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福独立写作正文段如何拓展
托福写作技巧——因果关系论点如何写
如何避免我们在解释中常犯的这两种问题,大家只需要知道解释的本质就行了。
什么叫解释?我们说过,任何独立写作的主题句,其实都是一个小的因果关系,都是A能带来B,我们怎么能证明——A能带来B呢,其实我们要做的非常简单,只要找到一个中间点C,如果这个中间点C确定下来以后,我们说话的顺序就完全是固定的: 第一句话是A能带来C,而第二句话就是C能带来B。
或者我们作一个比方,把逻辑链想象成要搭一座桥,A 是河的左岸,B是河的右岸,你如何让河的左岸和右岸联系到一起呢?很简单,找到一个桥C,只要C固定下来,第一句话A能带来C,第二句话C能带来B,这个解释就算是完成了,而且非常地有细节,非常地完整,
再回到两个失败案例上,我们先从生活的例子开始看起。
日常生活中想要去解释的时候,比如说,一个男孩想要表白的话,最常说的一句很朴素的话就是你要做我女朋友。
他要说服对方,你要做我女朋友。
其实他要建立的是,你和女朋友的关系,那他往下就会要找到一个中间点C,他可能往下接着会说,因为我觉得你萌萌哒。
所以整句话是,因为你萌萌哒,所以你要做我的女朋友。
这个时候你会发现这个孩子好像还真的少说了半句话,他的逻辑链,其实少了后半条,叫,萌萌哒的女孩才能做我的女朋友。
那他为什么在日常生活中,为了证明你要做我女朋友的时候不再说后半句呢,因为我们觉得,萌萌哒的人才能做我的女朋友其实是一个common sence的东西。
也就是说,只要你不说,别人全部都能听懂,那这样子的话,我们就会潜意识中就会省略后半句。
但是,省略不代表没有,这在逻辑学中,叫一个unstated premise就是没有一个说出来的前提,没有说出来不代表它不存在,只是我们没有说出来而已。
或者是我们再看第二个例子,如果你向我说,“他们俩要分手了。
”你要证明是什么,是他们和分手之间的关系。
为了说服我,他们真的要分手了,你可能也会找到一个中间点C。
因为他们俩最近老打架,可能你又不说话了。
但是,从逻辑学的角度来讲,我们还少说半句话,这半句话叫:打架会导致分手。
为什么日常生活中我们就只说前半段他们经常打架,而不说后半段打架会导致分手呢?因为你觉得这非常的common sense.
日常生活中,其实你要建立起A和B的关系的时候,也是找到一个C,只是我们经常少说半句话,因为你觉得是common sense。
但是如果我们在写托福写作的时候,我觉得大家完全可以不用省C到B,因为我们本来就是为了凑词嘛,我们把C到B说出来以后你会直接在多了十几、二十个词,而且你说完以后,别人还会觉得你说话特完整。
再回到刚才那道题,怎么建立高薪不稳定的工作和提高的关系?这个逻辑链的起点,就是高薪不稳定的工作,那逻辑链的终点就是提高,我们要做的很简单,还是找到一个中间点C,这个C其实非常好想。
高薪不稳定的工作会带来什么,让我们变的更强?我觉得非常
简单,可以直接说因为它会给我们带来压力。
所以如果C选定的话,我们说话的顺序完全是固定的。
我们第一句子要讲的是A
能带来C。
也就是说,高薪不稳定的工作,会给人们带来很大的压力。
而我们第二句话要讲的是C能带来B,压力不是一件坏事,压力会让人获得进一步的提高。
成文以后,就是这样两句话,这样两句话虽然不长,但是这样两句话,是一个非
常完整的reason,因为他多出来一个非常新的信息叫C,有这个C的存在,别人就会觉得,你的reason是有细节的。
那往下我们再看,这个reason又非常的完整,为什么呢?我们的主题句是以A开始,B结束,而我们的reason跟主题句完全对应,还是从A开始,B结束,第一句话建立起高薪不稳定的工作和压力的关系。
第二句话建立起压力和提高的关系,我们这样说话的时候,大家还会觉得,我们的语言非常的流畅,原因很简单,上一句的结束,压力,就是下一句的开始,流畅感就是这么产生的。
你会发现流畅的文章总是有点小小的重叠的,
综上我们的reason应该如何写,记住两个词就行,这两个词叫搭桥,主题句是A 能带来B。
你要做的,就只是找到一个桥C,C固定下来以后,我们第一句话就是A能带来C,第二句话C能带来B,这个reason非常地好写,非常地量化,而且它有细节,并且完整。
托福写作技巧——例证段落如何展开
解释之后,剩下我们要进行的就是例证。
怎么去写一个好的例子,我们还是先从
失败的案例开始。
同学们在写例子的时候,常犯的几个错,就是这三个错。
第一个错叫reason和例子没有关系。
比如说我举一个例子,就是刚才的那道题,高薪不稳定的工作,让我们有压力,压力让我们变的更强大,如果我的逻辑链是如此的话,这样写例子,大家觉得和reason有关系吗?
