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运河XX市区段改线工程JHCZQ-6标——XX大桥墩身施工方案中港三航局京杭运河XX市区段改线工程JHCZQ-6标项目经理部2006年09月12日目录1.概述2.施工平面布置3.施工进度计划及保障措施4.材料、设备、人员进场计划、资源的安排及资金流动计划5.项目管理组织设置及人员分工6.施工安排和方法总说明7.主要施工工艺8.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控制方法、手段9.安全保证体系附件:生活办公区域布置示意图生产区域布置事宜图墩柱施工进度计划表1.概述1.1 工程简述京杭运河XX市区段改线工程—XX大桥位于XX市武进区武夷路武进电子研究所附近,XX 路大桥同时上跨京杭运河、312国道及规划运北路。
桥梁中心桩号K2+000,交叉中心运河里程K15+230.388,XX路大桥与京杭运河航道、312国道夹角均为82.8°。
XX大桥工程桥梁分北引桥、运河主桥、南引桥,另外在运XX北两侧各设置两座人行踏步桥。
包括桥台侧墙在内,全桥总长617.78米,桥梁起点桩号K1+691.11米,终点桩号K2+308.89米。
桥位平面在桩号K1+802.49米以南处于道路平曲线上,其余均位于直线段上,桥梁竖曲线顶点设置在运河中心线,两侧对称设置3%纵坡,竖曲线半径3000米。
1.2全桥墩身工程数量2.施工平面布置2.1办公生活设施我部将在主桥东侧K2+055附近布置项目部施工营地,内设12间彩钢板房办公室、8间彩钢板房宿舍及其它生活办公等附属设施。
另在项目部办公区域南侧设桥梁工程队生活区,东西向设11间双层彩钢板房宿舍,南北方向设12间单层彩钢板房宿舍及其它生活附属设施。
2.2钢筋、模板加工棚钢筋堆场及加工场设置于东侧京杭运河拆迁X围内,占地面积40×50米,模板加工棚设置在钢筋加工棚的东侧,占地面积50×50米,四周用钢丝网封闭,并在南侧进场道路处留有进出口。
2.3搅拌中心及料场在东侧临近XX大桥施工临时道路和新312国道的地方建立搅拌中心,在搅拌中心的东侧分别设黄砂堆场和石料堆场,其中黄砂堆场占地面积25×40米,石料堆场占地面积25×60米,中间用砖砌墙进行隔离。
2.4临时供水供电本工程生活用电、搅拌中心施工用电以网电为主,与当地政府、供电部门协商就近接线引至现场,接表计量使用。
生活用水拟由附近自来水管道引入。
施工用水取附近池塘,当以上取水有困难时,考虑由附近自来水管道引入。
3.施工进度计划及保障措施3.1施工进度计划墩身施工必须在其下部承台完成后进行,现场承台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必须分阶段施工。
主桥连续墩7#、8#的部分承台已施工完毕,我部计划于9月中旬先行施工7#墩右幅墩身,并于10月初完成主桥连续墩共计4个墩身的浇筑。
其它墩身的施工现根据承台的施工计划也作初步安排。
详见《京杭运河XX市区段改线工程JHCZQ-6标墩身施工进度计划表》。
3.2施工进度保障措施3.2.1 施工组织1)我们将对项目实施动态计划管理,及时对工程进度实施跟踪检查和调整。
2)为确保本工程进度计划的实现,现已组织好人员、材料和机械设备的调集与进场。
3)积极开展多种多样的劳动竞赛,制定节点工期目标,不断掀起施工高潮,以加快工程的施工进程,不折不扣地完成业主指定的每个节点工期要求。
3.2.2 科学管理1)提高机械化、标准化的施工水平,实现快速施工。
在组织施工时,结合机具配备情况,工程进度要求和工程特点,因地制宜合理布置和安排施工设备,提高综合机械化水平,并加强机具设备维修保养,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充分发挥机具设备的作用。
2)科学、合理地安排施工计划,组织连续均衡而紧凑的施工。
