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 戊戌变法 (共19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 戊戌变法 (共19张PPT)

———推进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
二、百日维新
1、变法开始的标志: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2、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政治 开放言论, 取消多余的 衙门和无用 的官职 经济 军事 文化教育
发展农 工商业
创办报刊,开 训练新式 办新式学堂培 陆海军 养人才,废除 八股文
材料:“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逼,不 能立国。”“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为中国为言, 若箭在弦,省括即发……瓜分豆剖,渐露机芽,恐 惧国惶,不知死所。”“乱机遍伏,即无强敌之逼, 揭竿斩木,也可忧危。”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3、以下关于戊戌变法内容的表述中错误的 一项是( ) A.设立铁路矿务局、农工商总局和邮电局
B.允许官民上书言事,澄清官治,取消旗
人特权
C.改科举,废八股,各地设立中小学堂,
京师设立大学堂
D.裁汰旧军,精练陆军,创建北洋海军
4、“戊戌变法虽然被扼杀了,但它将统
治中国人几千年的思想打开了缺口。”据
戊戌政变与戊戌变法的失败
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为 首的顽固派的利益。他们掌有实 权,阻挠和破坏变法法令的贯彻。 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囚禁光绪 帝,搜捕维新人士,废除变法诏 令。康有为、梁启超先后出逃。 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 杨深秀、康广仁六人被捕遇害, 史称“戊戌六君子”。这次变法 历时103天因此又被称为“百日 维新”。
结果 意义 戊戌政变,六君子遇害,戊戌变法失败
革)
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1、支持维新派进行变法的清朝皇帝是( A.咸丰皇帝 B.同治帝 C.光绪帝 D.宣统帝
2、谭嗣同被慈禧太后杀害后,街头巷尾的人 们议论纷纷,你认为符合史实的议论是( A.他是洋人的密探,卖国求荣 B.他甘为变法而捐躯 C.慈禧太后杀的是贪官 D.他是没有地方可逃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 发展农、工商业
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有利于国家财政的制度化建设 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 有利于思想的解放及西方思 办新式学堂 想的传入 有利于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和 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军事素质 想一想:变法有利于哪个阶级的利益?得到哪些人的拥护? 变法触动哪些人的利益? ? 资产阶级;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等;地主阶级顽固派
戊戌变法的意义
①在帝国主义侵略日益加深的紧要关头,要求挽救民 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具有爱国和进步的作用。
②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 作用。 ③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结论:资产阶级的改良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帝国主义掀起瓜 背景 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进一步加 深序幕:公车上书(1895年) 戊戌变法的失败,使中国丧失了一次摆脱民族 危机,走向富强的机会。但是维新志士们满怀爱国 发展:组织强学会、创办报刊 戊 经过 热情,为变法奔走呼号,殚精竭虑,他们的行动符 戌 时间(1898.6.11— 合历史潮流,是爱国的、进步的,显示了中华民族 9.21) 高潮:百日维 变 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然而也充分说明资产阶级通过 内容(政治、经济、文 新 化教育、军事一系列变 改良走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法
第6课 戊戌变法
一、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时间: 1895年春 背景: 《马关条约》签订大大加深了民族危机 发起人: 康有为 、梁启超 内容: 反对议和,请求变法 影响: 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严复译述《天演论》
1、维新派的主要活动 创办报刊 组织学会 开办学堂 译述西方著作
2、严复译述《天演论》---物竞天择
“政策创新”转向于“制度创新”。这里的
“制度创新”开始于( )
A.戊戌变法
C.五四运动 ( )
B.辛亥革命
D.国民革命
7、戊戌变法法令中,直接触及顽固派利益的是 A.裁撤冗官冗员
C.开办新式学堂
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D.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此理解戊戌变法的作用( )
A.提过了工作效率
B.起了思想启蒙 C.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D.摧毁顽固派力量
5、“举国鼓舞欢蹈,征求上书,民间疾 苦,悉达天听。”这段话描述的是戊戌变 法是哪项变法法令的实施情况( )
A.开放言论
B.创办京师大学堂
C.保护农工商业的发展
D.准许创办报刊和组织强学会
6、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后,中国开始由
此材料道出当时中国面临内忧(揭竿斩木) 外患(瓜分豆剖)。康有为言辞恳切,光绪帝被 深深感动,表示不做“亡国之君”,让康有为全 面筹划变法。
光绪为什么支持变法? ①巩固封建统治,希望有所作为,不当亡国 之君;
②通过变法从慈禧太后手中夺回最高统治权;
③也有爱国容,说说它们分别所产生的影响? 内容 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 上书言事 影响 有利于革新吏治,使官民参 与政治的积极性提高
中南海瀛台,戊戌政变后,光绪帝被囚禁在这里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谭嗣同
戊戌六君子
刘光第
林旭
杨锐
杨深秀
康广仁
动脑筋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①寄希望于无实权的皇帝身上。
②清朝的大权掌握在顽固派手中,变法触动了 顽固派的利益。 ③袁世凯等人出卖了光绪皇帝。 ④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单薄,脱离人民群 众。(软弱性)(主要原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