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止血带与驱血带的使用PPT课件
止血带与驱血带的使用PPT课件
• 2.充气式止血带,压迫面积较广,压力 均匀,且可根据连接的压力表随时测定 及控制其压力,安全性较高,故目前临 床常用。
止血带与驱血带的使用
6
• (三)绑扎部位及使用方法
• 1.绑扎止血带的部位:
• (1)上肢 上臂的上1/3;(尽量避免 绑扎在上臂的中1/3处,以防损伤桡神 经)。
• (2)下肢 大腿的上2/3; • (3)指(趾)中节或末节 用细橡皮
止血带与驱血带的使用
止血带与驱血带的使用
1
一.驱血带及应用
•Esmarch绷带(系德 Esmarch驱血用的一种印 度产橡皮驱血带)
止血带与驱血带的使用
2
•1.作用
• 驱 血 带 是 一 种 约 5 ~ 8 cm 宽 , 300~500cm长的橡皮带子。 经灭菌消毒后,供手术前驱 使肢体血液回流至躯体用。
止血带与驱血带的使用
14
止血带与驱血带的使用
3
• 2.使用方法
• 手术开始时将患肢抬高2~3分钟然 后用橡皮驱血带(或绷带)自肢体末 端开始,向近心端作螺旋式缠绕 (缠绕时要施加一定的拉力,圈与 圈之间不留间隙),直至绑扎止血 带处,借以将该肢体内的血液驱至 止血带平面以上。待止血带达到充 气到适当压力并固定妥善后,即可 解除驱血带。
止血带与驱血带的使用
4
• 二.止血带及应用段以下的手术,可使出血减少 至最低限度,从而使手术野清 晰,易于辨认各种组织,便于 手术操作,并缩短手术时间。
止血带与驱血带的使用
5
• (二)种类
• 止血带有橡皮管式和充气式两种:
• 1.橡皮管式止血带,因其管径较细,压 迫范围小,单位面积且所承受的压力较 大,容易造成肌肉、血管和神经等组织 损伤,且压力不易控制,仅能用于下肢 手术,目前已较少采用。
• 3.皮肤灭菌时,消毒液不可注入止 血带下面的皮肤,以免灼伤皮肤。
• 4.止血带使用过程中,要注意手术 室内降温,局部勿用热盐水冲洗, 以免增加组织耗氧量。
止血带与驱血带的使用
12
• 5.止血带充气时应尽快达到所需 压力,以免在动脉血流被阻断前 造成浅静脉的充盈;放气时应缓 慢,并适当加快输血补液的速度, 避免放气过快,造成流注到肢体 内的血量多于平时正常情况下的 血流量,导致血压下降,对已有 血容量不足的患者,易发生危险。 在两个肢体同时进行手术时,不 宜同时放松止血带。
止血带与驱血带的使用
9
• 2.时限
• 止血带一次使用的时间上肢不得超过1 小时,下肢不得超过1.5小时。如手术 时间较长,可在达到上述时限时,先用 盐水纱布填塞于切口内,并以手对创面 维持一定压力的压迫止血,然后放尽气 囊内气体。10分钟后,再充气至原有压 力高度,开始第二个止血带时限。若手 术时间很长,可连续应用此法,但总时 间不得超过4小时。
• 1.压力 止血带所使用的压力要根据局 部软组织厚薄、患者年龄、肢体周径 大小局部动脉收缩压的高低而定。
• 一般成人上肢手术时,气囊压力应维 持在33.3~40kpa(250~300mmHg); 下肢手术时,压力应维持在46.7~ 5 5 . 3 kpa(350~400mmHg)。 应 用 于 儿童时,其压力应适当减小。
止血带与驱血带的使用
10
(五)提示与讨论
• 1.患肢有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 脉血栓形成、严重动脉硬化及其 他血管疾病者,幼儿和明显消瘦 患者禁用止血带;肢体有感染, 肿瘤及血管病者,禁用驱血带。 驱血带对肢体的压力应与止血带 大致相同。
止血带与驱血带的使用
11
• 2.前臂及小腿因双骨之间有骨间动、 静脉,故不宜在前臂或小腿绑扎止 血带,否则达不到止血带效果。
止血带与驱血带的使用
13
• 6.止血带使用的压力及时限均应严 格按标准掌握。压力过低不仅止血 不完全,而且可造成神经干内静脉 瘀血及出血性浸润;压力过大,可 造成神经干挤压伤,时间过长可造 成神经及肌肉等组织长时间缺血缺 氧而造成严重后果。
• 7.手术完毕时,需将止血带完全松 解,彻底止血后,方可缝合切口。
条绑扎在指(趾)根部。
止血带与驱血带的使用
7
• 2.使用方法:
• (1)于皮肤消毒前,在绑扎止血带 的部位,须先用纱垫包好,作为衬 托,然后将止血带紧贴衬垫外平顺 地缠扎紧,外用绷带缠绕加固。
• (2)用橡皮驱血带驱血后,将气囊 快速充气至一定压力,再除去驱血 带。
止血带与驱血带的使用
8
• (四)压力及时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