守清廉。

做一个平凡的人,不做庸俗的人。

我所推崇的凡人,最重要的是在心态上,平和包容、淡泊宁静;在志向上,秉持平凡、但不甘于平庸;在修为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操守上,“从心所欲、不逾矩。

”古人云:“养心莫善于寡欲”,正当的欲求是社会前进的一种动力,但应持之有度,因为过犹不及。

如果沉迷于花天酒地、流连于声色犬马,只讲物质,不见精神,惟有自己,目中无人,仅为一己私利讲求利害得失、而不出以公心明辨是非荣辱、善恶美丑,则会流于庸俗。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曾给手下的人算过一笔账:老老实实当官,守着自己的俸禄过日子,就好像守着“一口井”,井水虽不满,但可以天天汲取,用
之不尽。

四、学习杨善洲同志,就要学习他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革命精神。

盛年时期,他废寝忘食,夙兴夜寐,忘我工作;年事已高仍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退休后把植树造林作为为党为人民服务的又一新起点。

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永葆锲而不舍的精神,活到老学到老、拼搏到老、奉献到老,为教育事业奋斗终生。

学习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缅怀先进人物,更要传承和发扬他的信仰追求,并以此为标准来调整和找准自己的人生航向。

总之,通过学习,我更加明确了作为教师,不仅要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

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来说具有示范性。

因此教师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更应该注意为人师表,严格要求自己,从思想作风到生活作风,从言行到举止,从心灵到外表,都做净化社会风气的表率。

“命令只能指挥人,榜样却能吸引人。

”教师本身就是一块丰富的教育资源,教师应模范履行师德规范,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以良好的师德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赖,以自己高尚的人格和品质去教育,影响学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