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建筑工程施工方案

完整建筑工程施工方案

北川县林业局5个林业企业管护站;安昌林业综合管理业务用房;安昌、擂鼓、禹里苗圃基地;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大火地、蔡家坪保护站及片口自然保护区竹林沟保护站工程项目一标段施工招标投标文件投标文件内容:投标文件技术标部分投标人:邻水县中信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法定名称)2010年12 月21 日一、施工组织设计1.投标人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编制时应采用文字并结合图表形式说明施工方法;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情况、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情况、劳动力计划等;结合工程特点提出切实可行的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工程进度、技术组织措施,同时应对关键工序、复杂环节重点提出相应技术措施,如冬雨季施工技术、减少噪音、降低环境污染、地下管线及其他地上地下设施的保护加固措施等。

2.施工组织设计除采用文字表述外可附下列图表,图表及格式要求附后。

投标人根据其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可自行把下列图表添加到相应的项目中。

附表一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附表二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附表四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附表六临时用地表目录第一部分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一节工程概况第二节工程特点第二章编制依据第一节编制依据第二节工程施工所设计到的规范规程第三章施工总平面图第一节现场条件说明第二节设计说明及依据第四章主要分部分项施工方案第一节施工测量第二节基础分部工程施工方案第三节钢筋工程第四节主体分部工程施工方案第五节脚手架工程第六节屋面工程第七节防水工程第八节楼地面工程第九节抹灰工程第十节门窗工程第十一节油漆工程第十二节电气工程第十三节给排水工程第十四节绿化工程第五章冬雨季施工技术措施第一节雨季施工措施第二节冬季施工措施第六章地下管线及其它地上地下设施保护加固措施第七章施工总体部署第一节项目管理目标第二节项目管理机构及其职责第三节施工准备第四节总体部署第二部分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第一章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第一节质量目标第二节质量保证体系第三节质量保证组织措施及制度第四节质量保证技术措施第五节质量保证关键环节控制第三部分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第一章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第一节安全管理体系第二节安全管理措施第四部分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第八章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第一节现场文明施工管理第二节环境管理体系第三节环境保护管理措施第五部分工程进度计划与措施第一章工程进度计划与措施第一节施工进度计划第二节施工进度保证措施第六部分资源配备计划第一章资源配备计划附表一: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附表二: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附表四: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附表六:临时用地表第一部分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一节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北川县林业局5个林业企业管护站;安昌林业综合管理业务用房;安昌、擂鼓、禹里苗圃基地;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大火地、蔡家坪保护站及片口自然保护区竹林沟保护站工程项目一标段,该项目位于北川县境内。

计划工期180日历天。

建筑内容及规模:一标段5个林业企业管护站。

第二节工程特点1、施工特点:本工程位于北川县境内,主要是对北川县林业局5个林业企业管护站;安昌林业综合管理业务用房;安昌、擂鼓、禹里苗圃基地;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大火地、蔡家坪保护站及片口自然保护区竹林沟保护站工程项目一标段的建设。

2、施工条件:建设单位已做好水、电供应,电力资源能够满足施工需要,给水系统压力和供水量都可满足施工需求。

该工程施工时,环境对施工工作无影响。

具体详见第四章主要分部分项施工措施。

第二章编制依据第一节编制依据根据北川羌族自治县林业局提供的招标文件及相关图纸。

第二节工程施工所设计到的规范规程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3、《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5、《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6、《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9、《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10、《建筑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1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12、《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第三章施工总平面图第一节现场条件说明1、本工程为北川县林业局5个林业企业管护站;安昌林业综合管理业务用房;安昌、擂鼓、禹里苗圃基地;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大火地、蔡家坪保护站及片口自然保护区竹林沟保护站工程项目一标段,该项目位于北川县境内。

2、建设单位已做好水、电供应,电力资源能够满足施工需要,给水系统压力和供水量都可满足施工需求。

3、本工程现场有内道路相连接,可以作为在施工和开工准备期间作为材料机具的进场道路。

4、施工区位于中心区,可采用无线、有线等各种方式与外界保持联系,具有较便利的通讯条件。

第二节设计说明及依据1、布置原则:施工总平面布置充分利用现有场地和空间,精心安排,周密规划。

首先合理布置各种施工设施,合理利用现有道路,尽量降低二次运输费用。

总平面布置时原则上先满足生产性设施布置的需要,再考虑布置生活区,并满足生活区与施工区分开,施工现场的临时水电的布置,我们严格按JGJ46-2005的所述原则布置和考虑。

1)根据现场勘探,确定电源进线、总配电箱、分配电箱的位置及线路走向。

2)根据现场所需的施工生产机器负荷进行严格的负荷计算。

3)在施工临时配线时按照一级、二级配电箱为安装五蕊铜电缆、架空敷设。

施工现场的其它布置原则按布置紧,占地省,短运输,少搬运,尽量减少二次搬运;利于生产、安全、消防、环保、市容、卫生、劳动保障,符合国家有关规章和法规原则。

以文明工地实施细则进行,同时各项临时建筑本着:“有利生产、经济适用、安全防火、环境保护、文明施工”的要求进行布置。

2、设计说明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用地范围,并依据本工程总平面图及现场踏勘的提供情况,通过规划计算,本工程可利用作为现场施工场地的主要集中在拟建的东面,由于拟建建筑物的场地较宽,所以工人的生活区考虑布置在施工现场。

