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复习资料
填空题
1. 在操作系统中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能有效地提高CPU、内存和I/O
设备的利用率。
2. 多道程序环境下的各道程序,宏观上它们是在并行运行,微观上则
是在串行执行。
3. 一个作业可以分成若干顺序处理的加工步骤,每个加工步骤可称为一个
作业步。
4. 作业控制方式有脱机控制和联机控制两种方式。
5. 所谓系统调用,就是用户在程序中调用操作系统所提供的一些子功能。
6. 进程是一个动态概念,而程序是一个静态概念。
7. 当处理机空闲时,进程调度程序从就绪队列中选出一个进程执行。
8. 分页管理中采用“首次适应”分配算法时,应将空闲区按长度递增
次序登记在空闲表中。
9. 通过硬件和软件的功能扩充,把独占设备改造成若干用户可共享的设备,
这种设备称为虚拟设备。
10.选择网络操作系统时,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操作系统和局域网中已经
运行的应用程序。
11. 分时系统中的响应时间是衡量一个分时系统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
12. 操作系统为程序员提供的接口是系统调用,而为一般用户提供的接口是
命令方式控制。
选择题
1. 操作系统是一种( C )。
A.通用软件
B.应用软件
C.系统软件
D.软件包
2. 一个计算机系统,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后,使多道程序实现了( B )。
A.微观上并行
B.宏观上并行
C.微观和串行
D.宏观上串行
3. 一个计算机系统可以认为由以下4个层次构成,而人们所说的裸机是指
( A )。
A.硬件层
B.操作系统层
C.语言处理程序层
D.应用程序层
4. 下列语言中属于脱机作业控制语言的是( C )。
A.C++
B.汇编语言
C.作业控制语言
D.会话式程序设计语言
5. 在各种作业调度算法中,若所有作业同时到达,则平均等待时间最短的算
法是( D )。
A.先来先服务
B.优先数
C.最高响应比优先
D.短作业优先
6. 既考虑作业等待时间,又考虑作业执行时间的调度算法是( D )。
A.短作业优先
B.优先级调度
C.先来先服务
D.响应比高者优先
7. 信箱通信是一种( A )通信方式。
A.间接通信
B.直接通信
C.低级通信
D.信号量
8. 操作系统通过( C )对进程进行管理。
A.进程
B.进程启动程序
C.进程控制块
D.进程控制区
9. 实现虚拟存储的目的是( D )。
A.实现存储保护
B.扩充内存容量
C.实现程序浮动
D.扩充辅存容量
10.虚拟存储管理系统的基础是程序的( D )理论。
A.动态性
B.虚拟性
C.全局性
D.局部性
11.为了使多个进程能有效地同时处理输入和输出,最好使用( B )结构的
缓冲技术。
A.缓冲池
B.环形缓冲区
C.单缓冲区
D.双缓冲区
12.CPU输出数据的速度远远高于打印机的打印速度,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可
采用( D )。
A.并行技术
B.通道技术
C.虚存技术
D.缓冲技术
13.提高FO速度和设备利用率,在操作系统中主要依靠( A )功能。
A.缓冲管理
B.设备管理
C.设备独立性
D.虚拟设备
14.文件系统为用户提供了( A )功能,使得用户能透明地存储访问文件。
A.路径存取
B.按名存取
C.密码存取
D.命令调用
15.文件系统在创建一个文件时,为它建立一个( C )。
A.目录文件
B.逻辑结构
C.文件目录
D.逻辑空间
16.树型目录结构的第一级称为目录树的( D )。
A.分支节点
B.叶节点
C.上级节点
D.根节点
17.UNIX系统中的目录采用索引结点结构,属于()方式。
A.混合分配
B.直接地址
C.单级索引
D.多级索引
18.在创建一个新用户时,( C)可以被设置以保证用户不再需要更换其口令。
A.用户可以修改口令
B.口令最多可包含9个字符
C.口令永久有效
D.90天后口令必须更换
19.Linux操作系统中统计文件中的字符、字和行的命令为( B )。
A.uniq
B.wc
C.sort
D.grep
20.Linux操作系统中Bash中的终止进程执行命令为( D )。
A.sleep
B.nohup
C.ps
D.kill
21. 实时操作系统必须在( B )内处理完来自外部的事件。
A.响应时间
B.被控对象规定时间
C.周转时间
D.调度时间
简答题
1. 在操作系统中引入多道程序设计技术,带来了哪些好处?