我们将在项目部内部建立岗位目标责任制,明确各岗位的分工与协作,加强监督与考核,以此来调动施工管理与施工生产人员的积极性,增强其工作的责任感,提高施工生产的效率。
同时,我们还将加强计划实施的监督和总结工作,对工程计划的实施进行监督,并定期召开生产会议,及时协调生产安排,及时调集人力、材料和机械设备,集中力量保障关键项目工期目标的实现。
把批准的计划及时向全体职工传达,交待任务,层层落实,指出完成计划的关键问题,并发动群众提出完成计划的具体措施和合理化建议,开展劳动竞赛,使按时完成计划指标成为全体职工的自觉行为。
3)加强材料设备的适量储备和调度,及时发现施工各环节中的薄弱点予以平衡。
充分组织好材料的供应。
4.材料、设备、人员进场计划、资源的安排及资金流动计划4.1材料进场计划4.2主要设备进场计划4.4设备、人员、材料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投入本工程的施工机械设备和工具,我局统一调配,从江阴、XX、X家港等地转入本施工现场,由施工车辆直接载入工地。
参加本工程施工的员工将乘坐汽车进入工地。
钢材、木材、水泥、砂子、石子等,包括其它周转材料均由陆上运输,通过现有的交网直接送入施工现场。
5.项目管理组织设置及人员分工为了确保安全、优质、文明、高效地完成京杭运河XX市区段改线工程JHCZQ-6标的各项施工任务,根据本工程的施工任务和工程特点,我局组建了施工管理班子,将按项目法组织施工,承担对整个工程的过程控制,项目部下设“工程技术”、“安全”、“质检”、“物资设备”、“计划经营”、“财务”、“办公室”等七个职能和保障服务部,及一个“测量班”、一个“试验室”。
施工组织机构具体详见下图:6.施工安排和方法总说明6.1施工安排墩身的施工由两个结构工程队完成,其中主桥部分(6#~9#墩柱)由结构一队完成,引桥部分(1#~5#,10#~14#墩柱)由结构二队完成。
6.2方法总说明本工程的墩身模板采用厂家统一加工定做的钢定型模板,为减少拼缝,整幅模板由四块组成,在圆导角处拼接。
模板由吊车配合组装,模板根部用1cm~2cm厚的泡沫板做支垫,防止底部漏浆引起烂根。
砼采用一次性浇注成型的方法,混凝土由1m3搅拌楼拌和,橄榄车运输运输到现场,泵车泵送入模。
7.主要施工工艺7.1施工工艺流程图7.2 测量放样与验收利用Leica TC905L全站仪架设在附近的控制网点上,采用极坐标法,按施工图纸的要求在承台顶面,对墩身角点进行放样,由于在进行承台施工时,对墩身预埋钢筋已经进行了放样,这次主要目的在于校核,检查在承台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立柱预埋钢筋是否偏位。
再利用Leica TC905L全站仪架设在附近另一个控制网点上,采用极坐标法,进行校核,以确保立柱平面位置的准确。
利用Leica NA2水准仪对墩身的顶标高进行控制。
放样结束报请监理验收,待验收合格后方可开始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立模结束后,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校核,确保墩身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均满足设计和规X的要求。
7.3 承台顶面凿毛承台顶面凿毛在承台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一般在浇筑结束后24小时)即可进行,在凿毛时要注意,必须人工进行,不得乱凿乱撬,同时凿毛的深度和X围满足要求,保证新老混凝土结合密实。
凿除的混凝土残渣用吹风机或压力水冲洗,特别是立柱预埋钢筋根部的混凝土残渣更要仔细清除。
不得用拉毛代替凿毛。
7.4搭设钢管脚手架钢管脚手架的搭设必须考虑满足施工和安全的要求,对于质量不合格的钢管不得使用,钢管的底部必须支撑在坚实的地基上,用防护网隔离。
