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外贸企业发展前景

中国外贸企业发展前景

中国外贸企业发展前景
中国外贸企业发展前景
中国的外贸改革,是一个下放进出口权力和调配出口刺激措施的过程。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经营进出口是一种权力,是一种地方政府利益的体现。

因此,到今天的市场环境下,在供过于求的竞争下,用这种机制建立起来的外贸企业必然面临着许多问题。

外贸企业的问题,大部分与普通的国有企业一样。

但是,由于相当部分外贸企业是仅靠特权建立起来和生存下来的,在国际市场上毫无信息和市场营销优势,在国内毫无资源和生产效率优势,它们面临的问题,可能比一般的工业企业更为严重。

具体说来,外贸企业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外贸企业太小、太多,无法建立与外部市场的直接联系,不能适应外贸出口规模经营的特点,阻碍规模效益的实现。

第二,造成众多外贸企业分散经营下的大量重复性开支,包括在国内外重复设置机构。

第三,重复性开支太大,大家都不得不去搞多样化经营,形成出口中小而全、低水平的重复经营状况。

第四,在低水平下,外贸企业为了生存,不得不过度竞争,造成出口秩序混乱、抢购竞销、国外反倾销案越来越多。

即使国家的出口扶持政策有所缓和,这些先天不足的企业估计都很难生存。

如果今后外贸进出口企业实行登记制度,更多的生产企业自营出口;或者工业企业选择外贸代理制,它们也更多地选择那些在国外有分支机构、信誉好、实力雄厚的大型外贸企业。

到时,相信大部分只做外贸的国有外贸企业的经营状况会继续恶化。

所以,正如整体经济层面的国有企业改革一样,目前外贸企业也面临一个改革和重组的时期。

外贸企业下一步的改革,必须是重新整合、调整,消除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放权造成的弊端,从微观层次上重塑适合新的市场环境出口经营机制。

中国外贸企业的改革,应该经历一个行政垄断集团,到行政分权和经济分权,再到经济集中的过程。

经济上的集中,指的是分散的
小公司逐渐集中,加强大企业的建设,让大型外贸公司逐渐掌握主
要业务量。

在大公司和小公司之间形成合理的分工,以大企业的多
样化、规模化经营和小企业的专业化、灵活化经营相结合,逐步培
养出有国际竞争力的外贸企业来。

外贸企业的集约式经营,面临着两个方向。

一个是走日本的综合商社式的道路,以贸易为龙头,组建贸、工(农)、技一体化的企业
集团;一个是走工业跨国公司的道路,以工为龙头,组建工、贸、技
一体化的企业集团。

这两个方向,在理论上是不矛盾的,在政策上,似乎也不存在矛盾,外经贸部的文件每次都将它们相提并论。

但在
实际操作上,却有相当大的'矛盾之处,因为其中涉及到中国的体制
性的和结构性的因素。

综合商社的道路更多体现了外贸公司的利益,大型专业外贸公司希望以自己为主导,尽快建立日本式的综合商社,但因条块利益分割,进展并不顺利。

而走工业跨国公司式的道路,
因为中国的工业集团还没有大规模走向国际,其动作幅度还不大。

综合商社最早产生于日本,二战以后,伴随日本外贸的发展,获得较大发展,主导了日本对外贸易的一半以上。

70年代以后,日本
综合商社被韩国等新兴工业化国家移植和模仿,其中一些取得了较
大成功。

目前,日本著名的综合商社有三菱商事、三井物产、伊藤
忠商事、信友商事、丸红、日商岩井等9家,韩国的有三星物产、
现代商事、大宇株式会社、乐喜金星商事等7家。

近年来,中国开始在国家和省两级审批试办综合商社试点。

但是,两年来的实践表明,综合商社的试点进展极其缓慢,基本没有达到
整合外贸出口的目的。

综合商社试点进步缓慢有深刻的原因。

目前阶段,中国并不具备兴办日本式的综合商社的条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