现场主要布置如下所述(具体见施工平面布置图)。

1)考虑不影响周围的正常工作及生活,在施工现场四周采用轻质彩钢板进行围护,采取封闭式施工。

2)根据有关规定及现场情况及工期要求。

钢筋加工棚、沙石等材料布置在施工现场,现场设办公室和食堂,便于生活与作业。

3、设计内容规范性、完整性1)施工总平面图设计的内容严格按照建设部《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和《建设工程自治区级安全、文明工地实施细则》的规定以及现场实际情况和施工需要进行设计。

2)材料堆放场地的布置考虑到本工程的结构特点和现场条件要求,按照平面布置的原则,布置材料堆放的位置。

3)施工临时用水、用电管线的选择,均根据施工需要经合理计算确定,施工总平面图中各项内容的设计和布置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施工需要和国家有关建筑施工的要求。

第四章主要分部分项施工方案第一节施工测量1、控制轴线:(1)根据现场坐标点,先将建筑物四根控制轴线测设在建筑四周场地上,用控制桩保护,作为土方开挖和基础施工的依据。

待基础施工完成后,将上述控制轴线(点)测设并用红油漆标注在基础梁上,再用线锤或经纬仪向上传递轴线。

(2)根据图中尺寸,将控制轴线上的各柱间轴线分别量出,并用控制桩控制,形成轴线控制方格网。

(3)每个构造柱基础均设置十字形轴线控制桩,作为基础钢筋砼施工定位放线的依据。

2、高程控制:根据室内±0.000标高绝对高程值,先将±0.000标高(或+0.5m标高)测设在建筑物周边固定建筑物上,作为控制基础标高的依据。

待一层构造柱拆模后,将50cm线测设到建筑四大角柱子上,用50cm钢卷尺向上传递。

3、施工放线用J2型光学经纬仪,水准测量用DS-3型水准仪,直线丈量或高程传递用50m钢卷尺和5m钢卷尺配合使用。

测量施工前,对所用仪器进行各项校核检测,确保精度。

第二节基础分部工程施工方案一、挖土方工程1、项目概况及施工程序本项目包括各项永久工程和临时工程的基础开挖、土料场、砂砾料场、及其他监理人指明的土方明挖工程。

其开挖工作内容包括:准备工作、场地清理、施工期排水、边坡观测、完工验收前的维护,以及将开挖可利用或废弃的土方运至监理人指定的堆放区并加以保护、处理等工作。

土方开挖的施工程序如下:开挖方案报批→开挖线复测→施工准备→场地清理→表土清除→土方开挖→(植被恢复)→完工验收2、施工准备在施工前,应详细的了解工程地质结构、地形地貌和水文地质情况,对可能引起的滑坡和崩塌体应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性保护措施,在陡坡下施工,应仔细检查边坡的稳定性,对孤石、崩体等危险情况应先做好清理和支户措施,并做好详细的开挖方案,报监理工程师审批,按批复的方案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

施工前准备具体如下:(1)工程复测:开工前,根据设计图纸和现场线路中心控制桩点,做认真细致的复测。

复测内容包括中心距离、平面位置、水准点高程、现场地面标高等及复核横断面,计算工程量。

(2)认真熟悉设计图纸,学习招标文件和监理程序,做好技术交底,施工人员应明确施工任务和方案,以及技术要求。

(3)通过取样试验,核实料场土样的物理力学特性。

此外,根据地形和线路控制点的情况,对重要控制点设保护桩。

在已有建筑物附近开挖,应做好建筑物的保护工作,尽可能做到不影响其正常使用。

(4)取土场临时运输道路的勘测、征地和修建。

做好施工前安全保障工作。

3、场地清理场地清理包括工程区域内植被清理和表土清挖,包括包括永久和临时工程、存弃渣场、土料场等施工用地需要清理的全部区域的地表。

A、植被清理(1)清除工程区域内需要开挖的场地上全部树木、草根、垃圾、废渣及监理人认为需要清理的其他障碍物。

(2)除监理工程师另有指示外,主体工程施工场地地表的植被清理,必须延伸至施工图所示最大开挖边界或建筑物边线外侧至10m 距离。

(3)主体工程的植被清理,需予挖除树根的范围应延伸到离施工图所示的最大开挖边界、填筑边线或建筑物基础外侧的3m以外。

(4)清理上述区域或以外的树木必须经监理单位批准,清理的弃渣土应堆放在监理工程师指定的地点。

B、表土清挖(1)对含有细根须、草本植物及覆盖草等植物的表层有机土壤,应按监理工程师指示的开挖深度进行开挖,并将开挖的有机土壤运到指定区域堆放。

并防止土壤被冲刷流失。

(2)施工时,应尽最大可能保护清理区域以外的天然植被,砍伐上述区域以外的树木,必须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

4、土方开挖本工程的土方开挖采用当地群众开挖,由公司派人负责管理。

A、开挖方法(1)开挖前,必须做好测量放样工作,开挖必须符合图纸规定。

(2)开挖过程中,经常校核测量开挖平面位置、水平标高、控制桩号、水准点和边坡调节等是否符合施工图纸的要求。

相关主题