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水监测技术
对于组分较稳定的水体,或水体的组
分在相当长的时间和相当大的空间范 围变化不大,采集瞬时样品具有很好 的代表性。
1. 2. 3. 4. 5. 6. 7. 8. 9.
流量不固定、所测参数不恒定时 不连续流动的水流 特性相对稳定时; 需要考察可能存在的污染物,或要确定 污染物出现的时间; 需要污染物最高值、最低值或变化的数 据时; 需要根据较短一段时间内的数据确定水 质的变化规律时; 需要测定参数的空间变化时, 在制定较大范围的采样方案前; 测定某些不稳定的参数,
中,当采样瓶沉到选定深度时,打开瓶 塞,瓶内充满水样后又塞上。
采样过程应注意: 采样时不可搅动水底部的沉积物。 采样时应保证采样点的位置准确。 如采样现场水体很不均匀,无法采到有代 表性样品,则应详细记录不均匀的情况和 实际采样情况,供使用数据者参考。 4. 测定油类的水样,应在水面至水面下300mm 采集柱状水样,并单独采样,全部用于测 定。采样瓶不能用采集的水样冲洗。 5. 测溶解氧、生化需氧量和有机污染物等项 目时的水样,必须注满容器,不留空间, 并用水封口。
不同方法的比较
• 用不 同的分析方法对同一样 品进行重复测定 ,若所得的结果 一致,或经统计检验表明其差异不显著 ,则可认为这些方法都 具有较好的准确度 。
灵敏度
• 灵敏度可以用仪器的响应量和其他指示 量与对应的待测物质的浓度和量之比来 描述, • 如分光光度法唱以校准曲线的斜率度量 灵敏度。 • 一个方法的灵敏度可因实验条件的变化 而改变,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灵敏度 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在固定流速下采集连续样品
在固定流速下采集的连续样品,可测 得采样期间存在的全部组分,但不能 提供采样期间各参数浓度的变化。
在可变流速下采集的连续样品
采集流量比例样品代表水的整体质量。
在同一采样点上以流量、时间、体积
或是以流量为基础,按照已知比例混 合在一起的样品。 混合水样是混合几个单独样品,可减 少监测分析工作量,节约时间,降低 试剂损耗。 混合样品提供组分的平均值,因此在 样品混合之前,应验证这些样品参数 的数据,以确保混合后样品数据的准 确性。
1.
2. 3. 4. 5.
6.
采样污染的避免: 尽可能使样品容器远离污染,以确保高 质量的分析数据; 避免采样点水体的搅动; 彻底清洗采样容器及设备; 安全存放采样容器,避免瓶盖和瓶塞的 污染; 采样后擦拭并晾干采样绳(或链),然 后存放起来; 避免用手和手套接触样品。这一点对微 生物采样尤为重要,微生物采样过程中 不允许手和手套接触到采样容器及瓶盖 的内部和边缘;
湖泊、水库的监测点位的设置
• 水平分布 • 垂直分布
水面宽 ≤50米
垂线数 一条(中泓)
说明
50-100米
1 断面上垂线的布设,应避开污 染带。要测污染带应另加垂线。 2、对无排污河段切水质均匀可只 两条(左右近岸有明显 设一条中线。 水流处) 3、凡在该断面,要计算污染物排 放通量的断面,必按规定设置垂线。 三条(左中右)
重复性
• 实验室、分析 方法相 同,分析 人员、分析设备 、分析时间中 的任一项不同,对同一样品进行两次或多次独立测定 ,测定结 果之间的复合程度。
再现性
• 分析方法相同,实验室、分析人员、分 析设备 、分析时间 (分 析时间可以相同,可以不相同)不同,对同一样品进行测定 , 测定结果之间的复合程度 。
控制溶液pH值: 测定金属离子的水样常用硝酸酸化至pH 1-2,既可以防止重金属的水解沉淀,又 可以防止金属在器壁表面上的吸附,同 时在pH 1-2 的酸性介质中还能抑制生物 的活动。用此法保存,大多数金属可稳 定数周或数月。 测定氰化物的水样需加氢氧化钠调至pH 12 。 测定六价铬的水样应加氢氧化钠调至pH 8,因在酸性介质中,六价铬的氧化电位 高,易被还原。 保存总铬的水样,则应加硝酸或硫酸至 pH 1-2。
回收率 测定 标准物 质分析
准确度
不同方 法比较
标准物质分析
• 通过测定标准物质 ,了解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由于测定的是 标准物质 ,没有反映实际样品共存物对分析方法的干扰 ,有 一定的局限性。
回收率测定
• 在样品中加入一定量标准物质测定其回收率。因为实际样品待 侧物质与标准物质所处的形态 、组成不同,因此 ,该评价方 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
容器的封存 对需要测定物理-化学分析物的样品, 应使水样充满容器至溢流并密封保存, 以减少因与空气中氧气、二氧化碳的 反应干扰及样品运输途中的震荡干扰。 但当样品需要被冷冻保存时,不应溢 满封存。