比如说,我叔和我舅,曾经做了一个如何高薪不稳定的工作,他在一个外企,还
有薪水是别人的两倍,但是很可能,因为满足不了公司的要求,随时都有可能被开除,高薪不稳定。
但是,在做那个工作的过程中呢,他认识了非常多优秀的同事,从那个同事身上他学会了很多他们的优秀品质,最后变的更强。
这个例子跟reason是不是有关系?你会发现好像我也是在讲我叔通过做高薪不稳定工作变更强的例子,但是这个例子跟前面的reason完
全无关。
因为他根本就没有提到任何跟压力任何相关的内容。
所以很多同学写文章原因和例子没有关系,是因为原因和例子根据就不是一个逻辑链。
你的原因中,选择可能是C,而在例子中你可能把它变成DEFG。
跟C完全无关的话,这个时候就会让别人觉得,你这一段没有做到统一,例子废话多。
比如还是刚才我叔通过做高薪的工作,变的非常强的例子,如果我已经写完我叔工作如何高薪,如何压力大,如何变更强以后,我还需要在写他变的更强以后,他就可以拿到更高的薪水;变更强以后他成功的概率就会变的更高;变的更强了以后他就可以娶到一个漂亮的老婆,生一堆可爱的孩子... 这些就完全不需要写了。
因为跟我们的逻辑链已经完全无关了,你再去往下扩展,你叔变更强了以后的后续的好处,只会让别人觉得你越写例子越远,它虽然会让你的文章变长,但是长不一定会带来更好的分数,你写的太多跟逻辑链完全无关的内容。
第三个叫例子不具体,很多同学举例子都是这样。
为了证明办公室上班会让我压力大,会让我效率变的更高。
我的例子就变成,以前我叔在办公室上班的时候,效率真的很高,但是我叔一回到家呢,效率就会变的更低。
那再比如,我为了证明做兼职可以帮助大学生找到好工作,我的例子就是我的朋友小明大学的时候真的做了很多的兼职,我的朋友小明最后找了一个非常好的工作。
这种例子真的跟论点有关,没有废话,但是这种例子你写到一百个,别人也不会觉得你有细节,也不会给你高分,因为它不具体,它只是把主题句中的人换成了我叔,我哥我舅,其他根本就没有变过。
主题句是办公室上班效率高,你举个例子就是我叔在办公室上班效率高,这种例子完全没有任何的意义。
所以我们如何去摆脱这三个问题,如何让你的论点和例子有直接的关系,如何避免例子中的废话,如何让你的例子变的非常地具体,大家只要牢记例子的写法是什么就行了。
我们刚才说过,reason的本质叫搭桥,找到一个中间点C,而例子本质叫specify,这个单词翻译成中文就叫具体化。
要具体化的是什么?就是我们的逻辑链中的A、C和B。
我们在写reason 的时候,你会发现A、C和B还都是相对比较宽泛的名词,A是高薪不稳定的工作,C是压力,而B是提高。
而我们在写例子的时候,只需要把A变成具体的什么样的A?把C变成具体的什么样的C?把B变成具体什么样的B就可以了。
比如说高薪不稳定的工作在写例子的时候,你就不能只是简单的说高薪不稳定,你要把它薪水如何高,如何不稳定给讲清楚。
你在说C在逻辑链中只是一个简单的压力,而在例子中就不能只说我叔压力大,你要把我叔压力大的具体表现写清楚。
比如说他每天都有开不完的会;他每星期都有无数deadline需要他去完成;再或者是他还有一堆的同事,每一天都要跟他竞争着同样的一个薪水更高,然后压力更大的工作…而这些都是在细化我叔的压力如何大。
最后我叔变的更强,你也不能只说我叔变的更强,你要把他在什么样的方面变的如何强写清楚,如果你能够这样完成一个例子的话,这个例子就是非常有细节的例子。
到这儿为止,我们就已经把段落展开了。
基本原理说完了,大家看完这些分享以后,其实只需要记住四个字就可以理解我刚才讲的全部内容:第一个词叫搭桥,reason的本质就是搭桥,找到一个C,第二个词叫细化,例子的本质就是细化,把你刚才搭的桥A、C、B从抽象变的具体。
然后你就完成一个非常好的,又统一,又完整,又有细节的段落了。
扫描二维码限时获取免费视频课程。
来源于:时代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