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总复习
第一章 流体流动
1.1.1 流体的密度
1. 密度定义和单位
2. 影响ρ的主要因素 f t, p
液体: f t ——不可压缩性流体
气体: f t, p ——可压缩性流体
3.气体密度的计算
理想气体在标况下的密度为:
0
M 22.4
操作条件下(T, P)下的密度:
0
p p0
T0 T
或者
PM RT
1atm 1.033kgf / cm2 760 mmHg 10.33mH 2O 1.0133bar 1.0133 105 Pa
1工程大气压 1kgf / cm2 735.6mmHg 10mH2O 0.9807bar 9.807 104 Pa
2、压强的表示方法
1)绝对压强(绝压):流体体系的真实压强称为绝对压强。 2)表压 强(表压): 压力上读取的压强值称为表压。 3)真空度: 真空表的读数
p2
hf
对于理想流体,当没有外功加入时,即 hf 0 和We=0
gZ1
u12 2
p1
gZ2
u22 2
p2
3、柏努利方程式的讨论
1)柏努利方程式表明理想流体在管内做稳定流动,没有外 功加入时,任意截面上单位质量流体的总机械能即动能、位 能、静压能之和为一常数,用E表示。
2)对于实际流体,在管路内流动时,应满足: 上游截面处的总机械能大于下游截面处的总机械能。
We:输送设备对单位质量流体所做的有效功
5)有效功率的计算
4.混合物的密度
1)液体混合物的密度ρm
取1kg液体,令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质量分率分别为:
1 xwA xwB xwn
m 1 2
n
2)气体混合物的密度
取1m3 的气体为基准,令各组分的体积分率为:xvA,xvB,…,
xvn其中:
m 1x1 2 x2 ...... n xn
5.与密度相关的几个物理量
假设垂直方向上的高
R
p2
R
度为R,读数为R',与 水平倾斜角度α
R'sin R
R' R
sin
0
倾斜式压差计
3) 微差压差计(双液体U管压差计)
p1 p2 Rg( A C )
适用于压差较小的场合。 密度接近但不互溶的两种指示
液A和C (A> B ) 扩大室内径与U管内径之比应大于10 。
1)比容:单位质量的流体所具有的体积,用υ表示,单位
为m3/kg。
在数值上:
1
2)比重(相对密度):某物质的密度与4℃下的水的密度的比
值,用 d 表示。
d
,
4 C水
4C水 1000kg / m3
1.1.2 流体的静压强
1、压强的定义
其它常用单位有: atm(标准大气压)、工程大气压kgf/cm2、bar;流体柱 高度(mH2O,mmHg等)。 换算关系为:
三、管径的估算 对于圆形管道,以d表示管道内径
d 4Vs
u
选管径程序:
取经验值u
d 4Vs
u
园整d
校核u
1.2.3 连续性方程——定态流动的质量守恒定律
u1 A11 u2 A2 2
如果把这一关系推广到管路系统的任一截面,有:
wS u1A11 u2 A22 uA 常数
若流体为不可压缩流体,ρ=常数,则有:
表压强 = 绝对压强 - 大气压强 真空度=大气压强-绝对压强=-表压
当用表压或真空度来表示压强时,应分别注明。 如:4×103Pa(真空度)、200KPa(表压)。
1.1.3 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
1.流体的静力学方程
p p0 gh
表明在重力作用下,静止液体内部压强的变化规律。 2、方程的讨论
1)液体内部压强P是随P0和h的改变而改变的,即:
4) 倒U形压差计 指示剂密度小于被测流体密度,
如空气作为指示剂
p1 p2 Rg ( 0 ) Rg
1.2.1 流体的流量与流速
一、流量 单位时间内流过管道任一截面的流体量,称为流量
1. 体积流量 单位时间内流经管道任意截面的流体体积。
VS——m3/s或m3/h 2.质量流量
单位时间内流经管道任意截面的流体质量。
VS
wS
u1A1 u2 A2
uA 常数
对于圆形管道:
u1 u2
d2 d1
2
结论:当体积流量VS一定时,管内流体的流速与管 道直径的平方成反比。
1.2.4 柏努利方程——定态流动的能量守恒定律
2、柏努利方程(Bernalli)
gZ
u 2 2
p
We
hf
gZ1
u12 2
p1
We
gZ2
u22 2
P f P0 , h
2)当容器液面上方压强P0一定时,静止液体内部的压强P仅
与垂直距离h有关,即: P h
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各点的压强相等。
3)当液面上方的压强改变时,液体内部的压强也随之 改变,即:液面上所受的压强能以同样大小传递到 液体内部的任一点。
4)从流体静力学的推导可以看出,它们只能用于静止的
1.1.4 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的应用
1、压强与压强差的测量
1)U型管压差计
当管子平放时:
P1 P2 A B gR
b. 指示液的选取:
——两点间压差计算公式
指示液与被测流体不互溶,不发生化学反应;
其密度要大于被测流体密度。
应根据被测流体的种类及压差的大小选择指示液。
2)倾斜U型管压差计
p1
连通着的同一种流体的内部,对于间断的并非单一
流体的内部则不满足这一关系。
5)P
P0 gh可以改写成
P P0
体压强计的根据,在使用液柱高度来表示压强
或压强差时,需指明何种液体。
6)方程是以不可压缩流体推导出来的,对于可压缩性的 气体,只适用于压强变化不大的情况。
3)对于可压缩流体的流动,当所取系统两截面之间的绝对
压强变化小于原来压强的20%,
即:p1
p1
p2
<20%时
仍可使用柏努利方程。式中流体密度应以两截面之间流体
的平均密度ρm代替 。
4)式中各项的物理意义
gz、u 2 、p 处于某个截面上的流体本身所具有的能量
2
We和Σhf: 流体流动过程中所获得或消耗的能量
wS——kg/s或kg/h。
体积流量和质量流量的关系是 wS VS
二、流速
1. 流速 (平均流速)
单位时间内流体质点在流动方向上所流经的距离。
u Vs A
m/s
2. 质量流速 (质量通量)
单位时间内流经管道单位截面积的流体质量。
G ws Vs u kg/(m2·s)
AA
流量与流速的关系: ws Vs uA 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