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经典诵读古诗课件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经典诵读古诗课件

《大风歌》
西汉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注释
①刘邦:—公元前196年,秦末汉初名将。

②威:威力;威武。

加:凌驾。

③“海内”,四海之内,就是“天下”的意思。

我国古人认为天下是一片大陆,四周大海环绕,海外则荒不可知。

④“兮”表示语气的词,类似现在的“啊”。

⑤安得:怎样得到。

译文
大风刮起来了,
云随着风翻腾奔涌啊!
我威武平天下,荣归故乡。

怎样得到勇士去守卫国家的边疆啊!
《易水送别》
唐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前言】
《易水送别》是初唐诗人骆宾王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该诗描述作者在易水送别友人时的感受,并借咏史以喻今。

整首诗寓意深远,笔调苍凉。

【注释】
⑴易水:也称易河,河流名,位于河北省西部的易县境内。

⑵此地:原意为这里,这个地方。

这里指易水岸边。

⑶别燕丹:指的是荆轲作别燕太子丹。

⑷壮士:意气豪壮而勇敢的人;勇士。

这里指荆轲,战国卫人,刺客。

⑸发冲冠:形容人极端愤怒,因而头发直立,把帽子都冲起来了。

冠:帽子。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⑹昔时:往日;从前。

《东观汉记·东平王苍传》:“骨肉天性,诚不以远近亲疏,然数见颜色,情重昔时。


⑺人:一种说法为单指荆轲,另一种说法为当时在场的人。

⑻没:死,即“殁”字。

⑼水:指易水之水。

⑽犹:仍然。

【翻译】
在这个地方荆轲告别燕太子丹,壮士悲歌壮气,怒发冲冠。

那时的人已经都不在了,今天的易水还是那样的寒冷。

《少年行(其一)》
唐王维
新丰美酒斗十千,
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
系马高楼垂柳边
【注释】
①新丰:在今陕西临潼(tóng)县西北,是出产美酒的地方。

②斗(dǒu)十千:一斗酒值十千钱(钱是古代的一种货币),形容酒的名贵。

斗是古代的盛酒器,后来成为容量单位。

③咸阳:指长安(今陕西西安)。

④游侠(xiá):游历四方的使客。

⑤少:读shǎo。

⑥意气:指两人之间感情投合。

⑦系(xì)马:拴马。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古代少年侠客的日常生活,颂扬了他们的友情和豪爽气概。

《晚春》
唐韩愈
草木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注释
此乃《游城南十六首》之一,作于元和十一年。

此时诗人已年近半百。

不久归:将结束。

杨花:指柳絮
榆荚:亦称榆钱。

榆未生叶时,先在枝间生荚,荚小,形如钱,荚老呈白色,随风飘落。

才思:才华和能力。

译文
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归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竟相争妍斗艳。

就连那没有美丽颜色的杨花和榆钱也不甘寂寞,随风起舞,化作漫天飞雪。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注释】
(1)大林寺:在江西庐山附近。

(2)人间:指庐山下的平地村落。

(3)芳菲:盛开的花,亦可泛指花,花草艳盛的阳春景色。

(4)尽:指花凋谢了。

(5)山寺:指大林寺,在庐山香炉峰顶,相传为晋代僧人昙诜所建,为我国佛教胜地之一。

(6)长恨:常常怨恨。

(7)春归:春天回去了。

(8)觅:寻找。

(9)不知:岂料、想不到。

(10)转:反。

(11)此中:这深山的寺庙里。

(12)始:开始。

【译文】
四月,平地上正是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但高山古寺之中的桃花竟刚刚开始盛放。

我常常为春天的逝去,为其无处寻觅而伤感,此时重遇春景后,喜出望外,猛然醒悟到:原来春天是转到这里来了。

《乐游原》
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
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注释】
1. 乐游原:在长安(今西安)城南,是唐代长安城内地势最高地。

2.李商隐二十五岁时由令狐楚的儿子令狐陶推举得中进士,不久令狐楚死,他得到王茂之的器重,王将女儿嫁给了他。

因为王茂之是李党的重要人物,李商隐从此陷入牛李党争不能自拔,在官场之中异常失意,著名诗篇《乐游原》正是他心境郁闷的真实写照。

3.意:感到。

4.不适:不悦,不快。

5.近:快要。

【翻译】
傍晚以至,我心中有些不惬意,于是就乘坐马车,到古时的乐游原上游玩。

这时望见将要西落的太阳,落日余晖洒向大地,无限美好,可惜已近黄昏,美好的太阳也就渐行渐远了。

《闲居》
唐高适
柳色惊心事,
春风厌索居。

方知一杯酒,
犹胜百家书。

《赠王九》
唐孟浩然
日暮田家远,山中勿久淹。

归人须早去,稚子望陶潜。

《野居书情》
唐韦应物
世事日可见,
身名良蹉跎。

尚瞻白云岭,
聊作负薪歌。

《题秋江独钓图》
清王士禛(zhen)
一蓑一笠一扁舟,
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
一人独钓一江秋。

注释:这首诗描写秋江边渔人独钓的逍遥。

一个渔人,一件蓑衣,一顶斗笠,一叶轻舟,一枝钓杆,渔人一面歌唱,一面喝酒,逍遥中却又深藏着几许萧瑟,孤寂。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注释】
①飞来峰:即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

唐宋时其上有应天塔,俗称塔山。

古代传说此山自琅琊郡东武县(今山东诸城)飞来,故名。

②千寻:古以八尺为一寻,形容高。

③不畏:反用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句意。

④浮云:浮云:暗喻奸佞的小人。

汉陆贾《新语》:“邪臣蔽贤,犹浮云之障白日也。

”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⑤缘:因为。

⑥最高层:最高处。

【译文】
飞来峰上耸立着极高的宝塔,我听说鸡叫时可以看见太阳升起。

不怕会有浮云遮住了远望的视线,只因为人已经站在山的最高峰。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
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
明月明年何处看。

注释
(1)银汉:即银河。

玉盘:指月亮。

译文
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了寒气,银河流泻无声,皎洁的月儿转到了天空,就像玉盘那样洁白晶莹。

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风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