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国重点高中初升高自主招生考试物理模拟试题1班级姓名2019年全国重点高中初升高自主招生考试物理模拟试题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2019年全国重点高中初升高自主招生考试物理模拟试题3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1.(3分)中央电视台大型文化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2017年春节播出以来,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尤其受到中小学生欢迎,下列诗句中与其蕴含的物理知识对应不正确的是()A.“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与声音的传播有关B.“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与分子热运动有关C.“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与参照物选择有关D.“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与光的折射有关2.(3分)如图所示,实验小车在水平路面上做匀速运动,在车厢内固定的光滑桌面上放置着质量分别为M和m的两个物体,且M>m.当车突然停止时,两物体在离开桌面前()A.一定相碰B.一定不相碰C.不一定相碰D.先撞上,又分开3.(3分)图为撑杆跳高运动的几个阶段:助跑、撑杆起跳、越横杆,若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助跑阶段,运动员消耗体内的化学能大于撑杆获得的动能B.撑杆起跳阶段,撑杆的弹性势能一直在增大C.撑杆起跳阶段,运动员的动能与重力势能之和一直保持不变D.运动员跃过横杆以后,运动员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4.(3分)轻质弹簧k的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下端悬挂一质量为m的物体,平衡时弹簧的长度为L1,现将和k完全相同的两根弹簧k1、k2与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个物体相连,并悬挂在天花板上,且m1+m2=m,如图所示,平衡时,k1和k2的长度之和为L2,则()A.2L1一定等于L2B.2L1一定大于L2C.2L1一定小于L2D.以上均有可能5.(3分)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恒为3.0V,L1、L2、L3为3个相同规格的小灯泡,通过每个小灯泡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当开关闭合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灯泡L2的电阻为12ΩB.通过灯泡L1的电流为灯泡L2电流的2 倍C.灯泡L3消耗的电功率为0.75WD.灯泡L1与灯泡L3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5:26.(3分)如图,某滑轮组在水平拉力F1的作用下,拉着重150N的物体A以3m/s 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匀速移动,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物体A匀速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为60N,拉力F1的功率为P1;该滑轮组在水平拉力F2的作用下,拉着物体A以1m/s的速度在此水平面上匀速移动,拉力F2的功率为P2,滑轮自重和绳重忽略不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F1=150N,P1=450W②F2=200N,P2=W③3F1=F2,P1=P2④F1=F2,P1=3P2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空2分,共计22分,请将答案填写到答题卷横线上.)7.(4分)如图,两条直线分别表示甲、乙两个物体吸热后温度升高的情况,图中横坐标表示物体温度的变化,纵坐标表示物体吸收的热量。
根据图象,请在A、B、C、D四个选项中,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填写到下列问题的横线上:(1)若甲、乙由不同种物质组成,则有;(2)若甲、乙质量相同,则有;A.甲的比热容比乙的比热容大B.甲的比热容比乙的比热容小C.甲与乙的比热容一样大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比热容的大小8.(2分)如图,一束平行光垂直照射在直径为a的圆孔上,圆孔中有一凹透镜,在距离圆孔为L的光屏上得到直径为b的圆形亮斑,则这个凹透镜的焦距为。
9.(2分)如图,将n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滑轮组,每个动滑轮的质量与所悬挂的物体质量相等,不计一切摩擦和绳的重力,滑轮组平衡时拉力大小为F.若在图中再增加一个同样质量的动滑轮,其它条件不变,则滑轮组再次平衡时拉力大小应为。
10.(4分)AB、BC、AC、AD、BD、CD六根电阻丝的阻值均为10Ω,连接方式如图所示,则AD间的等效电阻为Ω,若在AD两端接入恒定电压U=10V 的电源,则AD间的实际功率应为W11.(6分)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流表示数为0.9A,电压表示数为3V,经过一段时间后,电流表示数变为0.4A,电压表示数变为4V,电流表和电压表可视为理想电表,试问:(1)电路中出现什么故障?回答:;(2)根据题中所给数据,可求出电阻R1=Ω,电阻R2=Ω。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3小题,每空2分,共计22分,请将答案填写到答题卷横线上.)12.(6分)中学阶段,通常将电流表视为理想电表(即不考虑电流表内阻),实际上电流表有内阻。
为测量电流表A1的内阻,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A0是标准电流表,R0和R1分别是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S和S1分别是单刀双掷开关和单刀开关,E是电池。
请完成下列实验:(1)将S拨向接点1,接通S1,调节,使待测电表指针偏转到适当位置,记下此时标准电表A0的读数I;(2)然后将S拨向接点2,调节,使,记下此时R1的读数;(3)多次重复上述过程,计算R1读数的平均值,此值即为待测电表A1内阻的测量值。