脚手架要用斜撑连接,保持整体性。
上下立柱的楼梯搭板必须牢固,两侧应配有扶手和防护网,超过三米的立柱必须设有转向台,搭板的坡度不得超过要求。
7.5 钢筋加工与绑扎钢筋均在钢筋车间配料,集中加工成半成品后用运输车运至各墩柱附近。
根据设计要求,垂直受力主筋接头应错开布置,在任一截面内,有接头(包括搭接、对焊)的受力主筋截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率,保证搭接时不大于25%,焊接、对焊或直螺纹接头时不大于50%。
在绑扎承台整体钢筋时,应考虑墩柱钢筋的位置,如有冲突,应保证墩柱钢筋位置不变,其它钢筋适当避让。
在绑扎立墩柱钢筋时,为确保位置和标高正确,采取以下措施:首先搭设墩柱固定脚手架(该脚手架不影响浇筑混凝土),该架的井口中心必须与放线到垫层面的墩柱中心线垂直,井字型口应根据施工图中墩柱截面尺寸减去保护层的孔径尺寸。
承台面向上0.4m设一道,向上2.5m再设一道。
该二道的中心点和底板中心点三点必须成一线。
井口四角用扣件固定,在井口上平面各设一道定位控制箍,用电焊固定在井口钢管上,然后根据图中设计的间距和规格,再在定位箍上分线,上下吊线垂直一致。
然后根据各个墩柱的设计顶标高,扣除墩顶保护层厚度,从墩柱的钢筋顶端向下量出墩柱的设计高度(至承台面)用石笔划上水平标高控制线,然后再承台模口上平面东西南北拉上水平线,使每根墩柱钢筋上的水平标高控制线和模口水平线二者吻合,间距和标高确定后,用电焊固定。
通过三道固定点,墩柱立筋就不会发生偏位或标高失控,同时也增加了稳定性。
钢筋的交叉点应用铁丝绑扎结实,必要时,亦可用点焊焊牢。
除设计有特殊规定者外,墩柱中的箍筋应与主筋垂直,并相互贴紧。
墩柱中的竖向钢筋搭接时,转角处的钢筋弯钩应与模板成450,中间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成900。
如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浇筑小型截面柱时,弯钩与模板的最小角度不得小于150,在浇筑过程中不得松动。
箍筋弯钩的叠合处,在墩柱中应沿柱高方向交错布置,若是方柱则必须位于箍筋与柱角竖向交接点上。
钢筋与模板之间必须设置保护层垫块,垫块应与钢筋扎紧,并互相错开。
呈梅花状布置,务必保证主筋的保护层满足要求。
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对已安装好的钢筋及预埋件(钢板、锚固钢筋等)进行检查。
7.6 模板1.模板制作:本工程的墩柱模板有4种规格,各种规格的墩柱均采用钢质定型模板。
其中7#、8#的规格较大(8.5m×3m)。
该套模板为了减少墩柱混凝土成型后的模壳拼缝的痕迹,采用四大块组合拼装,Ф18单头螺栓、间距25cm紧固;钢模的外围紧固加强围棱用20#槽钢双拼、在模板的二端各30cm之外,设置间距为80cm的围棱6道。
同时为防止围棱受模内混凝土侧压力而变形。
在3m高的X围内设对拉限位拉杆6排(Ф40),横向8.5m的距离内设对拉限位拉杆6根。
四角的45º锁角拉杆设置6排Ф36双头螺栓,每排4根。
用于墩柱横向限位拉杆合计36根。
对拉限位拉杆的技术措施,用4.5cm尽孔的塑料3m长。
对拉螺杆从一侧的模外穿过模板通过塑料管透出另一侧模外,用1.5cm厚钢板10×15cm作垫板,双螺帽紧固。
该螺栓待砼成型后拆模前抽出重复使用。
墩身上的螺孔,用1:2干硬性水泥砂浆塞实塞严,并对该孔眼表面进行近似大面积颜色的修色,消除明显色差。
2.模板准备:由于模板的加工处理好坏直接影响到墩柱成型后的感观质量,所以在加工模板内表面时,焊缝必须饱满且又不突出表面,用磨光机打磨焊缝时不允许打出凹槽,直到看不出明显接痕,用手摸无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