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挑战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出了何种要求
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挑战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出了何种要求
6、以行政命令配置资源, 缺乏灵活性, 不能根据 市场信息及时作出相应的反应
二、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经验及特点
1、极大地调动了地方发展经济的积极性 2、增强了区域经济自我组织自我发展的能力, 提高国民经济的宏观效益 3、外商为经济注入了新的因素和活力
4、区域之间的横向联系更加密切
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挑战对经 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出了何种要求?
中国建国60余年经济发展与资 源应用的经验和教训
未来中国想要持续高速发展在 资源配置方面所要做出的改变
人均GDP与世界平均水平的对比
改革开放三十年
持续以年均将近百分之十的速度高速增长 每七年多经济规模翻一番,累计增长十七倍
世界第一大出口贸易大国,GDP排名世界第二
最大的能源消耗国
环境破坏所致损失的估计值及其 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
中国与其他国家单位GDP能源消耗比较
国家 中国 日本 法国 德国 意大 英国 美国 利
能源 消耗
1
1/11. 1/7.7 1/7.7 1/5.6 1/5.3 1/3.3 5
中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与世界人均占有量比较表
种类 中国占世 界比值 45种主要矿 耕地 产资源 不足1/2 1/3 水 1/4 森林 1/5
为何我国资源现状如此堪忧?
中国改革开放前后的发展历程又 与我国现状有着怎样的因果联系?
一、计划体制时期经济发展经验及特点
1、建立起我国的基本经济格局 2、重工业得到了极大地发展
3、只着眼于全局的整体利益, 忽视甚至抹煞了 部分局部利益
4、扼杀了各地区特别是企业配置资源的主动性, 不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5、配额排斥了选择, 统管排斥了竞争, 也就没有 资源优化配置的冲动和压力
兼顾公平:通过政府的引导做到合理
分工
(二)主动利用市场配置的优势,将市 场配置和计划配置进行有机结合
1、市场机制承认各配置主体的权力和经济 利益,有利于调动各配置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2、在优胜劣汰的激烈的以至是残酷的竞争 中,促进资源自动向高效率的地区、企业流动。 3、市场配置资源的信息传递, 是纵横结合、 以横向传递为主,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的准 确性, 促进资源的及时流动和优化组合。 4、市场配置是以利益独立化和社会权力分 散化为前提的, 需要发挥计划手段,从整体 和长远角度出发考虑资源的宏观配置。
5、区域发展不平衡加剧 6、区域工业结构严重趋同 7、区域间的过度竞争,使中央和地方、地方 与地方摩擦加剧 8、由于国民素质较低,很多地区发展模式和 发展手段出现了一定程度歪曲
中国这三十年来的高速增长模式的主要 特征是:以低廉劳动成本和对环 济的增长。
改变 境资源的透支来推动出口导向型经
现阶段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所应建立的资源配置模式。
1、重新选择布局政策的目标取向 2、进一步转换资源配置模式,提高 空间投资的总体效益 3、加强和完善固定资产投资的调控 功能,改善投资的地区分配
(一 )重新选择布局政策的目标取向
适度倾斜:中国是一个区域差距极大 地发展中大国 总体协调:资源核心偏西北,经济核 心偏东南 效率优先:把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放在 首位
(三 )加强和完善固定资产投资的 调控功能,改善投资的地区分配
1、通过行政手段引导投资方向 2、就业机会向剩余劳动力方向移动 3、在落后地区建设增发展核心 4、通过诱导使先进生产要素向城市周边转移 5、发展高新技术,引导老工业基地二次发展 6、引导和调整外资投向,促进北上西进
合理布局,巧用市场,充分利 用外商投资,各行各业发展遵循科 学发展观,坚持走可待续发展之路 是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的 必由之路。
谢 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