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6古诗两首_语文S版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6古诗两首_语文S版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字。

2.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首诗的意思。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 认字、写字,朗读、背诵课文。

2. 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准备
1. 教师:教学挂图、敕勒川草原录像、庐山风光录像。

2. 学生:搜集有关李白的资料。

读熟古诗。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1. 谈话引出课题。

我们祖国风光秀美,山川壮丽,古代流传下来大量赞颂祖国山川的优美诗篇。

今天老师先带你们到辽阔的大草原去看看。

2. 播放敕勒川草原风光录像,引出诗题。

你觉得大草原怎么样?
这美丽辽阔的大草原名叫敕勒川,这里一直流行着一首赞美它的民歌,叫《敕勒歌》。

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这首诗一直流传到现在,今天我们来学习它。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 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请你们自己读读这首诗,遇到不认识的字把它画下来,再看拼音多读几遍,把它记住
2. 同桌互读诗句,纠正字音,再把课文读通顺。

3. 开火车认读生字。

4. 指名读课文。

提醒“见”的读音。

三、熟读课文,理解词语
1. 自学诗文。

要求:(1)把诗句读流利。

想想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2)你读懂了哪些词句,还有哪些词句不明白,把它画下来。

2. 小组交流。

3. 指名读。

说说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蓝蓝的天空,辽阔的大草原,茂盛的牧草,肥壮的牛羊。


4. 学生对读懂的词语和不明白的词语进行交流,针对学生不明白的词语教师
解疑。

川:指平原。

敕勒川:敕勒是古代的民族,敕勒川指敕勒族居住的平原。

阴山:指阴山山脉,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偏西一带,东西走向。

(可用简图)穹庐:游牧民族所住的用毡子做的圆顶帐篷。

现俗称蒙古包。

四野:周围,四面八方。

苍苍:深蓝色。

茫茫:辽阔无边的样子。

见:露出,呈现。

四、细读诗文,体会诗意
1. 学习第一句。

(1)指名读第一句,说诗意。

教师随机点拨。

美丽富饶的敕勒大草原,就在阴山脚下铺展。

天空像一顶巨大的圆顶帐篷笼罩着大草原的四面八方。

(2)展开想象,体会诗意,感情朗读背诵第一句。

①指名读,师生评读。

请你们想象第一句的情景,有感情地读这一句,比比谁读得好。

②闭眼想象诗中的情景,齐读、背诵第一句。

2. 学习第二句。

(1)指名读第二句,说诗意。

教师随机点拨。

蓝蓝的天空下是辽阔的大草原,一阵阵微风吹过,使草儿低伏,
现露出一群群肥壮的牛羊。

(2)展开想像,体会诗意,感情朗读背诵第二句。

①指名读,师生评读。

请你们想象第二句的情景,有感情地读这一句,比比谁读得好。

②闭眼想象诗中的情景,齐读、背诵第二句。

3. 读全诗,说诗意。

(1)自由读,把诗的意思连起来说说。

(2)同桌互相说说诗的意思。

(3)指名说诗意。

五、赏读讨论,背诵诗文
1. 学了这首古诗,你最喜欢的是哪一句,为什么?
让学生有感情地读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然后说说为什么喜欢。

(1)小组讨论。

(2)集体汇报,教师随机点拨。

如: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这句把天比作巨大的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

让我们看到了天地相连的景象,想起了牧民的蒙古包和他们的生活。

“天苍苍,野茫茫。


读了这句,让我们看到了蔚蓝色的天空下那辽阔的绿色大草原。

“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一句把草原写活了。

让我们看到茂盛的牧草和时隐时现的肥壮的牛羊。

2. 背诵诗文。

这首诗就像一幅鲜活的画面,呈现在我们眼前。

让我们再想象一下诗中壮美的情景,有感情地背诵一遍。

六、忆生字,指导书写
1. 读要求会写的字:首、川、阴、似
2. 按结构记忆字形。

独体字:首、川。

左右结构的字:阴、似。

3. 指导书写:
让学生观察字帖里的字,然后描和写。

重点指导:首、似。

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入
1. 谈话激趣:同学们,在开展今天的学习活动前,我们先去庐山游览一番,
欣赏一下庐山风光吧!
2. 学生观看庐山风光片,饱览庐山秀美的风光。

3. 请学生谈谈自己对庐山的印象,畅所欲言。

4. 导入新课:庐山风景迤俪,吸引了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留下了
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李白在游览庐山后题写的诗作《望庐山瀑布》。

二、学习古诗
1. 听古诗朗读,学生自由跟读。

2. 初读古诗,熟悉诗歌内容。

(学生评议标准为熟读。


3. 回忆古诗的学习要点:字、词、句、篇。

4.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禾U用各种方法(联系上下文、查阅工具书、与已经学
过的古诗对照等方法)自学古诗。

5. 小组汇报,教师作适当的点评。

利用多媒体课件突破理解难点:生,弥漫; 川,河流;三千尺,指瀑布很长;疑,怀疑;落九天,从天的最高处泻落。

(汇
报中要给每一个学习小组发言、补充的机会。


6. 朗读练习: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瀑布的气势雄伟。

可采用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后评议的方法。

三、了解诗人
过渡语:李白是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些有关于李白
生平的知识呢?
1.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及时肯定知识丰富的同学。

2. 通过课件展示李白生平,了解李白诗作的特点:奇特的想象,比喻;出神入化的
夸张。

四、巩固诗歌的学习
1. 回到《望庐山瀑布》一诗中体会李白诗作特点的表现,点到为止即可。

2. 体会诗歌的意境,开展朗读竞赛。

(评价要求为在读出瀑布磅礴的气势同时,读出语言的描绘的魅力。


3. 背诵积累古诗。

五、课外积累展示
学生自由诵读自己课外积累的李白的古诗。

(力争每一位同学都能参与。


六、激发学习热情
过渡:看着同学们如此热烈地背诵,老师也不禁有些技痒了,我也来朗诵一首李白的诗给大家听,好吗?
1. 教师声情并茂地背诵《静夜思》,请学生指正。

2. 鼓励背诵李白的名作,要求积累一、两句均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