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监控方案一电视监控系统配置及技术要求1.1 系统配置系统预计设计有24台摄像机(没路视频为点对点传输,光纤接入至监控室),分别设计在厂的主要设备的边界场所安装监控探头进行现场实时监视录像。
监控管理中心单独设置监控室,设置15台46寸监视器监控(整个监控屏分为4×3的电视墙),对整个画面集中监控和存储,并可分别设置客户端浏览实时图像或回放录像。
1.1.1 对于视频录像功能要求:系统分别进行录像.1.1.2 整个电视监视系统共配有24个摄像监控点。
显示终端4×3 46寸电视墙,以多画面分割的形式显示系统内所有数字安防图像,并可以调用任意一幅画面至全屏显示,可同时显示2、4、9、16个画面,并可对任意画面进行放大、缩小操作,画面可切换显示。
应有灵活性,可限制显示区域。
同时系统还配置数字硬盘录像存储设备(实时录像,实时回放)。
1.1.3 传输部分选材根据厂区环境,选用防水、抗干扰的阻燃电缆。
较远的监视点,选型上优先采用光纤。
对于需进行电缆(光纤)直埋的辅设场合,卖方所供电缆(光纤)有铠装护套,满足电缆(光纤)直埋敷设的要求。
1.2 技术要求1.2.1 视频监控系统的视频服务器采用先进的技术,通道之间相互隔离,布置各路视频信号不会相互干扰。
1.2.2 视频监控系统具备良好的扩展能力和接口。
1.2.3 提供适用于该监控系统的中文操作系统的监控终端软件及管理软件。
1.2.4电源全部前端设备以就近可靠的原则在就地取电,需要其它电压等级的电源时,自配电源装置。
1.2.5 设备规范摄像机采用具有日夜转换功能的彩色/转黑白一体化摄像机,具有自动对焦/远控手动变焦、自动光圈、自动背光补偿等功能。
摄像机采用具有日夜转换功能的摄像机,配置自动光圈/手动可变镜头,具有自动光圈、自动背光补偿等功能。
焦距摄像机分辨率H960P或720P,最小照度不低于0.7Lux(彩色)/ 0.02 Lux(黑白),信噪比不低于50 dB。
电动云台分室内型和室外型,要求具有防尘、防水。
摄像机配置防护罩,防护罩美观大方,具有防水、防尘功能。
数字信号及视频信号电缆选用屏蔽阻燃电缆。
传输距离大于300米的视频信号电缆均采用光纤电缆;网络主干交换机与分支交换机之间的通讯电缆采用光纤电缆。
对于电(光)缆需直埋敷设的场合,卖方所供电(光)缆有铠装护套,且满足相关直埋敷设的要求。
1.3 视频监控系统功能1.3.1 实时监视功能在每个监视点,通过控制主机或操作切换设备及显示器,操作人员能监视接入控制主机的有关监视区域的视频图像,所显示的画面是实时的、操作界面为全中文。
显示器均可按预置设定的流程成组(如四画面一组)或单独自动巡视各监视区域,也可手动定点监视重要区域。
在每路视频图像上,均能叠加日期、时间、摄像头号、监视区域名称等。
对单路、多路图像的清晰度、色调饱和度、对比度、分辨率等设置连续可调,每一路图像可单独调整清晰度、灰度等级、色彩饱和度、分辨率。
在每个监视点,通过控制主机及显示器,操作人员可对摄像机及云台进行远程控制。
操作人员可以在任意一个显示画面上显示任意一个摄像机的图像,或对所有的图像根据预制设定进行单画面轮流巡检,也可以进行四画面分组巡检。
1.3.2动态存储功能系统满足多画面同步实时画面存储,提供多种画面存储方式,可根据不同区域的防护要求进行设置,达到画面清晰,画面存储介质安全,可靠,存储内容可保留足够时间以待事故时检索。
用户可以自己定义画面存储的起始时间、画面存储时间间隔等。
所有的画面存储资料可以存储在硬盘内,也可以通过硬盘进行备份设置。
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要求进行不同等级的画面存储,图像数据保留的时间长短可以根据需求分别予以设定。
画面存储资料具有通用的存储格式,可以备份。
1.3.3历史画面回放功能具备按存储时的图像质量进行回放的能力,回放品质能达到画面清晰。
1.3.4 系统各监视器显示的画面可通过软件设置完成。
1.3.5 通用巡视:摄像机切换序列或成组切换摄像机组,可在任意时间调用到任意监视器、监视器组上显示。
1.3.6 成组切换:将一组(场景相关的)摄像机组同时切换到一组相邻的监视器组上显示。
1.3.7 屏幕显示:在每路摄像机视频信号上可插入显示日期/时间、摄像机号、报警状态及16字符用户可编程标题。
1.4 视频服务器具有画面分割、云台和镜头的控制、数字化存储及网络化视频信号传输功能。
该主机可同时显示1、4、9、16个画面,并可对任意画面进行放大、缩小操作,画面可切换显示;可对摄像机的云台和变焦镜头进行操控;视频服务器的视频输入来自现场摄像机。
1.5 网络拓扑图二工程实施1、概述本工程用户希望达到的目标为:建立一套先进、完善的厂区视频监控系统;针对厂区外围的各安全出口实施实时监控,录制人员出入情况及数据、图像调取查询。
2、工程施工总则2.1施工方案设计依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 16—92《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T 50198—94《智能监控工程程序和要求》GA/T 75--94GA/T 74—94 智能监控系统通用图形符号2.1.1家属区监控布线施工方案确定工程项目小组对施工现场进行勘测,结合施工图纸,确定施工方案;用户组织有关领导和技术人员对施工方案进行评定。
项目经理组织施工人员、工程所需材料,依据双方签定的施工方案和施工图纸进行施工在施工过程中由项目经理做好施工日志,更准确的把握好施工质量、进度;整个工程竣工后,由项目经理向业主单位提交工程验收申请,组织双方有关人员对工程进行验收、评审;关于施工的几个需要说明的重要问题本方案的设计是根据业主单位目前的需求,由业主单位和本公司双方共同商定,方案的执行需经过双方的同意;本方案包括施工的内容及方法。
