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讲 运动和力专题讲义学生版

第1讲 运动和力专题讲义学生版

初中科学备课组教师余老师班级学生日期:上课时间:主课题:运动和力教学目标:1、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能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判断选择参照物。

2、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概念并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力的概念及测量方法,了解力的三要素,知道各自各样的力。

4、会应用惯性定律解释惯性现象,会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分析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1、能找到力的三要素2、学会受力分析3、摩擦力的判断4、平衡力和牛顿第一定律教学内容一、热身训练1.用力推课桌的下部,课桌会沿地面滑动,而推课桌的上部,则课桌可能会翻倒,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 )A.与力的大小有关B.与力的方向有关C.与力的作用点有关D.与受力面积有关2.忽略空气阻力,抛出后的小球在空中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抛出后的小球由于( )A.不受力,运动状态发生改变B.不受力,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C.受到重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D.受到推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3.我们在乘坐观光电梯匀速下降过程中,感到周围建筑物在“上升”,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的。

4.一只蚂蚁用嘴举起一个重为0.005牛的砝码。

当砝码处于静止状态时,蚂蚁对砝码的支持力( )] A.大于0.005牛B.等于0.005牛C.小于0.005牛D.不断增加5.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女子500米短道速滑决赛中,世界纪录保持者王濛以43秒048夺得冠军,成为蝉联冬奥金牌中国第一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王濛踮起后脚尖做起跑姿势时对冰面的压强变小B.王濛匀速滑行时对冰面的压力与冰面对她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王濛加速冲刺时运动状态不变D.王濛冲过终点后继续滑行是因为她具有惯性6.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不受任何力的物体才有惯性B.汽车的运动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C.汽车只有在紧急刹车时才有惯性D.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7.如图,用100牛的力把一个重为10牛的物体压在竖直墙壁上,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当压力减为50牛时,物体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则物体下滑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 )A.5牛B.10牛C.40牛D.50牛二、知识回顾1、运动1.机械运动的描述(1)参照物:在判断物体运动情况时,被选作的物体。

参照物的选择应根据研究需要和方便而定,一般没有特别指明,则选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宇宙中的任何物体都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物体的静止和运动是相对于而言的,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时,若的选择不同,则得出的结论不同。

2.机械运动的分类(1)两个互相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发生了时,在接触处会产生一个物体发生相对运动的力,这个力就叫摩擦力。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有关。

跟接触面积的大小、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无关。

(3)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加润滑油、气垫等。

5.弹力(1)物体发生时产生的力,如绳子的拉力、物体对桌面的压力、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弹簧的弹力等都属于弹力。

(2)弹力发生的条件是物体发生。

弹力产生的原因是物体反抗形变。

3、二力平衡1.二力平衡概念: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或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互相平衡。

2.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相等,相反,作用在上。

4、牛顿第一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内容:物体在没有受到作用的时候,总保持状态或状态。

2.惯性的概念:物体具有保持状态或状态的性质,即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状态的性质,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惯性。