(4)此实验运用了以下哪一种物理研究方法?A.控制变量B.等效替代C.理想模型13.(8分)小华同学要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他先把一根弹簧平放在桌面上,测得弹簧的长度为l0=3.7cm,再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在下端挂钩码,下表是他所记录的数据:钩码个数12345弹力F/N 1.0 2.0 3.0 4.0 5.0弹簧长度l/cm7.09.011.013.015.0(1)根据表中数据画出F﹣l图象,由图象可知,竖直悬挂的弹簧不挂钩码时的长度为cm;它和l0不相等的原因是;(2)根据表中的数据推导弹力F和弹簧的长度l(单位:cm)的数学关系式为。
14.(8分)近期某地电价0.6元/度,液化石油气每罐(内装液化石油气15kg)100元,木炭5元/kg。
液化石油气的热值为4.2×l07J/kg,木炭的热值为3.4×107J/kg。
使用上述三种能源,理论上最便宜。
为弄清楚这三种能源在家庭日常生活中哪种更经济,小明制定了探究计划。
除上述三种能源外,所需物品如下:烧水锅(容积20L)、电炉(220V,1500W)、液化石油气炉、炭炉、温度计、手表、天平、电子秤。
他首先选择电能探究,探究过程如下:(1)把盛满水的烧水锅放在电炉上,测量加热时间t,用公式W=Pt算出消耗的电能,再算出所需电费M;(2)用温度计测量加热时间内水的温度变化△t,计算的值,则表示;(3)接下来,小明用类似的方法对液化石油气和木炭分别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对比数据发现:使用电能实际上是最便宜的。
请简要分析理由:四、计算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计35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5.(7分)为确保安全,在铁路与公路交叉口的道口处装有自动信号灯,当列车还有一段距离才到达公路道口时,道口应亮出红灯,警告未越过停车线的汽车迅速制动,已越过停车线的汽车赶紧通过。
如果汽车通过道口的速度v1=36km/h,停车线至道口栏木的距离x0=5m,道口宽度x=25m,汽车长度L1=10m,并把汽车、列车的运动都看做匀速直线运动。
若列车以v2=216km/h的速度匀速行驶,试问当它与道口的距离L2多远时信号灯亮出红灯,才能确保已越过停车线的汽车安全驶过道口?16.(9分)用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物体A与B,分别挂在杠杆的两端,且G A>G B,此时杠杆平衡,如图(a)所示。
若将两物体全部浸入水中,如图(b)所示,试问杠杆是否还能平衡。
请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判断,并写出必要的公式和推导过程,已知材料的密度ρ0。
大于水的密度ρ水17.(9分)如图,AB、CD为两根平行的相同的均匀电阻丝,EF为另一根电阻丝,其电阻为R,它可以在AB、CD上滑动并保持与AB垂直,且EF与AB、CD接触良好。
图中电压表为理想电压表,电源电压U保持不变,B、D与电源两极连接的导线的电阻可忽略。
闭合开关后,当EF处于图中位置时,电压表的读数为U1=4.0V;现将EF由图中位置向右移动一段距离△L后,电压表的读数变为U2=6.0V;若将EF由图中位置向左移动一段距离△L,电压表的读数U3应多大?(用ρ表示电阻丝AB、CD上单位长度的电阻)18.(10分)如图,电源电压U=12V,R1=4Ω,当滑动变阻器R3上的滑片在a、b 两端点之间移动时,R1功率的变化范围为0.64W~4W.试求:(1)R2的阻值;(2)滑动变阻器R3消耗的最大功率。
2017年安徽省宣城中学自主招生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1.【分析】(1)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传播方向发生改变,形成回声;(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的这种运动叫做热运动;(3)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就是看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4)光照在不同介质面上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平面镜成像就是具体应用;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等。
【解答】解:A、“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意思是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这是声音反射形成的回声现象。
故A正确;B、物质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也叫热运动,故B正确;C、以“帆船”为参照物,“青山”和“帆船”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故“青山”是运动的;以“河岸”为参照物,“孤帆”与“河岸”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说明“孤帆”是运动的。
故C正确;D、诗句的意思是: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洁白银盘里托着青青的螺,是光的反射现象。
故D不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回声现象、分子热运动、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及光的反射现象。
在平时学习中要练习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的自然现象。
2.【分析】任何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这就是惯性。
当车突然停止时,惯性会使物体M和N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但能否相碰就要看它们原来的运动状态是怎样的了。
【解答】解:车厢做匀速直线运动,桌面上的物体M和N也会做匀速直线运动,即方向和速度一致。
当车突然停止时,由于惯性,物体M和N仍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因此,在不计其他阻力的情况下,两个物体在离开桌面前一定不会相碰。
故选:B。
【点评】物体由于惯性会保持静止还是匀速直线运动,关键取决于它原来的运动状态,这种状态既包括运动的方向也包括运动的速度。
3.【分析】根据能量转化时的效率和动能与重力势能的转化的知识分析回答;弹性势能大小和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弹性形性变越大,弹性势能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