(1)提高CPU的利用率. (2)可提高内存和I/0设备利用率
(3)增加系统吞吐量在保持CPU、I/0设备不断忙碌的同时,也必然会大幅度地提高系统的吞吐量,从而降低作业加工所需费用。
2. 存储管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1)存储分配问题:主要讨论主存的分配和共享。
(2)地址变换问题:主要讨论各种地址变换机构,以及静态和动态地址重定位方法。
(3)"扩充"主存容量问题:借助于提供虚拟存储器或自动覆盖技术来达到扩充主存容量的目的,并非指硬件设备上的扩充。
(4)存储保护问题:主存内即有系统程序又有若干道用户程序,为了避免相互干扰和破坏,必须提供保护功能。
3. 实现多道程序设计技术主要解决了哪些问题?
①存储保护和地址重定位。
(几道程序共享同一主存)
②处理机的管理和调度。
(共享同一处理机)
③资源的管理与分配。
(共享系统资源)
4. 什么是线程?进程和线程是什么关系?
(1)什么是线程?
线程是指程序在执行过程中,能够执行程序代码的一个执行单元,在Java语言中,线程有四种状态:运行,就绪,挂起,结束。
(2)线程与进程的区别?
进程是一段正在运行的程序,而线程有时也被称为轻量级进程,它是进程的执行单元,一个进程可以拥有多个线程,各个线程之间共享程序的内存空间,但是,各个线程拥有自己的栈空间。
思考题
1. 操作系统具有哪些特征?它们之间有何关系?
操作系统的特征有并发、资源共享、虚拟和异步性。
它们的关系如下
①并发和共享式操作系统最基本的特征。
为了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
OS必然要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使多个程序共享系统的资源,并发地执
行。
②并发和共享互为存在的条件。
一方面,资源的共享是以程序(进程)的
并发执行为条件,若系统不允许程序并发执行,自然不存在资源共享问题;
另一方面,若系统不能对资源共享实施有效的管理,协调好各个进程对共
享资源的访问,也必将影响到程序的并发执行,甚至根本无法并发执行。
③虚拟技术以并发和资源共享为前提。
为了使并发进程能更方便、更有效
地共享资源,操作系统常采用多种虚拟技术来逻辑上增加CPU和设备的数量以及存储器的容量,从而解决众多并发进程对有限的系统资源的争用问
题。
④异步性是并发和共享的必然结果。
操作系统允许多个并发进程共享资源、
相互合作,使得每个进程的运行过程受到其他进程的制约,不再“一气呵
成”,这必然导致异步性特征的产生。
2.段页式管理的主要缺点是什么?有什么改进方法?
段页管理的主要缺点是对内存中指令或数据进行存取时,至少需要对内存进行三次以上的访问。
第一次是由段表地址寄存器取段表始址后访问段表,由此取出对应段
的页表在内存中的地址。
第二次访问页表得到所要访问的指令或数据的物理地址。
只有在访问段表和页表之后,第三次才能访问真正需要访问的物理单元。
大大降低了处理器执行指令的速度。
改进方法是设置快速联想寄存器。
在快速联想寄存器中,存放当前最常用的段号,页号和对应的内存页面地址和其他控制项。
当需要访问内存空间某一单元时,可在通过段表,页表进行内存地址查询的同时,根据快速联想寄存器查找段号和页号。
如果要访问的段号或页的地址在快速联想寄存器中,则系统不再访问内存中的段表和页表,而直接把快速联想寄存器中的值与页内相对地址拼接起来得到内存地址
3. 什么是系统调用?它与一般的过程调用有何区别?
系统调用就是在用户程序中调用操作系统内核所提供的功能
它与过程调用的区别是
(1)、执行状态不同。
前者是核心态,后者是用户态
(2)、执行过程不同。
前者需要执行操作系统陷入指令,后者不需要
(3)、执行代码不同。
前者执行的是操作系统内核所提供的功能,后者执行的是
用户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