惯性是任何物体都具有的性质,与物体运动状态,与物体受力情况,只与物体有关。

三、经典例题例1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B.经过6s,甲在乙前面1.2m处C.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D.以乙为参照物,甲向东运动例2.“理想实验”是研究物理规律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它以大量可靠的事实为基础,以真实的实验为原形,通过合理的推理得出物理规律.“理想实验“能深刻地揭示出物理规律的本色.如图是伽利略著名的“斜面理想实验”,实验设想的步骤有:①减小右边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该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②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③继续减小右边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将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直线运动④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的高度(1)请将上述步骤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只要填写序号).(2)在上述设想步骤中,有的属于可靠事实,有的则是理想化的推论.下面关于这些事实和推论的分类,正确的是A.①是事实,②③④是推论 B.②是事实,①③④是推论C.③是事实,①②④是推论 D.④是事实,①②③是推论(3)请你另外列举一个课本上的例子说明理想化实验:例3如图所示的装置处于静止,细绳和弹簧测力计的质量忽略不计,不考虑细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两端挂的重物各为10N,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和小车受到的合力分别为()A.10N,20N B.10N,10N C.10N,0N D.20N,10N例4.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相互平衡的两个力,这两个力的三要素可能相同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受到的合力一定为零C.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加力的同时,甲物体不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D.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例5如图所示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1)实验过程中,必须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A做运动,这样做便于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2)分析图甲、乙可知,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___ 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3)分析图甲和丙,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3,说明:压力一定时,,滑动摩擦力越大.上述实验得到的结论是: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人们通过大量实验进一步证明: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成正比.(4)如图丁所示,在图丙中物块A上叠放一块与之相同的物块B,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块A,使物块B随A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4,则F4:F3= ;此运动过程中,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fB= N.例6如图所示,重为G的小铁块在水平方向力F的作用下,沿条形磁铁的表面从N极滑到S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铁块受到的重力始终不变B.小铁块对磁铁的压力始终不变C.小铁块受到的摩擦力始终不变D.小铁块对磁铁的压强始终不变例7如图所示,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小明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长方体木块A,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即可测出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不计弹簧测力计的自重,在木板运动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A受到的是静摩擦力B.木块A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C.拉动速度变大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D.木块A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向左例8将一袋大米放在匀速向右运动的输送带上,开始米袋与输送带间有二段距离的相对滑动,然后米袋随输送带一起匀速运动.当输送带突然制动时,米袋会继续向前滑动一段距离后停下.米袋刚放上输送带的瞬间,米袋随输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时和将输送带突然制动时,此三种情况下,米袋在水平方向上受摩擦力的情况分别为()A.受方向向右的摩擦力,不受摩擦力和受方向向左的摩擦力.B.受方向向左的摩擦力,不受摩擦力和受方向向右的摩擦力.C.都不受摩擦力D.都受方向向右的摩擦力四、课堂小练1、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B.物体受力的同时也一定在施力C.只有接触的物体才能产生力的作用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2、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两物体在0~1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B.两物体在15~2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C.两物体在15s末相遇,且0~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D.两物体在20s末相遇,且0~20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3、忽略一切阻力,原静止在水平面上的大石头被另一块小石头水平撞击,大石头的运动情况是()A.始终静止不动B.动了一点点,很快停下来C.撞击时开始运动,然后慢慢停下来D.撞击时开始运动,然后做匀速直线运动4、沾上灰尘的衣服,用手轻轻拍打几下,就干净多了.小刚用下面的四句话解释了这一过程:①灰尘与衣服分离落向地面,衣服便干净了②一手拿着沾有灰尘的衣服,用另一只手轻轻拍打③灰尘由于具有惯性,继续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④衣服受力后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由静止运动起来.这四句话最合理的排列顺序是()A.②③④①B.②③①④C.②④①③D.②④③①5、下列数值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两只鸡蛋所受的重力约1NB.宁波地区夏季的气温可以达到35℃以上C.一名中学生正常步行时一步走过的距离约0.6mD.刘翔跑完110m栏全程用时约8s6、下列四幅图对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某同学沿杆匀速向上爬升,该同学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上B.筷子提米在空中静止时,在米中的筷子受到摩擦力的方向向上C.在力F拉动木板B使其速度逐渐变大,则弹簧测力计示数也逐渐变大D.重200N的小车至少要200N的水平方向的力才能推动它7、如图所示,A、B两长方体木块放在水平面上,它们的高度相等,长木板C放在它们上面.用水平力F拉木块A,使A、B、C一起沿水平面向右匀速运动,则()A.A对C的摩擦力向右B.C对A的摩擦力向右C.B对C的摩擦力向右D.地面对B的摩擦力向右8、甲图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装装置,乙图是探究“物体的动能与能量关系”的实验装置,关于这两个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实验可以推理出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力它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一直运动下去B.乙实验可得出物体的速度一定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C.两个实验都控制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滑,是为了保证物体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D.甲、乙实验中物体运动时,机械能始终都保持不变五、课后作业1.小李同学对体育比赛中的一些现象进行了分析,其中不正确的是( )A.短跑选手百米冲刺后很难停下,是因为运动员受到平衡力作用B.射箭运动员用力拉弓,是力使弓的形状发生改变C.皮划艇运动员用力向后划水,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足球运动员头球攻门,是力使足球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2.图是运动员顶足球的情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顶足球时,球对头没有作用力[ZB.足球在空中一直受到头的作用力C.足球在空中继续运动是由于惯性D.头对足球的力和足球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3.如图是投掷实心球的场景。

下列情况中实心球受到平衡力作用的是( )[来源:Z+xx+]A.实心球在空中上升 B.实心球从空中下落C.实心球在地上越滚越慢 D.实心球停在地面上4.“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当物体只受两个力作用而处于静止或____________状态时,这两个力有怎样的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