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课题3 制取氧气(第一课时)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与
技能
(1)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原理和方法。
(2)学会分解反应、催化剂和催化作用,学会工业制取氧气的方法。
过程与
方法
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
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等。
情感·态
度·价值
观
通过亲手做实验,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教学重点氧气的制取原理和方法。
教学难点催化剂的概念和催化作用
教学用品仪器
试管、木条、酒精灯、棉花、塞子、集气瓶、玻璃片、水槽、铁架台
药品5%的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氯酸钾、高锰酸钾、
其它火柴、课件、学案等
环
节
教学问题活动设计二次备课
情景导入
我们已经学习了氧气的性质和用
途,了解到氧气能支持燃烧,是一种化
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与许多物质
发生氧化反应,在反应中放出热量。
氧
气可用来供给病人呼吸,供给登山、潜
水运动员呼吸;还用于气焊、气割,还
用于火箭的发射等等。
问题1:上节课,我们已经利用氧
气做了有关氧气性质的实验,在这些实
验中,我们所用的氧气从何而来呢?
问题2:我们在实验室中能否制取并收
集一瓶氧气呢?应该采用什么方法来
制取氧气的呢?
教师播放氧气用途的图片,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
提出问题2,引入课题:
课题3 制取氧气
自主学习
问题1:在工业上用什么方法制取氧
气?属于什么变化?在实验室用什么方
法制取氧气?又属于什么变化?
问题2:什么是催化剂?催化剂在化
学反应中起什么作用?
问题3:什么是分解反应?分解反应
与化合反应的区别是什么?
学生阅读圈划。
教师检查学
生预习及学案自主学习完成情况
知识点1:高锰酸钾分解制取
氧气
探究与交流
问题1 高锰酸钾是什么颜色、什
么状态的物质?它发生反应时生成了
那些物质?
问题2 加热高锰酸钾能看到那些
现象?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深入收集到
的气体中,观察到什么现象?
实验编号现象
(1)
(2)
【例题1】用如图所示装置,
高锰酸钾分解制取氧气时,发现水
槽中中的变红了,其原因
是,其反应的文字
表达式是
知识点2:探究分解过氧化氢
制氧气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
问题1 过氧化氢、二氧化锰分别
是什么颜色、什么状态的物质?过氧化
氢反应时生成了那些物质?
问题2 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
制取氧气的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
实验编号现象分析
(1)
展示一瓶高锰酸钾样品,学
生通过观察,知道高锰酸钾的颜
色和状态。
教师演示实验2-5,演示仪器
的连接、气密性的检查、仪器的装
配、给固体固定加热、排水法收集
气体等方法,强调学生观察仪器的
组装、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引导学生观察、记录、分析和
归纳,为下节课学生的活动探究做
准备。
教师演示完毕后,板书高锰
酸钾分解的文字表达式和化学符
号。
【小结】(1)有大量气泡产
生;(2)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
高锰酸钾分解的文字表达式:
高锰酸钾加热
——→锰酸钾+ 二氧
化锰+氧气
【答案】试管口没有塞一团棉花;
高锰酸钾加热
——→锰酸钾+ 二氧
化锰+氧气
教师展示过氧化氢溶液、二氧
化锰,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颜色和
状态,并板书它们的名称和化学符
号。
教师展示实验步骤和注意事
项,引导学生填写表格,并对实
验结果分析归纳、反思交流:
探究与交流
(2)
(3)
结论
问题3 什么是催化剂,催化剂在
反应中起什么作用?
【例题2】(2016•荆州)关于催化剂的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后催化剂本身的质量减少
B.化学反应后催化剂本身的质量增加
C.催化剂可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D.化学反应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发生
变化
知识点3 氯酸钾分解制取氧气
问题氯酸钾、二氧化锰分别是什
么颜色、什么状态的物质?氯酸钾反应
时生成了那些物质?起反应的文字表
达式是怎样的?
【小结】(1)木条不复燃,
原因是常温下过氧化氢分解缓
慢,放出氧气很少;(2)木条复
燃,在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遇
到二氧化锰迅速产生氧气;(3)
木条复燃,二氧化锰仍起催化作
用。
并板书过氧化氢分解的文字
表达式:
过氧化氢(H2O2)———→
水(H2O) + 氧气(O2)
通过对实验探究的分析归
纳,得出催化剂、催化作用的概
念,并强调催化剂的特征:(1)“一
改变”,(2)“二不变”。
引导学生
讨论交流对催化剂的一些看法,
走出知识误区。
展示常见的催化剂和催化剂
的作用。
加深对催化作用的理
解。
【答案】C
教师展示过氯酸钾、二氧化
锰,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颜色和状
态,并板书它们的名称和化学符
号。
强调氯酸钾分解制取氧气与
高锰酸钾分解制取氧气的实验仪
器和操作步骤、注意问题是一样
的。
唯一的不同是在高锰酸钾分
解制取氧气时在试管口应塞一团
棉花,而氯酸钾分解不需要这团
棉花。
二氧化锰
知识点4 分解反应
问题 在上述三个制取氧气的反应中,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它们与化合反应有什么区别?属于一类什么样的反应?
【例题3】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铁+氧气−−
→−点燃
四氧化三铁 B.硫+氧气−−→−点燃
二氧化硫 C.石蜡+氧气−−
→−点燃
二氧化硫 D. 水−−→−通电
氢气+氧气 问题5 工业制取氧气 问题1 工业制取氧气的方法是什么?
问题2 工业上制取氧气发生的是什么变化?
教师展示三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引导学生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数量分析这类反应的特征。
归纳分析出分解反应的概念、特征、表达方式与判断方法。
强调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一样,同属
于基本类型的化学反应。
【答案】D
引导学生看课本40页的资料
卡片。
归纳总结出工业制取氧气
的原理、方法及发生的变化。
梳 理 整 合
课题3 制取氧气 一、实验室制取氧气原理
1、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2、过氧化氢
水+氧气 3、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
二、催化剂 催化作用
1、概念
2、特征 “一变” “二不变”
三、分解反应 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1、特点 一变多
2、表达式 AB →A+B 四、工业制氧气的方法
1、原料
2、制备原理
3、变化类型
诊断练习1.利用下列原理制取氧气,具有反应快、操作简便、能耗少、无污染的是()A.氯酸钾氯化钾+氧气B.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C.过氧化氢水+氧气D.氧化汞汞+氧气
2.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 .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B.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C..二氧化锰撒入过氧化氢溶液中D.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
3.用过氧化氢制氧气时忘记放入二氧化锰,充分反应后其结果是()
A.放出氧气的总量减少B.放出氧气的速率加快
C.放出氧气的总量减少,且速率慢D.放出氧气速率慢,氧气量不变
4.某学生在加热氯酸钾制氧气的实验中,错把高锰酸钾当成二氧化锰放入氯酸钾中,其结果是()
A.反应速率不变,生成氧气的量不变 B.反应速率快,生成氧气的量减少C.反应速率不变,生成氧气的量增多 D.反应速率快,生成氧气的量增多
5.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的方法是()
A.加热氯酸钾 B.加热高锰酸钾 C.分离液态空气 D.加热二氧化锰
作
业
设
计
书面作业:教材P41页第1、2题
教
后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