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化学实验方案的改进与创新

初中化学实验方案的改进与创新

实验方案的评价、改进与创新姓名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必做题(100分)1、某学生测定下列实验数据中合理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取了15.57g 氯化钠B.用10mL 量筒量取了9.25mL 水C.测的某样品NaCl 的质量分数是98.98%D.用pH 试纸测得某地水的pH 为7.212、下面关于实验装置(如右图示)的使用方法叙述正确的是( )① 用于排水集气:充满水,由b 进气,a 排放水② 用于向上排空气集气:b 进气,a 排放空气③ 用于向下排空气集气:由b 进气,a 排放空气④ 用于洗气:装入洗液,a 进气,b 出气⑤ 用于测量二氧化碳的体积:充满水,b 进气,a 出水,计算溢出水的体积A.全正确B.②③④⑤C.①③④D.①②③④3、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紫色石蕊能使石灰水变蓝色B.醋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C.黑色氧化铜溶于水生成蓝色溶液D.氢氧化铁能使无色酚酞变红4、下列实验不可行的是( )A.用二氧化碳气体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B.用稀硫酸除去炭粉中的铜粉C.用锌、硫酸亚铁溶液、硫酸铜溶液验证锌、铁、铜的金属活动性D.只用碳酸钠粉末将含有盐酸的绿化该溶液调至接近中性5、下列各项化学实验中,不影响实验结果的是( )A.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不饱和溶液时忘了记水的温度B. 用氯酸钾制氧气时二氧化锰的用量偏少C.用浓硫酸和镁制取氢气D.用大理石和硫酸制取二氧化碳6、下列括号内气体是需检验的杂质,检验方法合理的是( ) A.H 2(CO 2、CO)---→ ----------→ B.H 2(CO 2、HCl)-----→ --------→C.O 2(CO)--→ ---------→D.CO(H 2O 、CO 2)------→ ---------→7、四位同学分别用下列四种方法检验NaOH 溶液是否已变质含有Na 2CO 3,①加少量稀盐酸,无气泡放出,则一定不含Na 2CO 3;②加少量澄清石灰水,有沉淀生成则一定含有Na 2CO 3;③加少量CaCl 2溶液,有沉淀生成则一定含有Na 2CO 3;④加少量BaCl 2溶液有沉淀生成则一定含有Na 2CO 3,其中方法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8、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但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受热分解制得的氧气却常有异常气味。

将这种有异样气味的氧气通入蒸馏水中,再滴加含硝酸得硝酸银溶液,产生了白色沉淀,根据上述事实做出下列结论:①此氧气不是纯净物而是混合物,②此氧气中含有氯元素,③此氧气中至少有一种含氯元素的物质,④在上述反应中除生成氧气外,还生成了其它气体。

上述结论正确的是( )CuO △ Ca(OH)2溶液 AgNO 3溶液 Ca(OH)2溶液 Ca(OH)2溶液 Ca(OH)2溶液CuO △ 浓硫酸A.只有①②B.只有①③C.只有①②③D.①②③④9、在进行鉴别实验时,下面判断正确的是()A.可燃物燃烧时,用冷而干的烧杯罩在火焰上且出现液体,证明可燃物中一定含有氢元素B.向无色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时呈现红色,证明该溶液呈碱性C.加硝酸银溶液于一无色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证明该溶液是盐酸盐溶液D.给某个固体表面加稀盐酸时产生了无色气体,证明该物质中有碳酸根10、右图都是电解水的两个装置。

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甲比装置乙有一个明显优点,这个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乙比装置甲有一个明显优点,这个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显示表明,实验是“未开始”“刚开始”还是“已进行一段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开始电解后,A管将集到__________气体,B管将集到____________气体。

(6)在D处,将使用燃着的木条还是带火星的木条进行检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实验室用铁、氧化铜、硫酸为原料制取铜。