样品的冷藏、冷冻 在大多数情况下,从采集样品后到运 输到实验室期间,在1-5℃冷藏并暗 处保存,对保存样品就足够了。冷藏 并不适用长期保存,对废水的保存时 间更短。零下20℃的冷冻温度一般能 延长贮存期。如果样品包含细胞,细 菌或微藻类,在冷冻过程中,会破裂、 损失细胞组分,同样不适用冷冻。冷 冻需要掌握冷冻和融化
主讲人:
地表水监测技术
地表水监测及布点原则 地表水采样及保存技术
水样的分析及数据处理
结果的判定及评价方式
概述 特点
• 地表水包含江河,湖泊, 水库等存在于陆地表面, 暴露于大气的水。 • 具有面积大,流域广,水 深不固定,水质分布不均 匀的特点。
开阔河流监测的要求 用水地点的采样; 污水流入河流后,应在充分混合的地点以及流入前的地点采样; 支流合流后,对充分混合的地点及混合前的主流与支流地点的采样; 主流分流后地点的选择; 根据其他需要设定的采样地点。
在调查水质状况时,应考虑到成层期与循环期的水质明显不同。
在调查水域污染状况时,需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抓住基本点,以取得代 表性水样。如废水流入前、流入后充分混合的地点等。
断面设置
点位设置
断面设置
点位设置
断面设置 点位设置
河流监测点位的设置
• 代表性要求 • 采样断面上采样垂线的确定 • 采样垂线上采样点的确定
开阔河流监测的注意事项 各采样点原则上应在河流横向及垂向的不同位置采集样品。
采样时间一般选择在采样前至少连续两天晴天,水质较稳定的 时间。 采样时间是在考虑人类活动、工厂企业的工作时间及污染物到 达时间的基础上确定的。 另外,在潮汐区,应考虑潮的情况,确定把水质最坏的时刻包 括在采样时间内。
水库湖泊监测的特点 水库和湖泊的采样,由于采样地点不同和温度的分层现象可引起水质很 大的差异。
>100米
水深 ≤5米
采样点数
说明 1, 水深不足0.5米时,在二分之 一水深处。 2, 河流封冻时,在冰下0.5米处。 3,凡在该断面,要计算污染物排 放通量的断面,必按规定设置 采样点。
一点
5-10米
二点
>10米
三点
1.
水质特性的采样点 为了评价水质的不均匀性,需要布设若干个采样点,并对其进 行初步调查。
采样污染的避免: 7. 确保从采样点到采样设备的方向是顺风 向,防止采样设备内部燃烧排放的废气 污染采样点水体;
8. 采样后应检查每个样品中是否存在巨大
的颗粒物如叶子、碎石块等,如果存在, 应弃掉该样品,重新采集。
各种水质的水样,从采集到分析这段 时间内,由于物理的、化学的、生物 的作用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这些 变化使得进行分析时的样品已不再是 采样时的样品,为了使这种变化降低 到最小的程度,必须在采样时对样品 加以保护。
加入抑制剂:
为了抑制生物作用,可在样品中加入 抑制剂。如在测氨氮、硝酸盐氮和 COD的水样中,加氯化汞或加入三 氯甲烷、甲苯作防护剂以抑制生物对 亚硝酸盐、硝酸盐、铵盐的氧化还原 作用。 在测酚水样中用磷酸调溶液的pH值, 加入硫酸铜以控制苯酚分解菌的活动。
加入氧化剂: 水样中痕量汞易被还原,引起汞的挥 发性损失,加入硝酸---重铬酸钾溶液 可使汞维持在高氧化态,汞的稳定性 大为改善。 加入还原剂: 测定硫化物的水样,加入抗坏血酸对 保存有利。 含余氯水样,能氧化氰离子,为此在 采样时加入适当的硫代硫酸钠予以还 原,除去余氯干扰。
对于分层水选定深度的定点采样建议按 选定深度定点采样法。 如果只需要了解水体某一垂直断面的平 均水质,可按综合深度法采样。
1.
综合深度采样 综合深度法采样需要一套用以夹住瓶子
并使之沉入水中的机械装置,并保证在
所有深度均能采得等分的水样。
2. 选定深度定点采样
将配有重物的采样瓶瓶口塞住,沉入水
1. 2. 3.
采样过程应注意: 6. 采如果水样中含沉降性固体,如泥沙等,
应分离除去。测定总悬浮物和油类的水 样除外。 7. 测定湖库水COD、高锰酸盐指数、叶绿 素a、总氮、总磷时的水样,静置30 min 后,用吸管一次或几次移取水样,吸管 进水尖嘴应插至水样表层50 mm以下位 置,再加保存剂保存。 8. 测定油类、BOD5、DO、硫化物、余氯、 粪大肠菌群、悬浮物等项目要单独采样。
把从不同采样点同时采集的瞬时水样
混合为一个样品称作综合水样。 综合水样的采集包括两种情况: 在特定位置采集一系列不同深度的水 样(纵断面样品); 在特定深度采集一系列不同位置的水 样(横截面样品)。 采集综合水样,应视水体的具体情况 和采样目的而定。
瞬时采样
瞬时采样采集表层样品时,一般用吊桶 或广口瓶沉入水中,待注满水后,再提 出水面。
精密 度 测定 限 准确 度
分析 方法
检出 限 灵敏 度
精密度
• 精密度是用特定的分析程序在受控条件下重复分析均一样品所得 测定值之间的一致程度 。反映了分析方法或测量系统存在的随机 误差的大小。 • 准确度常用以度量一个特定分析程序所获得的分析结果与假 的或 公认的真值之间的复合程度 。它反映了分析方法或测量系统存在 的系统误差和随即误差 的综合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