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行测言语理解片段阅读-态度观点题解题思路.doc

行测言语理解片段阅读-态度观点题解题思路.doc

行测言语理解片段阅读-态度观点题解题思路片段阅读中有一种题型称为态度观点题,即要求考生通过阅读一段文字把握作者的态度观点、倾向性或者对某事的评价。

这种题型考查了考生把握说话人态度、倾向性的能力,在某种程度上与主旨概题、意图推断题的考查要点有异曲同工之妙,都需要考生对于文段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在适当的时候还需要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推理、揣摩。

态度观点题的提问方式通常有:
作者的原意、作者的态度、作者的观点、作者的评价等提法。

常见的提问方式有通过这段话可知作者的观点是、作者支持的观点是、作者认为有无道理、作者认为是否正确、作者对的态度是、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下列说法与文章作者态度不符合的是、符合作者原意的一项是等等。

态度观点题实际上关键在于考核考生把握文段作者态度、倾向性的能力,解题的关键重在理解。

此外有时这种题目的解题思路与主旨概括题的解题思路是一脉相承的,很有可能文中的主题句就是作者的态度、观点以及对某事的评价。

另外一些题目则与意图推断题的考查要点吻合,要求考生把握作者观点的同时就是在寻找作者说话的目的和意图。

不过这类题型还是非常有特色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有些文段作者的观点是鲜明并且直截了当的;有些文段作者并非没有态度观点,而是没有直接明确地表达出来,但是作者对于某事的态度和评价却存在着一种倾向性,通过字里行间的表述间接地表露;有些文段的表述客观
具体,但作者对此并未做任何评价;有些文段涉及了几个问题,作者对于某一问题是存在明确的观点和评价,而对于另一问题却未做任何评价,只是一种客观的陈述。

以上这些类型都存在于态度观点题之中,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具体题目进行仔细辨别,从而正确选择选项。

针对于以上态度观点题的不同情况,我们加以分类并具体讲解每种类型的解题思路:
一、明确观点
有一些文段的表述会开宗明义地表达作者的观点,通常都会有一些引导词,如我认为、我觉得、作者认为、笔者认为、认为、说等。

如果文段中出现了这些字样,考生要重点阅读这些引导词之后的语句,就是作者的态度观点或者对于某事的评价。

二、隐含观点
有一些文段并非直截了当地提出观点所在,而是通过字里行间的表述隐含着作者的态度观点或者对于某事的评价,通常都会体现作者的一种倾向性,对于某事积极或者消极的看法、评价。

因此考生在处理这类文段时要注意寻找容易出现作者隐含观点的标志及位置,从而确定正确选项所在。

三、没有观点
有一些文段仅仅是对某,一事物、事件或者社会现象进行客观陈述,解释其原因、原理或者表达现状,然而并没有对其进行主观性的评价,此时考
生注意要辨明题目的特点,不要受到提问方式的误导,误以为涉及提问作者的态度观点时就一定存在于原文之中。

此类题目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其文体风格都是客观的陈述表达,涉及的类型主要有说明文、新闻简讯两种。

因此考生在阅读文段时要注意从用词和结构上来辨别文段的文体风格,从而更为准确地判断选项。

四、杂糅观点
还有一些文段涉及了几个问题,作者对于某一问题是存在明确的观点和评价,而对于另一问题却未做任何评价,只是一种客观的陈述,属于观点的杂糅。

从出题的角度讲,题目常常将未做评价的问题设置成提问的方式或者干扰选项,考查考生是否能够清楚地辨识。

行测言语理解片段阅读-态度观点题真题点击
例1、(国考)有一种很流行的观点,即认为中国古典美学注重美与善的统一。

言下之意则是中国古典美学不那么重视美与真的统一。

笔者认为,中国古典美学比西方美学更看重美与真的统一。

它给美既赋予善的品格,又赋予真的品格,而且真的品格大大高于善的品格。

概而言之,中国古典美学在对美的认识上,是以善为灵魂而以真为最高境界的。

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知道,作者的观点()。

A.正确而不流行 B.流行而不正确
C.新颖而不流行 D.流行而不新颖
【答案】C
【解析】一道典型的态度观点题,提问方式为作者的观点。

文中首先援引了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中国古典美学不重视美与真的统一。

接着用笔者认为明确引出作者不同的观点,即认为中国古典美学看重美与真的统一。

由此可知作者的观点既然不同于流行的观点,必然是不流行的,至此就可以排除B、D两项。

而文段的表述中只是列举了援引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并没有第三方对二者进行评价孰对孰错,因此我们无从得知作者的观点是对是错,只能从不流行这个角度推断出作者的观点必定不为大众所熟知,比较新颖。

所以正确答案应该是C项。

【点拨】例1是一道明确提出观点的题目,由笔者认为引导出作者的观点。

实际上是通过一个典型的总一分一总式行文脉络来进行具体阐述,首先提出观点中国古典美学比西方美学更看重美与真的统一;其次阐述说明二者如何统一;最后由概而言之重申观点,即以善为灵魂而以真为最高境界。

因此如果题目涉及作者具体的观点何在时,正确的答案应该是将首尾综合,即作者认为中国古典美学看重美与真的统一,以善为灵魂以真为最高境界。

这个问题值得考生深思,即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深度理解文段表达的内涵,除了解答题目本身之外再仔细观察文章的结构及特征,从出题人的高度去思考文段才能够在日益激烈的公务员考试中立于不败之地!
结合到具体题目中,就涉及一些技巧和方法。

由于例1题目的选项设置中并没有明确考查作者观点的具体内容,因此聪明的考生可以通过解答技巧来迅速辨别答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