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转换之漫画题
执教人:董传英 韩垓镇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组
活动任务
一、了解漫画题的命题形式 二、掌握漫画题的解题方法 三、对漫画内容进行综合性评价
识漫画
打针
标题(可以没 有):告知或 暗示漫画的主 题思想。
主体:是画面 各“因素”构 成的情景。
文字(可以没 有):是对画面 情景的文字提 示与注解。
漫画??
例1:请观察下面的漫画,说明其内容并指出寓意。
【答案示例】(1)内容:一只鸭子把孩子向树上推,并对
一边拿着书、戴着眼镜的猴子说:“猴老师,您一定要教会小 鸭上树!”猴子摸着额头,张大嘴巴,无言以对。
(2)寓意:家长对 子女抱有太高的期 望,要求他们做不 切合实际的事或他 们不愿意做的事, 最终将起到反作用。
例3:仔细观察,描述下面漫画的内容。
【解析】一个戴着 眼镜的人坐在草 地上,捧着一本 封面写着“百科” 两字的书在看着, 身上夹着根钓鱼 竿,钓线垂入井 中。他的左前方 放着一只桶,画 的下方写着: “书上说,鱼儿 离不开水。”
1、仔细观察整体画面。
背景与人物,人物的服饰、动作、表情,标题以及其他文字信
(四)、评价漫画的特点、好处
1、仔细观察右边的漫画,说说它的含义。
答案示例: 我们(中 小学生) 应该远离 不安全食 品,保护 身体健康。
2.下图一幅有关“世界读书日”的漫画,请说说 标题“借‘光’”的妙处。
悟漫画
观察下面的漫画,并说出其内容和寓意。
请观察下面的漫画,描述其内容并揭示寓 意。
(1)内容:一个坐在椅子上的人正在检测视力,他
摇着头,不看看文医字生指着的视力表上最大的“人格” 两字,眼睛里只有金钱,嘴里还说:“看不见”。
(2)寓意:讽 刺了那些只 重钱财而忽 视看细人节格的人。
例4:下面这幅漫画的寓意,概括为“讽刺了 生活中那些要钱不要脸的人”,是否正确?
看文字
【答案示例】
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的
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画。 画家从政治事件和生活 现象中取材,通过对比、 夸张、比喻、象征等手 法,表现为幽默、诙谐 的画面,借以讽刺、批 评或歌颂某些人和事。
——《辞海》
品漫画
1.描述(说明) 画面内容 漫画题 2.解释图画寓意 命题形式 3. 拟写标题、编拟公益广告
4.评价漫画的特点、好处 (写一段赏析文字)
(一)描述漫画内容
例1:欣赏漫画,请简要描述画面的内容。
【答案示例】 一个带着眼镜 的男孩,正在 读手上的书, 有人手拿大剪 刀把男孩头上 的一棵有“想 象力”三字的 树剪掉,并说 “读书,别乱 想”。
例2、用简要的语言描述下面漫画的内容。
【答案示例】
漫画题为“慢性 自杀”,画面中有一 个正在吸烟的骷髅, 烟雾缭绕成一把对准 他头部的手枪。左上 方由文字和点燃的香 慢性自杀 烟组合成“吸烟=自 杀”字样。
息(需要写出)等 。
2、抓住特征客观说明(描述)画面。
抓住能反映画面寓意的特征进行详细描述,只要求对漫画内 容本身加以说明(恰当合理的想象),切忌添枝加叶,主观想象。
3、 注意表述的顺序(总-分-总,上-下,因- 果,背景-人物等)
在整体上可用“总──分──总”结构,即起笔一句点明介 绍对象,然后依次介绍画面内容。介绍人物时,可按照“穿着 (从上到下)、动作、神态”的顺序进行说明,自然主次分明、条 理清晰。
阅读下面的漫画,结合当前有学生沉迷于游戏的现象,把画 中母子两人的对话补充完整。 要求:用语简明,能反映画面内容,每句话不超过5个字(不含
标点);补充完整后的对话能赋予该漫画讽刺的意味。
(1)母:该睡觉了! 子:___再__玩__会__儿__!___ (2)母:该起床了! 子:___再__睡__会__儿__!___
揭露了人类 滥砍滥伐的行 为给生态环境 看带细来节 严重破坏, 野生动物面临 严重生存危机。
例5:请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并指出其寓意。
【解析】
画面内容为:在消费者权益日中,厂家和商家硬 拉着消费者去坐“上帝”宝座,嘴里说:“你别客 气了!就坐一天行了吧!”
【答案示例】
看文字看反常
批判了厂家、商 家在“3.15”这一 天装模作样而平时 忽视消费者权益的 行为。
(二)、揭示漫画寓意
例1:请概括下面漫画的寓意【。 答案示例】
讽刺(或 “批判”)了 当前的教育者 (家长或老师) 禁锢乃至扼杀 孩子的想象力 的错误行为。
看文字
例2:试概括下面这幅漫画的寓意。
看文字
【答案示例】
看对比
批判当前某些人盲目跟风去追求美丽
和时髦,最终丧失自我的不良风气。
例3:观察下面的漫画,并指出其寓意。
例11:请根据漫画内容设计一条公益广告语。要求:体现 画意,通俗易懂,有一定文采。(不超过16个字)
提示:此题是将概括 寓意与拟写广告综合 起来考查。画面的主 体是陷阱,讽刺的现 象是吸毒,人物的心 理状态是试试看,抓 住这些内容,结合广 告的文体特点。
“不要陷入吸毒的 陷阱”或“毒品是 生命的陷阱,请勿 尝试”
例2: 仔细观察这幅漫画,说说它反映了怎样 的社会现象。
•
反映了当今社会 许多家庭只关心 孩子的物质生活 条件,却不重视 对孩子的文化教 育和品德培养。
(三)、拟写标题、
编拟公益广告
“溺爱”、“有时,爱也是害”、“沉重的爱”、“扭 曲的爱”;也可扣住漫画的主题命名,可拟为“溺爱之 下难成材”。
例:1、为漫画拟定一 个标题。(不超过10个 字) 注意:不能以“无题” 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