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当代文学前沿问题研究》基本情况说明

《当代文学前沿问题研究》基本情况说明

《当代文学前沿问题研究》基本情况说明
一、成绩情况:
本课程共3学分,采用五级计分法: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

考核成绩占40%(其中考查读书报告形式10%,期末考查课程论文形式30%),平时成绩占60%(以讨论课的形式进行,包含对本课程改进的建议)。

本科生院对于最终成绩有比例控制,优秀率控制在20%,其他为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

如果超过比例,教务系统就会禁止输入。

1.考核成绩的40%
(直接抄袭网上资料,未经个人转化者,本次成绩为零。


a.读书报告:读书报告的要求:选择当代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或文学文化现象试作评析,或针对与课程有关的文学前沿问题撰写文情调查报告;报告字数不限,但要求写出自己的切实心得而不是拼揍已有的材料。

b.期末论文:字数3000字左右,要基本符合论文规范(包括:题目、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并在最后一次上课前上交。

题目自选,可结合教学内容,也可据自身阅读感受来选。

内容可以是作家作品解读,也可文学文化现象分析。

要求写出自己真实感受而不是拼凑材料。

2.讨论课成绩(占到总成绩的60%)由小组成绩与个人表现相结合确定,考察依据是讨论稿记录和发言情况。

二、纪律:
本学期所开设的通识核心课程,是本科生院直接监控和管理的,本科生院有硬性规定,无论什么原因,只要有三次不参加课程学习和讨论者,就没有成绩。

正当原因请假的上限只有两次。

本科生院还规定这门课程不接受免听课的申请。

作为任课老师和助教,没有丝毫宽限的权利。

无故迟到三十分钟算旷课。

助教没有准假条的权力。

三、课前准备:
讨论课最为重要的是课前的准备。

可以阅读相关的资料书籍,也可上网查阅资料。

列出几种途径:
1.内部的参考资料:是精选出来、最贴近讨论话题的文章。

作者大都为学界名
人,却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的看法。

希望在对比中能够启发学生去思考。

2.参考书籍:本课程列出的书籍都是较为扎实的文学史资料,为继续深入了解文学作品、文化事件提供了平台。

《转型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学思潮》(修订本),吴秀明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当前文化现象与文学热点研究》,吴秀明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即出)。

《世纪末的文学精神》,姚晓雷著,广西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代言与立言:新时期启蒙文学话语的嬗变》,陈力君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
《文化的转轨》,程光炜著,光明日报出版社2004年版
《转型期中国审美文化批判》,谭桂林著,江苏文艺出版社2001年
《新时期文学的叙事转型与文学思潮》程文超主编,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

3.网上查阅:中国知网。

图书馆——电子资源——常用资源(最下面一行:中国知网CNKI)——用“包库账户”(有账号密码)进入——选择新版或旧版进入
四、小组讨论注意事项:
1.30个人再分为5组,每小组6人,轮流当主持人,同时记录发言情况,小组成员发言记录大概为每人100字左右。

小组讨论时间最少半个小时。

若讨论题目有多个,每小组围绕其中一个话题,进行讨论;
若有自己的选题,等集中讨论后可表达;
若只有一个选题,可不采用小组讨论方式,大组随即发言的形式亦可。

2.集中讨论时,助教随机点名,每组一人。

可以提问并讨论。

注意:除记录被点名同学的成绩外,要记下另外主动发言同学的名字。

(注:主持人要记录本小组学生的发言,包括小组内发言及随机发言。


3.助教回答同学问题,做总结性发言。

不超过15分钟。

4.课后,助教根据每小组的发言记录,整理出每次的讨论稿,千字左右。

课程内容以及一些通知可以查看:
邮箱:wenxueqianyan@(文学前沿)
密码:12345678
任课教师联系方式:(请根据上课内容与老师联系)
吴秀明老师邮箱:zjuwx180@
陈力君老师邮箱:ducyj@
姚晓雷老师邮箱:pengyouhao2222@
助教邮箱:(按照辅导员的请假方式为准,助教不接受请假。

)马小敏邮箱:maxiaomin110@
尚斌邮箱:shangbin98@
金小玲邮箱:j3329332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