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直线、射线和角》教学案例

《直线、射线和角》教学案例

《直线、射线和角》教学案例
天桥小学覃月月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P35-36(直线、射线和角)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内容包括直线、线段、射线和角的认识。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线段、角和直角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几何形体知识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也是认识三角形等图形的知识以及进一步学习几何形体知识的基础。

学生学习长度单位和角的初步认识时,已会直观描述它们的特点。

本课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有限”到“无限”,引导学生认识直线和射线,掌握角的概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直线和射线;知道直线、线段、射线的区别;进一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含义,能用角的符号表示角。

过程与方法:通过“画一画”、“数一数”等活动,初步感悟: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学习数学
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直线与射线的认识。

难点:直线、线段、射线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直尺、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新
(屏幕上呈现一张孙悟空的图片)
师:这是谁呀?说说他所了解的孙悟空。

(然后呈现两条线)
师:猜一猜,这是孙悟空的哪两大法宝?
生:金箍棒、猴毛。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金箍棒是直的,猴毛是弯曲的。

师:我们把金箍棒和猴毛都看成线(屏幕演示从金箍棒和猴毛中抽取出:直的线和曲的线),它们有什么不同?(直的线和曲的线)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直的线”。

【设计目的】数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

所以在引入的设计上,我选用学生最熟悉的孙悟空的金箍棒引入射线及线段。

因为学生熟悉,所以他们感兴趣,从而引入新课。

(二)活动感悟,突破重难点
1、进一步认识线段。

师:(指着直的线)这样的线我们叫它什么?线段有什么特点?
板书:两个端点,可以测量,不可延长)。

2、在想象中认识直线。

师:金箍棒有许多功能,它可以……
师:现在,孙悟空想让它(指着线段)变长,说:两端长、长、长……,如果永远不停地长下去(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想象线段两端伸长)它笔直地冲出屏幕、冲出教室、冲出校园、冲出地球……,形成了一条怎样的线呢?(直的,两端无限延长,没有端点)(既然接受两端无限延长这一前提,就必须接受它没有端点这一结果)
师:这条新的线叫什么呢?直线有什么特点?(板书:直的,两端无限延长,没有端点)
3、在关系中进一步认识直线和线段、认识射线
师:我们把金箍棒看成一条线段,线段两端无限延长后就成了一条直线,你能在直线上把原来的那条线段找出来吗?(学生比划,屏幕显示)
师:直线上两点之间的部分是线段,线段与直线有什么关系呢?(线段是直线上两点间的一段,即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师:直线上两点间的一段是线段,两边长出来的部分又
是什么线呢?(屏幕显示两边长出来的部分)为什么叫它射线?(从一个地方笔直地射出去)射线有什么特点?(板书:一个端点,一端无限延长,不能测量长度)
它与直线有什么关系?(射线是直线上一点一侧的部分,即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
师:生活中哪些现象可以想象成射线?(太阳光、灯光、箭射出去的路线、长出来的头发……从一点出发笔直向一方无限延伸)
4、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区别。

师:直线、射线和线段一样吗?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小组讨论)
它们都是直的,在画图中怎样把它们区别开来?(可以用标端点的方法)在纸上画出直线、射线和线段各一条,并写上它们的名称。

5、认识了直线、射线和线段,你知道经过一点可以画
几条直线?从一点出发可以画几条射线?过两点可以画几
条直线吗?先猜一猜,再在纸上画一画,验证一下,并得出规律。

【设计目的】在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课堂教学必须要以学习者为中心。

因此我让学生带着这问题自学课本,学生一边自学先独立思考,教师再来引导,因此培养其独立学习、
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进一步认识角。

师: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如果从一点出发只画两条射线,会是一个什么图形呢?请你画出来。

你是怎样画的?(教师指导画角)再画一个与刚才不同的角(共三个角)。

通过画角,你知道什么样的图形叫做角吗?这个点是角的什么?这两条射线呢?(板书画角它的各部分名称)师:这三个角大小一样吗?说说哪个角比哪个角大?怎样才能说得轻松,听起来又明明白白?(给角标号,如角1小于角2小于角3))为了读写方便,角通常用符号“∠”表示,这些角就可以记作∠1、∠2、∠3,读作角1、角2、角3。

角的符号与我们学过的什么符号相似,有什么不同?书写时不能弄错。

师:这三个角中,为什么角3最大、角1最小?(因为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所以画角时在角的两边之间画上一条弧线。

教师完成画角。

请在你画的角中补上这条弧线。

【设计目的】由过一点画射线自然地引出角的含义,便于学生理解。

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引导学生自学角的有关知识,又一次为学生创造了独立思考、展示自我的机会。

(四)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下面的图形,哪些是直线?哪些是射线?哪些是线段?
(教科书39)
2、数一数,下图中有几个角?(教科书39)
【设计目的】巩固新知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过程,这个阶段是学生应用新知,形成技能、技巧发展智力的一个重要阶段。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目的】我在最后的两至三分钟里,利用一点点时间,师生共同来交流评价这节课的表现及收获,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反思,发现自我,并欣赏别人。

板书设计:
直线、射线和角
线段:两个端点,可以测量,不可延长
直线:直的,两端无限延长,没有端点
射线:一个端点,一端无限延长,不能测量长度
边写作:∠1
顶点 1 读作:角1
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