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台高速公路(北京段)第三标段北野场桥T梁湿接缝及横隔梁施工方案编制:审核:批准:XXXX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京台高速公路(北京段)第三标段项目经理部年月目录1.编制依据 (1)2.工程概况 (1)3.施工计划安排及准备工作 (2)4.施工准备 (2)5.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3)6.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6)7.质量保证措施 (8)8.安全施工措施 (10)9.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措施 (12)10.雨季施工措施详见“雨季施工方案” (13)京台高速公路(北京段)第三标段北野场桥T梁湿接缝及横隔梁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1)京台高速公路(北京段)工程施工图设计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4)《公路水运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指南》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2.工程概况2.1工程概述京台高速公路(北京段)工程第三标段(K6+400~K8+850),设计起点K6+400,位于主线收费站以南,新凤河以北,与二标终点相接;设计终点K8+850位于中郭路以北,全长2.45km。
本标段主要构筑物为跨六环路互通式立交1座,其中包括京台主线桥、A~H线匝道桥,东赵村桥、K8+146.5通道桥、北野场灌渠跨河桥。
北野场灌渠桥为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共1跨。
梁长11.6m,梁高1m,顶板宽1.2m (1.4m)。
两片T梁之间现浇宽度0.4m湿接缝(换梁段湿接缝宽度为0.52m);梁端及跨内设置现浇端横梁、中横梁,均采用C50混凝土现浇。
2.2主要工程数量2.3参建单位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3.施工计划安排及准备工作3.1施工计划安排2016年6月25日-2016年7月5日3.2施工安排1)根据项目部阶段目标要求及本标段现场实际情况,在架设完毕后的梁顶进行湿接缝和横隔梁的施工,合理调配人员、材料、机械,及早动员。
2)根据工期安排,湿接缝和横隔梁施工采用流水作业,施工队伍选用常年与我单位合作施工的专业作业队,现场配置吊车、电焊机等并配置足够的施工人员。
3)人员计划安排4.4.1材料准备1)湿接缝和横隔梁施工所需用的各种材料经检测合格后上报监理工程师,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使用。
2)湿接缝和横隔梁C50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由监理工程师认可的搅拌站供应(北京北斗星混凝土有限公司、北京榆构有限公司、北京高强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马驹桥分站、北京富鹏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城建银龙混凝土有限公司等),混凝土的配合比必须通过监理工程师审批合格,并且搅拌站的供应能力满足施工要求。
3)钢筋应三证齐全,进场后按规范要求进行钢筋的复试,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钢筋必须按不同钢种、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批验收,分别堆放,不得混杂,并设立识别标志。
钢筋在运输过程中,避免锈蚀和污染。
钢筋堆置在仓库(棚)内,钢筋最底面要与地面保持20cm。
4.2技术准备1)组织所有施工人员认真学习设计图纸、技术规范及验收标准。
抓好施工生产的质量管理。
无安全技术交底不得进行施工。
2)检查横隔梁及翼板湿接缝处的混凝土凿毛情况,对凿毛不彻底的部位进行补凿。
对接触面进行清洗,保持接触面的洁净,保证混凝土良好连接。
3)测量人员对架设后的T梁高程及横梁位置进行校核,符合要求后上报监理工程师进行复测。
4.3临时水电施工过程中所用的水源由生活区水源提供或用水车提供,满足现场用水要求。
施工电源从沿线布设的电闸箱接入同时配备发电机以保证备用。
5.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5.1钢筋加工及安装5.1.1一般要求结构钢筋在加工厂采用数控设备集中加工,对钢筋做原材试验及焊接试件和机械连接件的试验,待试件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钢筋的制做与绑扎。
施工中做到钢筋的直径、根数、弯曲尺寸、安装位置、搭接长度、间距等均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钢筋接头双面焊缝的长度不小于5d;单面焊不小于10d,电弧焊缝所需长度按焊缝厚度h不小于0.3d,焊缝宽度b不小于0.8d。
三级钢筋钢筋绑扎长度不小于45d,一级钢筋绑扎长度不小于25d。
受力钢筋焊接接头同一断面(35d范围内)不得大于50%;绑扎接头同一断面(1.3倍搭接长度)不得大于25%。
受力主筋≥25mm时接长采用剥肋滚轨直螺纹连接,加工的直螺纹丝头的长度、牙形、齿距等必须与连接套的长度、牙形、齿距一致,且经配套的量规检测合格。
安装接头时用管钳扳手拧紧,应使钢筋丝头在套筒中央位置相互顶紧。
标准型接头安装后的外露螺纹不宜超过2丝。
直螺纹接头安装时的最小拧紧扭矩值钢筋的交叉点采用绑丝扎牢,中间部分交叉点可间隔交错绑扎牢,但应保证受力钢筋不产生偏移。
为保证保护层厚度,在钢筋与模板之间要绑扎标准混凝土垫块,垫块与钢筋绑扎要牢固,并相互错开,布距均匀,每平米不少于4块。
5.1.2湿接缝钢筋要求横向N5钢筋与预制T梁顶板伸出钢筋每2根绑扎1根焊接1根,焊接采用单面焊接,焊接长度不小于10d。
布置N3钢筋时注意将其搭接朝上。
5.1.3横隔梁钢筋要求横梁N3钢筋与预制梁顶层及底层横向伸出钢筋采用单面焊,焊接长度不小于10d,或双面焊焊接长度不小于5d。
