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25《短文两篇》多角度教案人教新课
标版
创意说明:
诵读较之一般朗读,更有助于积累素材、培养语感,在诵读中体现声律气韵,体味文意文采,进而领悟情感旨趣,它是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
教师如能多角度、多形式、灵活地引导学生诵读,文言文的教与学势必呈现新气象。
教学步骤:
一、导入,简介作品。
二、对照注释读,读准读顺。
三、设疑式读,初知解疑。
默读,随时提出词句理解中的疑问,同学间互相解答。
教师点拨重要词句。
四、翻译式读,理解内容。
同桌合作,读原文,讲译文,或说译文,对应读原文,要求逐字逐句地读、讲。
五、讲故事式读,体味情趣。
两篇短文,故事性强,适于以讲故事的口气读。
可指名上台,以读代讲,语气、语调、语速要似讲故事。
六、想象式读,认识人物。
可拓展的想象点: 1.夸父的外形、夸父口渴之态,夸父饮河、渭的模样,手杖化为邓林之景……2.两小儿对话的表情、孔子被笑后的神态、辩斗的气氛……
七、删减式读,思考道理。
教师删“弃其杖,化为邓林”和“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句范读,引导对比原文,思考夸父的精神及两小儿、孔子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八、对比式读,深化理解。
比较两文: 1.各用一句话概说内容。
2.各用一句话评价人物。
3.各用一句话阐明主题。
4.各用一句话表述人物刻画的方式。
5.用一句话述说读后的共同感受。
九、自由诵读,竞背《夸父逐日》。
【教学设计B】
创意说明:
教学这两篇短文,不仅要讲明字词、疏通大意,更要引导深入探讨,在合作中研究一系列相关问题。
这种研讨式教学,能启迪学生的智慧,活跃学生的思想,开阔学生的思路,从而充实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步骤:
一、熟读课文,启发思考。
这两篇文章浅显易懂却蕴含丰富。
你能发现文中有些什么吗?
有生动的人物,有丰富的想象,有浪漫的夸张,有太阳的知识,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豪气,有初生牛犊不畏虎的锐气……
请搜集需要的信息和资料,或通过思考,说说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评价。
二、提供选题,小组合作。
说夸父/说夸父其杖
说两小儿/说两小儿的“笑”
说孔子/说“孔子不能决”
说神话/说太阳/说太阳距离人远近
三、各组推荐一人,全班交流,集体评价。
【教学设计C】
创意说明:本创意着眼于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材料。
《夸父逐日》奇特的想象、浪漫的夸张,适于扩写。
《两小儿辩日》以对话形式展开情节,充满童趣,适合演编。
这样设计既观照了两文自身的特点,也活用了教材。
教学步骤:
一、学《夸父逐日》,创造点:扩写。
1.教师范读,讨论归纳神话特点。
2.轻声吟诵,补充想象一些细节。
3.用白话扩写夸父逐日的故事。
二、学《两小儿辩日》,创造点:改编。
1.齐读全文,了解以对话推动
2.自由朗读,想象人物的动作、表情。
3.用话剧或小品的方式改编《两小儿辩日》。
三、范文交流、评点。
优秀文章张贴到教室墙后,可鼓励毛遂自荐者共同上演改编的优秀剧本。
【资料整合平台】
1.课文扩读材料
太阳/吴冠中
(选自《短笛无腔》,原文略)
使用建议:课文表达人类探索自然原始美好的愿望,这篇散文更多透射今人对太阳理性、辩证的审视与思考。
可作课文延伸材料阅读,体会古今绵延不息的探索精神,从中窥见人类认识自然的漫长历程。
2.相关资源材料
神话是最早的口头叙事文学之一。
是人类在生产力低的情况下,不能科学地解释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矛盾、变化而以非现实的想象和幻想来表现对自然力的征服和支配,如我国古代的《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等。
它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自然力的实际上被支配而消失,但它叙人、叙事的艺术传统,在后世小说创作中得到了继承和发展;丰富的想象、夸张的手法及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尤其影响了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25《短文两篇》教学案1(无答案)新
人教版
教师寄语:在人生的旅途中,要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一种敢于挑战的精神,才能取得成功,赢得胜利!
第一课时
夸父逐日
知识和能力目标:
五、了解神话特点
六、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课文
过程和方法目标:
5、了解文言文的省略现象,理解、积累并掌握文言词汇及句子的意义。
6、理解短文所蕴含的人生哲理,懂得事物具有多面性,要敢于思考,大胆质疑,实事求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4、感受夸父勇敢、坚强、敢于牺牲的精神。
5、体会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
学习重难点:
1、体会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
2、积累并掌握重点文言词汇及句子的意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预习反馈
1、《夸父逐日》是一篇()(体裁),《夸父逐日》选自《》。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比赛背诵。
二、自主学习
1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区解释加粗的字词。
逐走()入日()欲得饮()化为邓林()河、渭不足()饮于河、渭()北饮大泽()弃其杖()
3区翻译重点语句
1、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2、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林。
三、交流提升
4区夸父是怎样一个人物?
5区《夸父逐日》从哪些方面看出它的想象力与神奇性?(原文回答)
6区《山海经•大荒北经》中记载:“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即日光),逮之于禺谷”,那么夸父逐日的行为是自不量力吗?说出你的看法。
7区《夸父逐日》表达古代人民怎样的愿望与精神?
8区夸父追日对后世影响很大,人们常用“夸父逐日”或“夸父追日”比喻什么?能以古诗文中名句做证吗?
9区《夸父逐日》文辞简约,却给人丰富的想象。
对于结尾“弃其杖,化为邓林”这个情节,你是如何理解的?
四、浏览巩固
五、达标检测
1、解释加粗线的词语。
逐走()欲得饮()北饮大泽()道渴而死()弃其杖()
2、翻译句子。
河、渭不足,饮于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
3、《夸父逐日》选自《________》,这部书的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________知识,其中保存了不少远古的________。
4、背诵课文
六、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