内容主要有:管道预埋敷设、线缆敷设、设备安装系统联调等,具体内容详见后面的文字描述。
业主单位如需更改设计(监控点数量、布线位置等),应提前书面通知施工单位,以便施工单位施工;并做好施工变更签证,以作为竣工后验收的依据。
在施工当中做好随工验收记录,以作为竣工后验收的依据。
本公司施工项目小组严格按照本施工方案进行施工,若遇到不可预见的情况发生,由项目组长和本公司的项目副组长共同协商解决,并做好记录签证。
关于施工工期:施工的工期按“施工进度计划”进行,如果在实际施工当中受到甲方其他土建、装修等工程的影响,导致暂时停工的,工程工期将顺延。
本方案未涉及的内容,由双方协商解决,并填写补充方案。
2.2施工现场配合2.2.1施工现场要求业主向我方提供已完工部分工程的图纸及相关资料。
业主向我方说明有关的现场规章制度。
我方严格遵守施工现场的各种规章制度。
2.2.2施工现场协调业主单位应指定专人负责与我方项目经理联系。
我方将积极主动与业主单位做好配合工作,配合施工现场各方的管理工作、组织协调、施工进度。
业主单位派人员协助我方现场勘察工作。
2.3施工现场勘察2.3.1现场勘察内容对布线各部位的所有出入口的位置、安装位置、用途、数量、重要程度、要进行勘察记录;勘察现场确定安装点的位置,监视范围和图像质量符合要求,方可作为预定安装位置;对安装高度、出线口的基本位置应做标记;2.3.2勘察记录勘察后要按有关规定和现场实际情况绘制以下工程图,图上标明有关尺寸,图形符号应按规定绘制。
各种器材、设备的数量和安装位置平面图。
中心控制室平面布置图以及控制室管线进出位置图。
勘察后应填写勘察记录,勘察记录应作为正式文件存档,并有甲、乙双方技术负责人签字。
3.工程施工流程3.1线缆的敷设和保护3.1.1线缆的敷设:线缆的型号、规格应与设计规定相符。
线缆的布防应自然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接头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的挤压和损伤。
线缆两端应贴有标签,应标明编号,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
线缆的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电缆的弯曲半径至少为电缆外径的6--10倍。
主干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至少为电缆外径的10倍。
光缆的弯曲半径至少为光缆外径的15倍。
电源线、各种线缆应分隔布放。
线缆间的最小净距符合设计要求。
线缆与电力线最小净距注:双方都在接地的金属槽道或钢管中,且平行长度小于10米时,最小间距可为10mm。
3.1.3布放电缆管道面积利用率:线缆外径为5.6mm,截面积为:A=0.79D2=25mm23.1.4电缆布放最大数量:3.2安装说明3.2.2水平布线水平布线系统主要包括从现场设备到中心主机的走线路由,水平配线系统的总体施工要求如下:布线过程中缆线的施工应尽量避免扭绞、打圈接头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的挤压和损伤;线路的走线要作好外观防护、防雨、防火、防鼠。
户内使用线槽保护,户外线管保护。
缆线两端应贴有标签,应标明编号,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缆线终接后,应有余量,水平配线系统在设备端预留的线长为30cm-80cm,管理配线端预留的线长为3-5m;各种端接设备应接触良好;3.2.3设备中心设备中心布线主要包括监控中心的走线路由,施工要求如下:设备间应提供不少于一个220V、10A带保护接地的单相电源插座。
设备工作台及控制箱安装完毕后,垂直偏差度应不大于3mm,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各种设备安装符合有关规定的技术要求。
3.2.5前端设备的安装一般要求按安装图纸进行安装。
安装前应对所装设备通电检查。
安装质量应符合《电气装置安装工程及验收规范》的要求。
摄像机的安装1) 安装前应对摄像机进行检测和调整,使摄像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 摄像机应牢固地安装在云台上或固定位置上,所留尾线长度以不影响摄像机为宜,尾线须加保护措施。
3) 摄像机安装过程中尽可能避免逆光摄像。
4) 在搬动、安装摄像机过程中,不得打开摄像机镜头盖。
5) 安装固定摄像机时,可参考以上要求。
3.2.6中心控制设备的安装监视器的安装监视器应端正、平稳安装在监视器机柜(架)上。
应具在良好的通风散热环境。
2) 主监视器距监控人员的距离应为主监视器荧光屏对角线长度的4~6倍。
3) 避免日光或人工光源直射荧光屏。
荧光表面背景光照度不得高于100Lx。
4) 监视器机柜(架)的背面与侧面距墙不应小于0.8m。
控制设备的安装1) 控制台应端正、平稳安装,机柜内设备应安装牢固,安装所用的螺钉、垫片、弹簧、垫圈等均应按标装好,不得遗漏。
2) 控制台或机架柜内插件设备均应接触可靠,安装牢固,无扭曲,脱落现象。
3) 所有引线设备连接时,均要留有余量,以便维修和管理。
4.工程施工计划进度4.1工程准备1人员配备:项目经理,工程小组成员。
项目经理:1人,由具备丰富监控系统施工集成经验、较强的工程组织能力的工程师担任,主要负责协调与业主单位的关系,组织施工人员按计划进行工程施工,对施工质量、是否按期完工、以及施工记录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