其余钢筋可采用搭接也可焊接。
5.2模板工程5.2.1现浇湿接缝现浇湿接缝采用吊模的方法。
模板采用5cm厚木板光面镶1.2cm厚酚醛覆膜板(或采用4×8cm方木@20cm上钉胶合板),模板悬吊在梁下,用对拉螺栓固定,8×12cm方木做担梁。
双Φ48钢管顺桥梁方向做肋。
8×12cm方木@60cm5.2.2现浇中横梁、端横梁现浇中横梁、端横梁采取吊模的方法。
模板采用5cm厚木板光面镶1.2cm厚酚醛覆膜板(或采用4×8cm方木@20cm上钉胶合板),横肋及竖肋采用8×8cm方木,采用对拉螺栓固定。
8×12cm方木做担梁,双Φ48钢管顺桥梁方向做肋。
8×12cm方木@60cm浇注前将模板内杂物清扫干净。
模板与T梁相接处用密封胶条粘结牢固,防止漏浆。
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浇注混凝土。
5.3混凝土浇筑湿接缝及横隔梁采用C50混凝土现场浇筑,塌落度按18-22cm控制,罐车运输,用手推车配合泵车入模,插入式振捣器振捣。
湿接缝浇筑时由低向高顺序进行。
横隔梁混凝土分层入模,分层振捣,每层浇筑厚度不大于30cm,分层浇筑与振捣时要做到每层振捣棒插入振捣距离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上下振捣衔接时要做到上层振捣时要重复深入下层混凝土厚度的插入下层混凝土厚度的5-10cm。
振捣模板边缘时,振捣器要距模板5-10cm,减少振捣器碰触模板和钢筋。
每处振捣约20-30s,振至混凝土不再下沉,无气泡逸出,表面呈现平坦泛浆为止。
浇筑完成后用木抹子成活并横桥向拉毛,然后覆盖塑料布或无纺布养生,养生时间不少于7天,待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时,方可拆除底模。
养生期间必须及时洒水,保持湿润。
6.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本工程施工及验收执行《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及《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6.1钢筋加工及安装6.1.1基本要求1)钢筋、机械连接器、焊条等的品种、规格和技术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定和设计要求。
2)冷拉钢筋的机械性能必须符合规范要求,钢筋平直,表面不应有裂皮和油污。
3)受力钢筋同一截面的接头数量、搭接长度、焊接和机械接头质量应符合施工技术规范要求。
4)钢筋安装时,必须保证设计要求的钢筋根数。
5)受力钢筋应平直,表面不得有裂纹及其它损伤。
6.1.2实测项目钢筋安装实测项目②在海水或腐蚀环境中,保护层厚度不应出现负值。
6.1.3外观鉴定1)钢筋表面无铁锈及焊渣。
不符合要求时减1~3分。
2)多层钢筋网要有足够的钢筋支撑,保证骨架的施工刚度。
不符合要求时减1~3分。
6.2梁板湿接缝及横隔梁6.2.1基本要求1)所用的水泥、砂、石、水、外掺剂及混合材料的质量和规格必须符合有关规范的要求,按规定的配合比施工。
2)两梁(板)之间接缝填充材料的规格和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6.2.2实测项目梁(板)预制实测项目1)混凝土表面平整,色泽一致,无明显施工接缝。
不符合要求减1~3分。
2)混凝土表面不得出现蜂窝麻面,如出现必须修整,并减1~2分。
3)混凝土表面出现非受力裂缝,减1~3分。
裂缝宽度超过设计规定或设计未规定时超过0.15mm必须处理。
4)梁、板的填缝应平整密实,不符合要求时减1~3分。
7.质量保证措施7.1质量目标1)本标段工程交工验收的质量评定:合格(交工验收质量评定得分大于等于92分)2)竣工验收的质量评定:优良3)申报并取得北京市优质工程奖,争创国家优质工程奖7.2质量保证措施1)为了加强质量管理,更好的完成创优质量目标。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总工、生产经理为副组长,技术、质量、材料、机械、安全人员为组员的质量保证体系领导小组。
2)从项目经理到各工程施工队实行领导责任制,质量目标层层分解,一级包一级,一级保一级,从严格技术把关入手,抓好施工生产的质量管理,做到“六不施工,三不交接”。
“六不施工”是:不进行技术交底不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不清楚不施工,测量和资料未经审核不施工,材料无合格证或试验不合格不施工,隐蔽工程未经检查签证不施工,未经监理工程师认可或批准工序不施工。
“三不交接”是:无自检记录不交接,未经监理工程师或技术人员验收不交接,施工记录不全不交接。
3)在项目经理部有专职质检工程师对整个工程进行全方位施工检测。
同时设质检员,施工时坚持自检、专检、交接检制度,施工质量在施工过程中都处于受控状态之中。
4)组织所有施工人员认真学习设计图纸、技术规范及验收标准。
做好安全技术交底,认真填写图纸会审记录。
5)严格执行测量复核制度,反复核定无误,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
6)钢筋制作加工过程中必须符合设计尺寸,采用标准垫块保证保护层厚度,发现图纸有问题后及时与设计沟通,问题解决清楚后方可施工。
7)整个施工操作过程中,贯穿“工前有交底,工中有检查,工后有验收的操作管理办法,做到施工操作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确保施工质量。
8)加强施工现场的检查验收工作,在监理工程师的密切监督下,通过严格试验、实测实量对不合格的工序、部位必须返工重做。
9)所有进入现场资源均执行三证制,即供应厂家的资审合格证、出厂证、质量检验证。
经验证的不合格产品应全部退场。
10)施工时,必须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要求执行。
检查时必须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所规定的检验方法和检验频率执行。
7.3防止质量通病的技术措施混凝土施工的质量通病有蜂窝、麻面、气泡和水析现象,在施工中严格控制好工序和工艺质量,预防混凝土质量通病,是施工过程控制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