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生人生目标解读

大学生人生目标解读


如何分解目标
1.剥洋葱法 像剥洋葱一样
现在该做些什么?
大目标→小目标→更小的目标→即时目标。
总目标→5-10年长期目标→2-3年的中期目标→ →六个月至一年的短期目标→ →月目标→周目标→日目标 2.多杈树法 树干代表总目标 树枝代表小目标 树叶代表即时目标。
目标的实施
如果一味的只知道朝自己的目标前进, 没有一个周密的计划,就会走很多弯路, 实现的过程会变得十分艰辛。 按照自己制定目标的优先级别, 分解目标,做好行动的计划, 制定好时间表
人生目标:
人类、国家、社会、集体、家庭、个人等 不同的角度确定,与个人的价值观及人生 追求密切相关。 一个人应该明白自己的使命,清楚自己的 主要人生角色,然后根据使命宣言和人生 角色确定目标。
个人目标金字塔
目标金字塔
年度目标 人生目标 季度目标 20年目标
10年目标 月度目标 3-5年目标 每周目标
首先我们都是在校大学生,自然就该清楚我们首要的目标是什 么,不要盲目的确定自己的目标。只有认清了自己再确定目标才 会不偏离大的方向。
2.制定目标:
制定目标是还要明白,目标不是远不可及达不到的,也不是触 手可及的,是要经过一定的努力有望得到成果的。
3.核对目标:
制定完目标后要查看,自己所指定的目标,是否合理(可以参 照“目标管理组成原则 ”)。
谢谢大家
目标名言
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 ——吕氏春秋
一万个人共射一个目标,目标必然 会被射中;所有的人都朝着一个共同 目标努力,没有达不成的绩效。
没有目标的船,任何方向的风都是逆风……
大学阶段的主要目标
21世纪的大学生必须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 组织提交了报告: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每周目标 使命宣言 角色 角色 目标
目标 计划
行事历
下年目标 每日目标
授权
个人的近期目标:3-5年以内的目标 应与人生目标一脉相承。 根据人生目标的分解和个人所处 的人生发展阶段来确定。 个人的近期目标相对而言比较明 确,较为容易确定。
大学生:
年度目标 → 年级目标
学期、月、周、日的时间序列 ↓ 计划安排 ↓ 时间管理的有效方法 ↓ 保证目标的实现
三、学会共同生活
(1)具有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善于同别人和睦相处。 (2)要学会同不同文化、不同政治观点和宗教信仰的 人们和平相处,共同发展。
四、学会生存
在现代社会,学会生存 就要使个人的身心获得全面的发展。 (1)健康的身体 (2)发达的智力 (3)劳动的技能 (4)维护社会安宁的品德 (5)审美的意识和情操 (6)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自我防卫的能力......
10%
3%
美国耶鲁大学的调查结果: 3%有清晰长期目标的毕业生 20年后 他们挣的钱 > 剩下97%的毕业生挣的钱的总和
目标,像分水岭一样,
轻而易举地将资质相似的人分为:
少数卓越精英
多数平庸之辈
主宰了命运
2014年 660万大学毕业生 我们将成为其 中的一员,应该怎 么办?
目标的确定
1.认清自己的角色:
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应该能够分清,我们现在的角色,和与角色相对应 的目标了。 一旦确定主要的人生角色,你就能清楚地掌握全局。 接着,还要订定每个角色的长期目标。 这些目标必须反映你真正的价值观、独特的才干与使命感。 角色与目标能赋予人生完整的架构与方向,假定你还缺少这么一份个人使 命宣言,现在正是开始撰写的最佳时机。
提出:适应未来社会需要, 年轻人要做到四个“学会” 一、学会认知 学习不仅仅是要掌握知识, 更重要的是学会掌握知识的能力和方法,
学会如何去学习。 (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
二、学会做事 学会应用所获得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种实践能力实际上还具有创造精神,勇于 克服困难和善于同别人协作等心理品质联系 在一起,是一种综合能力。
大学生之人生目标
电信学院
崔雨轩
2014年2月
1
目标的重要性
美国哈佛大学曾做过一个调查。
对象: 一群年轻人,智力 学历 环境 时间: 长达25年 内容: 结果:
跟踪调查
规划对人生的影响

比例 27% 60%
25年前 没有 目标 目标 模糊 清晰 较短期 的目标 清晰 长期的 目标
25年后 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 过得很不如意,抱怨社会不公平 成为社会大众群体, 平凡地生活着 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 各专业领域的成功人士,事业有成 几乎都成为各领域的顶尖人士、 社会的精英和领袖
学习目标的制定
中长期目标: 课程考试 技能证书 毕业证书 专升本 留学 职称 资质
中期目标(年度目标):
近期目标: 学期目标 月度目标 周目标
就业目标
1.毕业去向的主要形式 升学、出国留学、就业、自主创业、继承家业、 国家和地方支持就业项目、应征入伍等 2.地域的选择 3.行业与职业的选择 4、待遇与职业发展机会的选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