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见致病菌

常见致病菌


表皮葡萄球菌 (白色)
金黄色葡萄球菌 (金黄色)
腐生葡萄球菌 6 (柠檬色)
溶血环
血平板培养菌落周围形成全透明溶血环(β溶血)
7
分类
金黄色葡萄球菌 表皮葡萄球菌 腐生葡萄球菌
血浆凝固酶
+


溶血素
+


耐热核酸酶
+


SPA
+


卵磷脂酶
+


分解甘露醇
+


致病力



8
细菌结构
?荚膜—抗吞噬 ?磷壁酸 --介导黏附 ?肽聚糖—保护、抗吞噬、活化补体 ?葡萄球菌 A蛋白 —与肽聚糖共价结合的单链多肽
1
葡萄球菌属
基因与结构 致病性与临床表现 检测与防治
2
葡萄球菌属
-常因堆聚成葡萄串状而得名 -广泛分布于自然界 -多数为非致病的腐生菌或寄生菌 -少数为致病的病原菌 -病原性葡萄球菌一般分布于人的皮肤表面 和鼻咽部 -人带菌率大约为20-50%
-医务人员带菌率可达70%, 且多为耐药性菌株,是医院内交叉感染 的重要传染源
参与了细菌的黏附过程,同时也是形成细菌免 疫逃逸机制的结构基础 —与吞噬细胞的 Fc受体竞争 抗体 Fc 段而形成对吞噬调理作用的抑制。
9
抵抗力
1、耐干燥 (2-3月) 2、耐热 (60℃ 1h、80 ℃ 30min ) 3、耐盐 (10-15%NaCl ) 4、抗菌素敏感 (易形成耐药) 5、碱性染料敏感
3
形态与染色
呈球形或椭圆形, 直径 0.5- 1.5um 。
典型排列呈葡萄串状。 在脓汁或液体培养中 为双球或短链状。
无鞭毛、芽胞。 体内可形成荚膜。
4
培养特性
1、兼性厌氧/需氧 2、营养要求不高,普通培养基 3、脂溶性色素菌落
(金黄色、白色、柠檬色) 4、致病菌溶血现象——? 溶血
5
菌落:圆形、隆起、光滑、湿润 、边缘整齐、不透明 色素:脂溶性,故培养基不着染 据色素不同分类
10
致病性与临床表现
1、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 2、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致病
11
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
致病因素: 血浆凝固酶 葡萄球菌溶素 杀白细胞素 肠毒素 剥脱毒素 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
12
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
临床表现: 化脓性感染:局部感染 全身感染
毒素性疾病:食物中毒 假膜性肠炎 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毒性休克综合征
13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致病
致病因素: 黏质slime、细菌生物膜biofilm
临床表现:医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
泌尿系统感染 败血症 术后感染 医用器械植入后感染
14
免疫性
固有免疫:有较高的固有免疫力 适应性免疫:适应性免疫力较弱
15Βιβλιοθήκ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