某同学设计两个实验方案:(1)第一个方案所需仪器有酒精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个方案所需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个方案中以第________方案较理想,因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某同学按右图准备好制取氧气的装置(经检验装置不漏气后装入了高锰酸钾)。

然后先使点燃的酒精灯(图中未绘出)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再对准药品加热,当集气瓶里的水被排完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小心将集气瓶移出水槽并正立放置桌面,你认为上述实验操作有没有不合理的地方?如果有,指出不合理的地方并加以改正(不重复叙述正确操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某学生在进行粗盐提纯实验时:(1)四步操作中均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溶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蒸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得到的精盐转移到纸上进行称量___________。

(2)在过滤时,虽然经过两次过滤后滤液仍混浊,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后通过计算发现精盐的产率过低,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1)利用下图装置制取干燥的气体,能进行的实验是:(写药品与产生气体)_______________。

(2)改换其一部分装置: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可以制取干燥的___________气体。

15、某同学用锌粒跟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反应前,检查氢气发生装置,气密性良好。

他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乙试管氢气,经检验,所收集的氢气不纯,但该同学的验纯操作规范正确。

那么你认为造成所收集的氢气不纯的原因可能是(要具体指出操作上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某同学做Ca(OH)2溶液与Na2CO3溶液反应的实验,为使反应完全,先往Ca(OH)2溶液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然后再滴入Na2CO3溶液,欲根据酚酞颜色的变化来判断反应是否完全。

你认为这样做对不对?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某同学为研究铁在什么条件下容易生锈,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

放置一星期后,发现水下的铁钉都生锈了,由此他得出结论:铁生锈只与水有关。

(1)该同学的实验设计是否合理____________,结论是否正确?___________(2)若不合理,请你提出改进方法及正确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甲、乙量同学想通过实验鉴别炭粉和氧化铜两种黑色粉末,各设计如下方案:甲:将两种黑色粉末分别在空气中灼烧,有火星出现并且黑色粉末逐渐减少的是炭粉。

乙:将两种黑色粉末分别放在试管里,通入氢气后加热,有亮红色物质出现的原物质是氧化铜。

你认为最佳方案是__________(填甲或乙),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下面是某同学的三个实验方案和结论,试评价这些方案和结论是否合理,并对不合理的方案和结论提出改进意见:实验目的实验方法与现象实验结论方案与结论是否正确改进意见①证明KMnO4不是KClO3制氧气的催化剂a.加热KClO3制氧气速度慢b.加热KClO3和KMnO4混合物制氧气速度快KMnO4是KClO3制氧气的催化剂②证明盐酸中有HCl=H++Cl-所以溶液有酸性。

a.水中通入HCl气体后滴入石蕊试液变红。

b.HCl气体通入干燥的石蕊试纸不变色。

盐酸中发生HCl=H++Cl-溶液呈酸性③证明金属与盐反应的条件a.钠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有气体和蓝色沉淀产生b.铜丝插入硝酸银溶液,红亮铜丝上有银白色金属析出,溶液变蓝。

排在金属活动顺序表前面的金属能把后面的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CH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抽取该气体作如下实验:(1)在空气中点燃时,发现可以燃烧,产生蓝色火焰。

(2)将燃烧产生的气体通过如右图所示A、B装置,发现A中出现浑浊现象,B中逐渐有蓝色出现。

(3)由此推断,该气体中一定含有CO、CO2、CH4。

上述结论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应该怎么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装置的排列顺序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应该如何排列:_______________。

在(1)、(2)实验外,还应增加一个实验,是将气体__________________。

21、如下图所示:(1)电源负极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正极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初用排水法收集外,该气体还可采用_____________法收集。

(2)装置C内的液体是____________,起__________作用。

(3)装置D硬质试管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图中多余的装置是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某学生利用一支底部有破洞的试管和一个广口瓶组装成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如右图所示),在铜网上应盛放___________,广口瓶中应盛有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